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音乐的现代化

时间:2022-07-24 03:07:33

浅谈戏曲音乐的现代化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戏曲音乐形成了与世界音乐迥然不同的个性,它依据不同地方的音乐语言特点形成并发展,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是一种戏剧化了的音乐。戏剧音乐有自己特有的结构形式、表现手法、艺术技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音乐有些元素不再适应观众的需求,因此戏曲音乐的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

关键词:戏曲音乐;现代化

戏曲音乐的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音乐文化建设和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戏曲音乐的现代化,就是要使中国戏曲音乐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带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以满足当代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努力学习国外民族音乐文化中一切有益于我们的东西,一方面努力继承和更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秀遗产和传统,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展具有现代特色的戏曲音乐文化。

1.戏曲音乐旋律的现代化

旋律,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为戏曲音乐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人物情感及推动戏剧矛盾的发展和变化起重要作用,作为戏曲音乐的语言,旋律应是时代生活节奏的直接反映。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戏曲旋律的创新在戏曲音乐现代化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旋律在改革中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要能顺应时展的潮流。社会的日新月异,人物审美尺度的更高需求,都要求创作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观察时代、人物、生活等方面审时度势,适应戏曲音乐的现代化进程。其次,戏曲音乐源于生活,也要服务于生活,要获得观众,就得既有改革创新的多彩性,又能默契感悟曲中的喜怒哀乐。另外,戏曲最能反映、贴近人民生活,它的旋律是最接近生活、最贴近群众、最有地方特色的,可见,若要戏曲音乐贴切地反映现代化生活,其旋律首先要反映、贴近人民生活。此外,戏曲音乐的现代化,要大力普及与宣传,要具有开放的视觉和观念,我们可以用丰富的戏曲旋律唱腔创写时代歌曲,加速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化内容的紧密结合。

2.戏曲音乐唱腔的现代化

戏曲唱腔是戏曲音乐的核心,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戏曲唱腔的现代化,我认为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1)优化唱腔表情。戏曲发展的各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都是以其不同声腔的演变为主要标志的,这种演变要求不断地从人们所喜爱的各种艺术形式中吸收有益的养分并加以融化,在这个过程中,要力戒盲目性,提倡科学性,以剧种原有的唱腔为基础,从而达到歌曲与戏曲的完美交融,保证戏曲唱腔的现代化进程不会偏离戏曲发展的方向。(2)强化唱腔形象。强化具有特色的唱腔方式,对强化唱腔旋律的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强化唱腔形象,突出音乐主题,强化音乐形象,从而促进全剧音乐风格的统一、和谐,这就有利于丰富戏曲音乐的创作手法,加强戏曲音乐的表现力。(3)深化唱腔功能。随着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我们需要创造更多新的、鲜活的结构程式,以表现更广、更新的社会题材和更复杂、更多变的思想感情。

3.戏曲音乐形式的现代化

21世纪的现代戏曲要表现现代人的精神面貌,其音乐应具有现代的特点。现代戏曲的内容决定了音乐形式,要求音乐形式能更好地表现现代戏曲的内容,使之更准确、更完善地展现时代的精神风貌。现代戏的音乐创作在新的音调、新的形式、新的手法方面都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认为,在不损伤本民族审美伦理的基础上,戏曲音乐的现代化,可以在,演唱形式、唱法、乐队组成以及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作曲技术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用以渲染烘托舞台气氛吸引观众。比如,戏剧的开场音乐,过场音乐与摇滚、或拉丁、或爵士等多种流行元素杂交,用以渲染烘托舞台气氛;在唱段上,对过于冗长、重复的唱段以浓缩的方式来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等。

4.戏曲音乐发展模式的现代化

首先,戏曲艺术是国宝,国家相关机构或部门要多组织相关活动,鼓励戏曲艺术加强和世界各国进行艺术交流,加强戏曲艺术的影响力。其次,加大教育力度。多安排戏曲音乐艺术走进课堂、走向社区,培育广大戏曲艺术的观众。同时加强戏曲音乐师资的培养,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加强戏曲艺术及音乐创作人才的培养,鼓励和推广创作贴近老百姓,反应新理念、新生活的现代戏曲艺术和音乐。最后,加强对戏曲音乐的宣传力度。要定期举办全国性及地方性的戏剧节、京剧节等艺术活动,加强开展各艺术院团关于戏曲艺术及音乐的学术交流。同时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加强宣传戏曲艺术音乐的力度,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戏曲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戏曲音乐的现代化建设,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传统,这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愿望,也是戏曲艺术本身发展的必然。因此,我们必须把握住改革时代精神的脉搏,以积极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去总结戏曲音乐的宝贵经验,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各方面的成就,并鼓励大胆突破和探索,力争继承、发展、创造出具有新时代气息的戏曲音乐。

参考文献

[1]冯光钰音乐与传播[M]香港华厦文化出版社.2003年8月

[2]傅翠屏,韩史军.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观[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第1版

上一篇:浅谈少数民族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下一篇:胶州秧歌\傣族舞蹈中“三道弯"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