清代长沙地区岁时民俗考

时间:2022-07-25 05:04:55

摘要:长沙作为湖南省会,也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蕴藏丰富的民俗资源。本文大致描绘了清代时期长沙地区岁时民俗情况。

关键词:清代;长沙;民俗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童编号:1003-949X(2014)-04-0022-02

本文根据清同治及嘉庆的两本《长沙县志》,光绪年《善化县志》,民国年间《长沙县乡土地理志》、《湖南省民俗风情调查》大致描绘了清代时期长沙地区的岁时民俗情况。

1.正月

①“元旦”。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元旦”在清代时候的长沙地区也是个重要的节日。通常人家会备好香烛、祭祀用的纸钱、酒水、果品还有米面,在第四次用鼓打更报时也就是凌晨一点至三点时候,家族中的长幼都会穿着整齐地去祭拜天地和自己的祖先,之后长幼有序互相拜贺新年的到来,称之为“贺年”。元旦第一次出门,人们会讲究选择吉时和方向燃放爆竹,各个商户也会选择在良辰吉日开市。

②“立春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官方还会在立春日这一天举行迎春礼,这是很重要的农业礼仪。同乡显达的官吏行香主礼,由人扮“句芒”执彩鞭击打土做的春牛三匝,礼毕回署,表示催耕迎春。这里的牛不是代表耕牛,也不是祭祀的象征,而是寒冷的象征。将牛立于城外,并鞭打意味着送走寒冷,送来春天。因此牛也被称为“送春牛”。

③“元宵”。元宵以“灯节”著称。这天家家户户剪纸为灯,或将其悬挂在门户之下或街道旁边;或者走上街手持彩灯形成弯弯曲曲、绵延不绝的龙灯;或者将灯彩堆叠成像传说中的巨鳌形状的山。游灯的人们彻夜游玩观赏,走遍每个大街小巷。在乡下,人们聚在一起凑钱饮酒,歌唱为乐,向土地神祈祷,这叫做“祈年”。

2.三月

①“上巳日”。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称为“上巳”,多是三月初三。这一天,人们或去踏青,或相约到水边沐浴、洗濯,借以除灾去邪(古俗称之为“祓禊”)。

②“清明日”。清明节之时,人们往往准备美酒佳肴来到先祖墓前祭拜,清除掉墓上丛生的杂草,加上一层土盖上,接着将纸钱撒于墓上,也就是“扫墓”。

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每年从小寒到谷雨这8个节气里共有24候,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到了谷雨即是寒冷季节过去接下来就是立夏了。

3.四月

“四月初八”。初八这天,人们会做乌米饭,主要是为滋补身体,祭祀祖先,相传为道家所创。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中有这样的记载:“此饭乃仙家服食之法。”乌米饭是用糯米染乌饭树法之汁煮成的饭,颜色乌青,也叫做“青精饭”。因为四月初八乃释迦摩尼诞辰日,佛教寺院会举办“浴佛节”。因此《本草纲目》中接着说道:“(乌米饭)而今释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

4.五月

①“端午”。通常人家采葛藤、蒲艾挂于门相上,传说葛藤是锁鬼的铁链子,可驱鬼辟邪,而艾草和菖蒲都是中药,挥发出的气味可以驱除蚊蚁。人们饮雄黄酒,并给小孩子佩符蒜,涂雄黄酒汁于额头在于祛病解毒和避疫。家家户户“食角黍”,也就是如今的粽子。这些与龙舟竞渡的“送瘟”等共同构成了端午节的意义指向,那就是送瘟避邪和禳解毒气。

②“夏至日”。在清时长沙又称“社日”,是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祀社后男女老少欢聚在一起,享用祭酒等物。

5.六月

“六月初六”。又被称作“半年节”。民间则多在这天将衣服和书籍搬出来晾晒,免得夏天发霉,生蛀虫。故六月六又称“晒衣节”。,寺庙祠堂也有翻晒经谱之习俗,故又称“晒谱节”。这个月早稻已经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要向先祖报告,备好美味佳酿,用刚收获做好新米饭请老祖宗尝新,这叫做“试新”,之后全家再聚坐而食。

6.七月

①“七夕”。很多人家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等瓜果,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女子要当庭布筵,虔诚跪拜织女星,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乞求保佑自己心灵手巧,乞求智慧和精巧女工技艺,因此“七夕节”也被称为“乞巧节”。

②“中元节”。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清代长沙一带“中元节”从农历七月初十至十五。中元节是个敬祖尽孝的节日,这几天通常人家都会准备好羹饭酒食并摆上几桌,焚烧纸衣纸钱,称作“荐祖”。在人群居住密集的地方,会举办“盂兰盆会”,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盂兰盆是用纤竹制成安放百味素食,并“贮纸钱”用以祭祀祖先的器物。这是根据佛教目犍连救母的故事而来的。

7.八月

①“中秋”。是日,家家户户都用西瓜和月饼来接待宾朋亲友,设酒赏月。民间相传,摸到南瓜的,即可生男孩,因为“南”与“男”谐音,摸到扁豆则生女孩,因为扁豆也称“娥眉豆”。所以那些祈求生子的妇女,中秋之夜会乘着月光,在小姑子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别人家的园圃中去偷摘瓜豆,这一夜,瓜豆之主非但不责怪“偷摘”者,反而以此为乐。所以有好事者,扮成“送子娘娘”,怀抱南瓜饰成的婴儿,于“更初”之时送于新婚夫妇或缺子之家。这就是所谓的“摸秋”,也叫做“送瓜”。

8.九月

“重九”。农历九月初九,因含两九故称重九,俗称“重阳”。人们以茱萸泛酒,蒸面为糕。因为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人们还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9.十月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朔”,也叫“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祭扫先墓,与“清明节”习俗无大差异。

10.十二月

①“腊八日”。即十二月初八,相传这天是释伽牟尼佛成道的日子。最早是僧人在这一天煮粥祭佛,后来传为民间习俗。每逢该日,佛教信徒用拌有香料的水灌洗佛像,谓“浴佛”亦称“灌佛”。从农历十月至腊月民间多举行婚姻、丧葬及祈谢神祗之类。

②“小年节”。即腊月二十四。民间习俗是“祀灶神”。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败尽家业沦落后,上街行乞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这时候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③“除夕”。全家团桌而坐,欢叙天伦,共进晚餐,这就叫做“团年”。在选择食物的时候,如“试新”时,不会选鸡,因为在发音上“鸡”同“饥”,团年时必备的是“鱼”,而“鱼”同“余”,谓之“年年有余”,也有用芋头和鱼的,称作“裕余酒”。这反映了避凶趋吉的文化心理。除夕夜里,年少者为长辈行辞年礼,也要祭拜灶神、家神和祖先,之后全家人聚在一起会饮,吃年夜饭,并更换桃符。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所以人们在辞旧迎新之际,在桃木板上分别画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图像,悬挂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这就是最早的桃符。一家人点起蜡烛或油灯,围着炉子通宵守夜,也就是“守岁”了。

上一篇:青铜器:市场与价值的碰撞剧 下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