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建设校际合作理论框架与个案研究

时间:2022-07-24 11:42:13

教育信息化建设校际合作理论框架与个案研究

[摘 要] 针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以自建为主,缺少合作共建的发展现状,运用质性分析、个案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采用“分析建构检验完善”的研究路径,构建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合作理论框架和合作过程管理框架,阐释了个性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因素、合作的支撑维度、合作的领域方向以及合作过程管理等内容,并介绍了校际间开展信息化建设合作的实践个案。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校际合作;信息化建设;理论框架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高杰欣(1983—),男,山西忻州人。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E-mail:。

进入21世纪第一个十年以来,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生长,信息化教学与信息化管理能力的提升正逐渐成为高校适应信息化发展、展示教育信息化能力的新标签。然而,高校在开展信息化建设时呈现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景象,经费充足的高校大多自筹自建,经费欠缺的高校也选择企业为合作伙伴,校际之间的合作却少有涉足。在此背景下,需要基于校际合作的信息化发展模式为教育信息化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并为信息化环境建设和资源共享难题提供创造性的解决途径。

一、校际合作的内涵分析

校际合作是教育信息化各种资源要素和技术要素聚合的组织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交织、相互支援,包含以下基本内涵:(1)校际合作以网络为空间载体,具有相对独立性、个体差异性、技术关联性和建设重叠性;(2)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在高校间具有共同的发展惯性;(3)教育信息化合作以促进信息化应用为目的,校际间既有共同指向,又各具特色,通过建设成效检验其价值,并对教学和教学管理效果产生影响;(4)涉及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资源提供方等多元的利益相关者;(5)校际合作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和推广价值,建立有效的合作模式对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共享、对信息化基础设施优化配置,提升整体应用效益、促进教育信息化均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信息化建设合作伙伴选择的差异分析

教育信息化建设合作伙伴的选择是高校间进行合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良好的合作伙伴是建立坚实合作关系的重要条件,所选伙伴具有共同的信息化发展愿景,也能促进并增强整个合作关系在信息化领域的竞争力和创造力。高校在选择与银行、运营商或是校际合作时,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

1.与银行合作。与银行合作通常能够解决数字化校园建设投资来源问题,由银行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实现硬件环境的升级改造,软件产品的采购以及一卡通项目的集成等。银行在合作中持续性获得支付服务以及各种资金代管等业务的金融收益,可以为高校节省自有资金完成信息化建设。不足在于长期合作过程中若有难以协调一致的问题则可能受到牵制。

2.与运营商合作。运营商是个准IT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向学校提供较为完善的IT支持和系统集成业务,也能够提供经费来源供学校自行设计建设。运营商通过绑定一卡通和支付服务享有长期收益,相对银行具有IT咨询和IT外包服务方面的优势,不足之处与银行是一致的。

3.校际合作。从高校发展路径来看,信息化建设会因为所属主管部门、经费来源、信息化水平、应用背景等因素的相似存在着共通性。除了经费来源在大部分情况下难以共享,在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步骤、方法、技术、人员、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众多的合作领域,而这些合作空间正是上面两种合作模式所欠缺的,能够为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不同高校的信息化发展,在各自所处的约束条件下具有各自发展路径的个性,这些条件包括:(1)校内各职能部门对信息化的认同和支持程度;(2)上级主管部门给予的政策支持以及学校战略导向的一致性;(3)与同主管部门院校相比较下的均衡性及发展水平;(4)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数量与梯队建设现状;(5)已建成的信息化项目所取得的应用成效;(6)继续发展所需负担的成本及其来源等。

