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7-24 08:16:59

当代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收稿日期:2012-07-17

作者简介:崔文琴,中国计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杭州/310018)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年度规划项目课题 “营造大学和谐学术环境的对策研究”(08JA88006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六所高校1034名大学生的学习投入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学习投入总体水平中等偏下,大学生学习投入在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选择意愿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性别和专业选择意愿上,大学生学习的活力、奉献、专注和学习投入整体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上,大学生学习的活力、专注和学习投入整体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升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学习投入;学习;大学生

一、引言

学习投入作为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之一,其概念来自于对工作投入的研究。最早研究工作投入的是美国波士顿大学的 Kahn,他提出了工作投入和工作不投入两个概念。当时,工作投入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服务型行业,如教育工作者、警察、护士、社会服务者等。[1]随着关于工作投入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展,个别研究学者开始将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纳入投入的研究范畴,并开始有学者提出学习投入的概念。目前对学习投入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 Schaufeli将有关工作投入的研究扩展到学生群体,并最早提出了学习投入的概念。他认为学习投入是一种与学习相关的积极、充实的精神状态,包括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维度。其中,活力是指在学习中具有出众的精力与韧性,愿意为学业付出努力而不易疲倦,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奉献是指个体具有强烈的意义感、自豪感以及饱满的学习热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并勇于接受挑战;专注则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愉悦状态,将精力集中于学习并体验到愉悦感受。[2]根据这三个维度,Schaufeli等人编制了学习投入量表UWES-S(Utrecht Work Engagement Scale-Student),该量表是Schaufeli等人在开发的“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UWES)的基础上,以大学生为样本所编制的。目前该量表已在国内国外得到广泛应用,该量表的三个维度——活力、奉献和专注的Cronbach’s a系数分别为 0.63、0.81和0.72,信效度较好。后来,我国学者方来坛、时勘等翻译了UWES—S,中文版的UWES—S也已经用于在79名大学生和188名研究生中测量,并经过一定的实证分析,表明该版本量表也具有较高的信效度。[3]再后来,李西营和黄荣又对中文版的UWES-S进行了修订并做了相关效果报告,但修订版的量表有待实践的进一步应用和检验。[4]另外,还有其他学者对学习投入也进行了界定,如Kuh等人认为,学习投入指“学生在教育目标活动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及在支配有效的教育实践中付出的努力”[5]。Fredricks等认为,学习投入包括行为、情绪和认知等三个独立维度。行为投入指个体参加在校期间的学业或非学业活动的高度卷入。情绪投入指面向学业任务或他人(如老师和同学)的积极情感反应及对学校的归属感。认知投入是一种“思维训练”,包括学生在学习时使用的认知策略和心理资源的高度卷入。在此基础上,Fredricks等较全面地分析了学习投入的两类影响因素:第一,个体变量,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如个体的性别、种族、家庭收入等)和个体特征变量(如倦怠、专业承诺等);第二,环境变量,包括家庭和学校等变量。[6]与国外学者相比,我国学者虽然也在关注学习投入,如廖友国对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现状做了调查研究,舒子吁编制了我国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等,也有学者对学习投入的研究作了基本概念介绍和影响因素的探索,但是他们更多地是侧重引进、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将国外学术界的学习投入测试量表本土化等,关于学习投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不多。总体而言,学习投入的研究在国外相对较多。在我国,尤其是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整体研究还有所欠缺。为了丰富相关的实证研究,为后来学者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本研究将通过问卷来调查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和特点。

另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却开始不断质疑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怎样才能真正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学习投入是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精力和时间的投入,也是他们学习时精神状态的反映。关注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通过提高他们的学习投入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水平,这才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浙江省6所高校(浙江大学、温州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的大学生作为被试。实际发放问卷1200份,其中回收问卷1071份,有效问卷为1034份,有效回收率达86.2%。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见表1。

(二)研究工具

在仔细研读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筛选和鉴别,最终采用方来坛、时勘所翻译的中文版学习投入量表(UWES-S)。该量表包括三个维度:活力、奉献和专注,其中活力维度包括6个项目,奉献维度包括5个项目,专注维度包括6个项目,共17个题项。由于该量表是翻译版的,虽进行过相关的信效度检验,但难免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更符合中国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语言文化,为了使测题更加准确和简洁,在结合访谈结果的基础上,对翻译版的原学习投入量表的部分项目内容进行了修改与完善,如将测题“学习时,我心里只想着学习”、“我完全沉浸在学习中”删掉等。最后经过删除和修改,确立了本调查中的学习投入量表,共三个维度,14个题项。该问卷采用Likert5点自评式量表,要求被试从“5—非常符合”到“1—非常不符合”进行评定。

