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探索

时间:2022-07-25 09:54:54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探索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存在很大区别,因为这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①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无论是硬件领域还是软件领域, 都可以说是一日千里。这对我们信息技术课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在信息的大潮中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信息时代信息教育的需要。②教学内容大部分是在实践中完成的。这是信息技术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很大的区别之处。信息技术学科有很大一部分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只有充分、有效地让学生上机操作,才能使学生学好这一学科。③以能力培养为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在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的阐述中,着重强调了对学生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能力的培养,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众多信息技术课教师努力思考和探索的新问题。

参加教学工作的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几点体会!

一、好的课堂纪律是保障,能力培养是关键

每一位老师都知道抓好课堂纪律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微机教室上课,由于空间大,学生的自主性强。若学生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上机、下机习惯,则整堂课一定是乱哄哄的,其教学效果一定不是很好。因此如何有效地维持课堂纪律是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考虑的问题!

比如在上Excel入门时,我会介绍软件的入门方法,而不仅仅就是Excel入门,因为软件如此之多,由老师逐一讲解其入门方法是不可行的。学生只有掌握了软件入门的基本方法,才能在学习新软件时不会不知所措,以后无论碰到什么软件都会自己去入门!

正确地引导他们,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避免出现玩游戏等现象。让学生自主学习,多动脑筋,多动手,当然,同时也要培养学生间的团结互助精神!

二、上好理论课是提高兴趣的有效手段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有些内容相对比较枯燥,比如,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结构、计算机网络基础等等。这些内容照本宣科的最大缺点是会让学生提不起兴趣,老师也感到不好教,但这些知识是计算机学习的基础,必不可少,一定要掌握的,而且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例如,在讲述关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者的问题上,它虽然有一个通常的说法,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牵扯到方方面面的人和事的因素。历史上围绕这个问题还有过不小的争论,甚至到了诉诸法律的地步。因此上课时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学术思想和观点、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具体进步过程、让学生体验创造的艰苦和乐趣、让学生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和专利申请保护意识以及让学生通过交流展示自我、增进相互了解和认识。

三、充分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课堂上多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表扬鼓励,这种做法会让学生有成功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从而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更为强烈的兴趣。让学生上来演示操作,这样不但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提高效率,因为很多问题都是学生的“通病”,不需要一个个辅导。通过一些比赛,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意,培养他们的兴趣!同时利用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对计算机教学来说,简单,适用,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方式,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对优化课堂教学也很有帮助。

四、让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

每当上课时,学生们总是希望老师不要“控制”他们,可见他们十分渴望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如果不“控制”,在操作课的教学上,学生往往自管自的操作,全然不顾老师在说什么。而当老师讲完了,轮到他们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时候,却又不知从何入手。所以如何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矛盾呢?

采用任务驱动法,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动手。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都很认真,兴趣也很高,使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总之任务驱动法,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去摸索,自己去学习,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一定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信息技术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潜移默化地引导。作为教师,首先要擅于发现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引导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社会的发展,正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前进。素质教育开始深入人心,因而信息技术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优化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得信息技术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素质教育,从而得到高效能课堂教学效果,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信息技术老师不断进行思考、探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2-01-15

上一篇:当今学前儿童创新教育的探索 下一篇:如何帮助学生平稳地度过高三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