因此,在一定区域范围里寻找合作伙伴是开展校际合作的第一步。这一区域常见的有两类,一类是基于地理位置的,如一个城市范围、一个大学城区域等;另一类是基于垂直管理系统的,如省属高校、教育部所属高校等。处在区域中的高校建立合作的优势在于:(1)合作密切:高校之间有兄弟院校的联系,交流往来密切,易于协调沟通,尤其在同一个垂直管理系统的高校间具有自顶向下的可协调性,在资源条件、技术水平、应用背景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正是这些相近使得相互之间有许多共同的话题和关切,并在交流与沟通中更容易分享彼此的经验,促成战略性合作的共识,从而为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2)可持续发展:校际间的合作能够创设出新的发展路径与合作内容,在资源输出、替代性资源互补、基础设施共建以及技术支援等方面具有较多的合作空间,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3)均衡协调:校际的合作更关注信息化应用的深度和推广,落脚点是信息化带来了什么,有助于信息化建设质量的提升,也有利于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均衡发展。

三、教育信息化建设校际合作的理论框架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建设校际合作是一个注重多元主体协调互助,并动态发展的合作过程。结合校际之间的关联性和建设路径的相近性等情况,笔者构建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校际合作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在此框架中,包含了多元发展中个性发展的因素、校际合作的支撑维度、可开展合作的领域方向等三大组成部分。

(一)个性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因素

高校自身的发展是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校信息化建设同样是适应自身校情环境的,并由各自的约束条件影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路径。

1. 业务发展主动推进信息化建设

经过多年发展,教务、科研、图书馆等职能部门因业务发展的需要走在了信息化建设前列,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全面的信息化推进需要更多的部门以及师生参与其中,全校的信息资源才能真正流动起来,信息化才能更细致地服务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遗憾的是仍有不少管理者和教师缺乏信息化及信息共享的意识,甚至抱有“你们去建,我来看热闹”的心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化在本校内的推广,也就更谈不上在某个业务领域的校际合作了,由业务发展倒推而来的信息化建设阻碍了信息化更广的发展。

技术手段与技术工具是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选用合适的技术,可能是传统的,也可能是最新的,能够对合作成功发挥实际作用或潜在作用即可。建设中需要平衡技术先进性、持续的稳定性、实施的可行性、未来的可能性以及是否易于维护等几个方面。

合作成功的表现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合作的各方都对结果感到满意,或是合作开创了预料之外的效果,但最重要的应该是开创了校际合作的一个新途径。信息化是工具、是桥梁,高校从各自的治理模式中逐渐衍生和发展出校际合作的新领域,而这一领域做为一个平台,还能提供更多的合作空间和内容。同时,这一合作对信息化建设自身也能起到助推作用。

五、区域性校际共建合作个案分析

地处华中重镇的武汉市不仅享有九省通衢的美名,也是一个科教大市,拥有众多的高等学校。有地理位置较近的四所高校——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和武汉纺织大学。它们自从通过校际小范围的合作关系搭建了校际互联专用网络以来,逐步吸引了包括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经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等部属、省属共十所高校加入了该共建合作网络。校际的互联网络独立于CERNET和湖北省教育城域网,采用10.0.0.0虚地址段,每校划分8个B的地址池给师生用户,网络间通过路由实现万兆互联,能够满足校际各类应用流量的需要。以网络为纽带的互通与交流,增强了校际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沟通与协作。目前则更侧重于在资源规划与生成方面的能力建设,为信息化更好地服务师生打造深层次合作的共建平台。

1. 教育信息化建设合作定位策略。受信息化建设在各高校地位不同的影响,信息化建设未能像企业一样成为高校发展的主导力量。基于此制定了贴近管理、面向师生应用的定位策略。(1)在共建合作理念上将“助建”与“助用”并举。(2)在共建合作形态上,由简单共享逐渐转向侧重生成性资源的合作,使各方都有更多的业务实体参与其中。(3)在共建管理协调上,注重通过合作的力量提升信息化的应用效果和师生服务效率。(4)强调合作的实用性,由网络中心、信息化部或现教中心等业务对口单位组成共建合作团队,先从共有的业务领域开展合作,建设实用化的资源。

