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学与信息技术论文

时间:2022-07-24 11:38:55

学生教学与信息技术论文

一、学生须重视

学生作为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主体,他们对课程的认识理解会直接决定课程的成败。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等技能性课程,让他们认识到技能性课程可以增加他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进而促进他们在其他方面尤其是主干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所钟爱的各类游戏,教师应认真剖析其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游戏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利弊,并以正反例子加深他们的认识。教师可以组织信息技术学习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家长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干预很少,但其影响力却比较大,学校与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向家长渗透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影响与促进作用,以赢得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与支持。

二、把握有利时机

近年来,许多省份已把信息技术作为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一部分,学校要花一年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必修课学习与模拟测试,教师学生要做的事较多,但如何分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过剩的“学力”,这是个问题;学业水平测试后,教师应该如何为部分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学生铺设学习之路,这也是个问题。这些问题给了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改革的机遇。相较高中的情形,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施展的空间更大。目前,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没有进行统一的学习测试,教师不必为应对测试而进行长时间、大容量的练习,加之,初中生的学习富余时间较多,有更多时间引导学生做许多有益的事。现阶段,初中教材基本以常识知识为主,大多数学生都能轻松应对,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多层次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现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难度比早些年小许多。许多家庭都有电脑、个人智能手机等,因此,学生的学习可以延伸到课堂外,让他们自由安排学习和作业的时间,使学生学习的兴趣能有较大的提高。信息技术的推广离不开与其他课程的整合。通过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整体知识素养,改善各个层面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同,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良性循环。

三、切实实施课改

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基础,以自选内容为补充。教材是信息技术学习的主要内容,但都以基础操作为主,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需要的不是照本宣科,这样会使他们感到厌倦,因为许多内容他们已经掌握。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可以直接切入一两个大实例,通过这些例子的完成,实现学生对每个章节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材内容的完成,只是信息技术课程的起点,师生将以此为起点,深化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教师可组织一些实用性强的操作技能课,进行全班授课,如:Word文档的风格化、Excel的数据统计与报表设计,等等,这些内容对学生今后工作非常实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再选择切合自己实际的内容进行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时给予辅导。如果学生选择了教师不熟悉的内容,教师应该做好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探讨的思想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都得到了提升。教师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内容,必须认真备课,书写规范的教案。对于补充的教学内容,必须书写简案,详细解析重难点,使教学有章可循。而学生自主选择的自学内容,则宜以教材标注重点、添加批注、标注技术难点、书写指导笔记的形式,记录指导学生学习的内容与过程,也就是说,形式可以简单,但内容必须丰富充实,这样学习才能有序实施,师生实现共同提高。调整课堂结构。信息技术课的授课过程与其他课程略有不同,实践操作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学过程宜少讲精讲,课初即明示本课的学习目标,然后以精炼的语言概述教学内容,边演示边讲授,也可以尝试让学生讲。可以培养学生钻研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完成新授内容后,立即进入巩固练习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争取在小范围内互相帮助,解决学习问题,教师要多作个别辅导,并就辅导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作集体讲析。当学习内容较为复杂时,可以将讲析、演示、练习、个辅等环节贯穿到每个子目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将课堂向外延伸,学生自主学习特别是自选内容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仅靠一周一节课的时间,是解决不了全部问题的,教师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工具,及时处理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也可以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在家自觉地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实施分组分层教学,兼顾选学内容、兴趣爱好。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基础往往是不相同的,参差的学情曾是许多教师的烦恼,若以低起点实施教学,班上的许多学生上课无精打采,情绪低落,学习效率很低;若以高起点实施教学,班上的另一些学生会听得云里雾里,茫茫然不知所云。于是有教师采取折中的起点,表面上是照顾到了大多数学生,实则还是只照顾了小部分学生。笔者认为,还是采取高起点好,但之前要做好两个事情,一是动员基础过差的学生,每次课前进行预习,知道自己的知识漏斗区在哪,在上课前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学生的分组很重要,不同基础的学生分配在同一个学习小组内,优生可以辅导差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还可以适时开展组间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每组四到五位学生为宜,成员是好中差比例为2∶2∶1或3∶1∶1为宜,优生的比例要高一些,这样在组内指导时,他们的指导难度与花费的时间相对少一些,不至于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个别辅导的压力,腾出时间和精力从整体上把握课堂。教师可以制作一个专用的电子分组记分册,便于在学习过程中开展学习竞赛。分组不宜固定化,需要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意愿作调整。与分组相对应,机房的座位也要作相应调整,要有利于小组内学生的交流活动,还要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课堂。课堂小结的处理,以往的课堂小结都由教师完成,这个环节可以尝试让学生来总结,总结不完整时让其他同学来完善,最后再由教师补充或评点。这样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可督促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也可提升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四、多作总结反思

教师要多反思。教学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的过程,教师可养成随手记的习惯,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对课程的新理解、新思考、灵感记下来,有利于今后教学活动的日臻完善。而反思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策略与措施,应为重中之重,这种思考不应停留在大脑中、文字中,应该付诸实施,因为这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初衷,也是提高信息技术认知度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我们最近准备做一个关于初中成语学习的学习网站,信息技术教师提出意向,向语文教师和学生征求意见,然后,信息技术教师确定网站的风格及网站所包含元素,编写网站,让学生进行测试并提供测试意见,信息技术教师完善,网站基本完成,同语文教师一起推广网站,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此网站进行成语学习。这其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不断反思起了很大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反思是学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的好途径,当反思成为思维的习惯性动作时,可以巩固知识、拓展思路,加大思维的纵深,催生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导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从细节入手。例如:要求学生在每节课后花两三分钟回忆课堂的主要内容及自己的表现,并力图解决发现的问题。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努力推进,或许不久的将来,信息技术会作为一门重要的技能课、素养课,出现在中小学课程计划中。

作者:陈维龙 单位:大丰市刘庄中学

上一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改革论文 下一篇:高中思维发展下数学建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