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有效教学 感悟数学魅力

时间:2022-07-24 12:37:25

提高有效教学 感悟数学魅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1-0253-02

摘要: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永恒的追求。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找准起点,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让数学课堂智慧如云、灵动如风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学生才能感悟数学的魅力,享受数学课堂的每一分钟!

关键词:感悟 魅力 有效教学 数学课堂 灵动如风

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永恒的追求。那么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数学课堂既真实朴素又亮丽鲜活,灵动如风地焕发生命活力呢?

1 营造和谐课堂氛围,释放个体潜能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个体的潜能得到释放。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详的基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充满活力。

如教学“圆的周长”,测量圆的周长时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典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请大家实验一下。”顷刻间,课堂上人人动手参与,我用这种方法,你用那种方法,气氛十分活跃。之后,大家纷纷表达自己的实验结果。老师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地说明“用渑测、滚动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出一条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接着利用媒体显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你们看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大家再实验,直到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最后老师说明圆的周长是直径比为一个定值π,这个定值π叫做圆周率。这样,通过操作、讨论、思考,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学习、探索问题,既掌握了知识,以发展了思维。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课堂上,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民主于学生,杜绝“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才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2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感悟数学魅力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在教学“东南西北”一课时,课伊始,我就提出了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问题:清晨太阳从什么方向升起?“东方!”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此时,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这是绝佳的教学环境。然后请同学们面向东,再向后转,即西方。学生通过观察感悟到:东和西是两个相反的方向。同时,再请两名学生站在同一起点,一个往东走,一个往西走,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东、西是两个相反的方向。然后用同样的方法辨认南、北。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实践,很快就认清了四个方向。接着我边背儿歌《东西南北》边做动作:早晨起床,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一轮红日,一首儿歌构成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此为切入点,激活了学生已有的方位知识和经验,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使原本枯燥、抽象的东、南、西、北一下子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鲜事物,从而促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情、探究的心理参与学习活动。这样的教学,学生在学习时没了障碍,没了负担,学得轻松,学得成功;这样的学习,使他们真正感悟到了数学的魅力,享受到了数学课堂的每一分钟!

3 巧用多媒体和板书,优化教学过程

在数学课堂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给数学课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级教师徐斌老师的“确定位置”一课,确实给听课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要求学生根据小动物位置,说出“住在几楼第几室”。这本是一道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练习,可学生却觉得练习过程很轻松、很愉快。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利用计算机技术所特有的音频、视频、动画的特点徐斌老师精心设计,相互配合使用,只要鼠标点击任何一个小窗口,都会伸出一个小动物,这对小学生来说是极大乐趣,心情舒畅思维就活跃,再加上小动物的语言,注意力也就集中,学习热情高涨,难题也不难了。多媒体网络的确可以帮助我们教师和小学生找到许许多多书本上没有的信息,既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又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参考,真所谓一举多得。

好的数学板书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浓缩,板书的内容往往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内容,也便于学生掌握方法和课后复习。因此,适时的多媒体课件运用和适当的板书书写也是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途径之一。

4 妙用有效的课堂评价,品尝成功喜悦

评价语言,犹如刚发芽的嫩草,给春天带来活力与希望,也给小学生带来求知力量和希望之火;又如炙热夏日里的一阵凉风,把学生心头的枯燥与烦闷一拂而尽,送来丝丝愉悦和惬意。可见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语言不仅能影响课堂教学气氛和活动,有时甚至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恰当运用数学语言评价,既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能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认识众数”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草地上有5个人做游戏,他们的平均年龄是10岁,其中4人分别是2岁、4岁、4岁、4岁,第5个人的年龄是多少岁?”学生很快地算出“36岁”,教师趁势发问:“你觉得用平均数10来表示他们5人的年龄特征合适吗?为什么?” 有一个学生的思维很敏捷,立即答道:“不合适,因为有一个人的岁数太大,导致了平均数偏高!”这时教师及时地评价:“你真厉害!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奥秘!这个36是一个极端数据,导致了平均数偏高,所以用平均数10代表这五个人的年龄特征不合适。”这位学生在老师的评价之下,心境顿时明朗,享受到了成功的情感体验,其他学生在他的启发之下思维立刻提到了一个兴奋点,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为教师揭示课题、引领学生学习新课做了极好的铺垫。可见,教师捕捉时机适时、适度地评价,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另外,教师加强适度的及时反馈,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之一。因为反馈是为了使学生课堂学习的正确认知过程和结论得到及时的强化,使不正确的认知和结论得到及时的矫正,只有恰当时刻和恰当强度的反馈信息,才能保证最佳反馈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听课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如学生课内练习信息的及时反馈,可使教师及时调节课外练习的数量和难度,避免机械重复;形成性测试信息的及时反馈,可使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缺陷,及时调整教学要求,制定补救方案和措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找准起点,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让数学课堂智慧如云、灵动如风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快乐的成功者。

上一篇:数学作业设计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