2. 合作内容主要包括:(1)打通校际网络,夯实合作基础。网络是校际联系的无形纽带,信息化合作离不开通畅的“道路”基础,独立的互联专网能够为合作拓宽渠道,校际相互开放的资源能够不绕行互联网出口,为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应用提供可能。(2)资源系统联合议价,分布部署。如网络缓存、教学资源平台等资源系统,各校单独购买在价格和授权数量上难以获得优势,联合议价类似于团购,由有购置意向的高校一起与厂商洽谈,减少购置所需的开支,也能将资源分散存放,避免重复占用服务器和存储,还能节省出口带宽资源,所有资源的获取都在校际的网络内流动。(3)计算资源相互支援。信息化建设免不了出现计算资源的短期不足或某一应用临时高并发下的扩容需求,校际合作能够彻底解决这种买多了浪费、买少了不足的尴尬。基于校际互联的网络,借用或租用合作方的计算资源已不存在带宽瓶颈,若再利用网络虚拟化和服务器虚拟化将需要扩容的应用系统水平扩展或克隆到合作方的计算资源中,既解决了一时燃眉之急,也加深了合作各方的感情联系,有利于坚定合作的愿景。(4)网络覆盖共描蓝图。当前,各高校的无线覆盖正普遍开展,网络接入的覆盖也存在校际的交集——校际认证。通过打通校际上网接入的认证,使校际师生跨校上网漫游成为可能。从技术上看,漫游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有利于信息技术的提高;从情感上看,漫游认证打通的是校际师生间的交流,校际的师生无论走在哪个校园都能用自校的账号连接网络无疑具有更深的归属感。在实现方式上,漫游不存在基础设施障碍,任一个接入点无论有线还是无线都需要认证才能上网,可以用校际互联线路的互联路由或Ipv6隧道将异校的认证信息传到各自认证系统,鉴权后再以隧道方式从各自校园网出口连接因特网,不会发生侵占别校流量的纠纷,为校际交流往来以及其他方面的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5)技术支持。各高校的技术人员是有限的,步入快车道发展区间的信息化建设使各校都缺乏人力资源与经验储备,校际的合作也为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提供坚强支撑。各校能够运用各自专长的技术领域为他校服务,这种多元优势联合在一起,对疑难问题分析,弥补自校在某一技术领域的欠缺,能够保障信息化的顺利实施,同时也开创了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是信息化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6)未来的合作空间。信息化最大的重叠性是基础设施。当信息化成为各高校的标准配置时,合作共建容灾机房将可能成为合作的新亮点。共建的机房不仅节约各校教学行政用房,真正实现异地容灾,更重要的是兼顾了节能与环保,使制冷、产地占用、耗电等都得到最大复用。

六、结 语

多元化发展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所获取的资源和机会是不同的,这些异同为信息化建设形成多对多的网状合作组织提供了可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合作为各校解决各自发展的个性问题提供了以下五个方面的优势[3]:1.有利于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任何一所高校都要考虑其生存和发展,省属高校往往也缺乏部委属高校的各种支持,信息化的缺失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软肋,共建可以在某些方面减少人财物的消耗,优化信息化配置,相互支持,使之更向前发展。2.有利于创建品牌,提高信息化的品牌影响力。自建只是满足自己的需求,共建合作则是利益共同体,有更多的人可以分享成果,有更多的精力从建设转到应用发展上。构建独具特色的信息化品牌,分享成果也是教育信息化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3.克服边际效益递减的矛盾,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过多会造成浪费,投入不足难以实现建设目标,通过共建合作克服应用过程中的瓶颈,技术支援、资源互借,保证信息化的效果。4.有利于整合资源,包括计算资源、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避免一时不足的困境,也可避免重复性建设和资源浪费。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技术优势与不足,合作能够扬长补短,实现校际互利互惠,从而将重点放在教育资源开发与优化,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校信息化集群。5.有助于区域内均衡发展。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区域性合作,区域内的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和差距都不会消除,校际在一定程度上的互助有助于带动区域的共同发展,合作也是自身建设发展的一种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 胡小勇.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区域性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理论框架与个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3):48~53.

[2] Schwalbe,K.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ject Management[M].杨坤,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 丁金昌.区域高职院校校际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0,(1):66~67.

上一篇:视觉文化语境中影像本体论的重构 下一篇:基础教育信息化运营负效应及其社会影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