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魅力

时间:2022-10-28 10:03:15

试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魅力

摘 要: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巨大力量,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魅力离不开教师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教学; 魅力

On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urse of teaching charm

Meng Ren-zhao

Abstract: The teacher's personal charm is the soul of students shaping the tremendous strength, ideological and moral lessons of teachers teaching charm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personal charm.

Key words: teaching; charm

教师的课堂如果具有艺术魅力,就能够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科学和技能的热爱,乐于把他们的精神和才智运用于对事物的探索和对知识的追求,培养起他们主动的持久学习的积极性,感受到学习,探索,发现,创造的美。要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充满魅力,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巧设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语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住学生,像鼓槌一样重重地敲击学生的心灵,像钥匙一样悄悄地开启学生的心扉,使学生顿时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情趣和欲望,从而达到学习活动的最佳状态。因此导语要紧扣目标。切中主题,不落俗套,新颖别致;形式多样,方法多变。为落实这些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导语的优化设计,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例如,我在讲授七年级《思想品德》友情伴我同行内容时,选择了故事“玫瑰的朋友”导入课题:一个路人发现路旁有一堆泥土散发出芬芳的香气,他就把着堆泥土带回家,一时之间,他家竟香气满室。路人好奇而惊讶地问这堆泥土:“你是从大城市来的珍宝呢,还是一种稀有的香料,或是价格昂贵的材料?”泥土说:“都不是,我只是一块普通的泥土而已。”路人问:“那么你身上浓郁的香味是从哪儿来的?”泥土答:“我只是曾在玫瑰园和玫瑰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让学生默想出,和什么样的人相处,久而久之,就会有相同的味道。让我们不但靠进玫瑰味的泥土,吸收它的芬芳,更自我期勉,也能够成为可以带给别人香味的玫瑰。就这样,精彩的导语自然而然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地展开了课堂教学。

二、教学语言要生动有趣并富有幽默感

思想品德课的感召力和感召力与教师的语言技巧和语言风采有关直接的关系,讲课不是简单的灌输,“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写下来,而是艺术家和创造者。”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言之有韵,言之有铺,言之有物,言之有趣,让他们感受到课堂新奇多趣,让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而产生共鸣。例如我在讲到“人生难免有挫折”时,在小结时精心设计了充满人情味的告白:不要期待人生的道路上没有风雨坎坷,不要企盼一开始走向生活就驾轻就熟。即使最稳健的马在平坦的路上也有失蹄的时候,青春期的你也会跌到,愈后的疤痕就是我们成长的标志。如此优美的语言,学生怎能不侧耳静听,怎能不使知识,情感和思想自然渗入学生的意思深层,达到“润物细物声”的教育效果。

三、转变传统角色,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德国教育家第师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试,研究性学习转变。而且,在信息社会的时代,传播媒介进入学生的天地,老师不再是正确观念的代表,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不再是学生社会化的唯一指导老师。要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充满魅力,这就是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引导者转变。如在教学“新集体新面貌”(山东出版社七年级上册)时,我先让学生写写自己在小学时经常经历过的或是看到过的优秀的班集体,并写自己期望的班集体是怎么样的,这样的集体对学生自身的成长有什么好处。然后进行分组讨论,请同学归纳出良好班集体的特征,良好班集体对个人成长有什么作用。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实践证明,这种让学生动起来的新的学生观,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能激发学生在已有经练基础上与新知识进行互动和建构,从而生成新的知识,情感和觉悟。

四、教师要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越强,就越能为教学过程增添光彩。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就应具有高尚的教德,超人的才气,深厚的学养为基础升华而成的具有感召力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用今天的话说,最主要有两点:一是认真严肃,敬业爱业的教育精神,即身正;二是宽广厚实,多才多艺的学养才能,即学高。

首先,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对于一名教师来说,热爱驾御事业,是他成为合格教师的基础,一名教师只有对自己的事业有着真诚的热情,才会把自己的全部智慧都投入到教育中,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地默默耕耘在教育的园地里,才能对学生充满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其次,要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注重身教。作为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政治教师在道德行为上保持高度的自觉性,在人格塑造上努力朝着更全面的方向发展。在作风上要做到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认真严肃,讲究效率,诚实守信端庄稳重,亲却大方。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之先生也曾提到: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身工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身工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身工守。如要求树立社会主义理想,教师首先要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知行统一;要求学生热爱人民,自己首先要热爱学生;要求数学彼此尊重,自己首先要用尊重贴近学生,真诚,礼貌对待学生,要求学生求知探索,自己就应当博才众长,不断进取,创新,就应像苏霍姆林基所说:真正的教师是读书爱好者;要求衣着整齐,语言文明,自己要先衣着整齐,大方得体,和谐统一,举止端庄,语言规范,柔和亲切,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把学生造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否则,不但无力说服学生,甚至会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内容的科学性、可信度产生怀疑”。如果老师的师德形象与学生的期望的相符,学生则会“亲其师,信其道”并与教师为榜样和楷模,进行自我人格的塑造。“德,才,学,知,貌”构成了教师人格的大厦。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辐射力最强,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一个其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面前,学生才会当你是知心人,信任尊重敬佩你,才能唤起对所学知识的热爱,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起积极向上的情感。所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巨大力量,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魅力离不开教师的人格魅力。

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2-01-10

上一篇:谈小学数学教学怎样与中学衔接 下一篇:当今学前儿童创新教育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