(三)数据处理

问卷由大学生分散或集体填写并现场回收。问卷测试之初,研究者讲解指导用语,明确问卷的保密性和学术性。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和AMOS18.0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数据结果,选取了12名大学生做了相关的访谈调查。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学习投入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对该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根据各项目在因素上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及修正指数,先后删去1个项目,保留原13个项目。其中,活力因素包括4个项目,奉献因素包括5个项目,专注因素包括4个项目,各项目在相应因素上的因素载荷均在0.46以上。该问卷结构的拟合指数: X2/df =1.52

(二)大学生学习投入的信效度分析

1.学习投入的信度分析

采用内部一致性Chronbach’s alpha的测量指标来检验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以分析问卷的可靠性与一致性。学习投入全量表的α系数为0.914,其中活力、奉献、专注的α系数分别为0.796、 0.869、 0.745。一般认为信度系数在 0.65—0.7 为最小可接受范围,0.7 以上相当好,0.8 以上非常好。所以,本问卷的信度较高。

2.学习投入的效度分析

首先,问卷是中文版的UWS-S量表,该量表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广泛,经检验后信效度也较好,并且结合了对大学生学习情况的访谈结果,对该问卷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且修改意见得到了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教师的认可。这些过程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问卷及项目比较准确而全面的反映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真实内涵,因此可以认为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其次,对问卷进行结构效度检验,考察因素间相关,且相关均为显著,两两相关系数在 0.633—0.730 之间,为中到高度正相关,表明各因素既方向一致,又有所差异,不可互相替代;因素与总分的相关在 0.862—0.930 之间,为中到高度正相关, 表明各因素与总体概念一致。

(三)大学生学习投入现状的实证分析

1.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总体状况分析

分别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三个维度及总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如表3所示, 从平均数分析,问卷平均分为 2.76,略低于临界值 3分。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各个维度由高到低依次是:活力、奉献、专注。总体上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处于中等偏下,学习的活力相对最高,学习的专注最差。

2.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差异比较分析

(1)性别。如表 4所示,男女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在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 (p

注:*表示p

(2)年级。如表 5所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习投入总分、活力和专注上存在显著差异(p

(3)专业类别。如表6所示,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整体水平无显著差异,并且在各个维度上的表现也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专业的文科或理工科的区别,并不是真正影响学生学习投入的原因之一,而且每个学生对专业的文理偏好都是因人因时而异的,所以,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学习投入整体水平无显著差异。此外,也可能是由于本问卷设计的专业类别范围太过粗略和宽泛,如果针对具体的代表性专业,调查结果可能会不一样。

(4)专业选择意愿。如表7所示,转专业成功的大学生的总体学习投入以及各维度上的分数均高于服从条件专业的大学生,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

四、研究结论

第一,大学生学习投入总体水平中等偏下,学习投入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活力、奉献、专注。

第二,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学习投入、 活力和专注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其中男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及其活力和专注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

第三,大学生学习投入在年级上的差异表现为: 大一学生的学习投入整体水平高于大三学生,大一、大二学生的学习活力显著高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大一、大二学生的学习专注程度显著高于大三和大四的学生。

第四,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整体水平及各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第五,不同专业选择意愿的大学生在学习投入整体水平以及活力、奉献、专注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转专业成功的学生的学习投入整体水平和学习活力、奉献、专注都高于服从调剂专业的学生。

五、对策建议

学习投入作为学生真实的学习精神和状态反映,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总体呈中等偏下水平,尚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投入非常有必要。根据调查结果,将从学生学习投入在各方面的差异来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针对性别差异特征的对策建议

根据数据的结果显示,男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整体水平高于女大学生。对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提高女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整体水平。从分析的原因出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教师可以提高对女生的学习期待并给与积极鼓励和支持,以增强其自我效能感。有学者研究表明,师生关系以及教师的期待会对学生的学习投入产生一定的影响。适当的鼓励和期待有利于增强女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第二,教师要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兴趣是内部学习的动机之一,培养学习兴趣是关键,这是提高学习投入的最佳办法。但是学习兴趣的培养也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学校环境的支持。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授课质量,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引导。

第三,女大学生自己要克服长久以来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敢于尝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并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对学习的挫折和不顺要正确归因,增强自我学习的自豪感和意义感。

第四,女大学生要加强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增强学习时的专注程度。由于女生天生具有的细腻情感,使得其在情绪和情感方面更敏感和不稳定。所以,女大学生要加强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比如自我暗示法、音乐调节法等,以此保证自己学习的注意力集中。

另外,虽然男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高于女大学生,在提高女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时,对男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同样不可忽视。以上的对策和建议有些是适用于所有大学生的,比如,培养学习内部动机、增强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二)针对年级差异特征的对策建议

根据数据显示的结果,一年级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整体水平显著高于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对此,我们针对可能产生的原因,即生理方面、学习环境、学习兴趣、健康的心理素质、意志力等个人品质等,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高年级的大学生要注意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多参加体育锻炼。健康的身体是积极情绪产生的重要生理基础之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才能有效保证自己学习体力的充沛,身体上的活力也有利于激发学习时的活力状态;同时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也有利于自己意志力的培养和加强,这对学习的坚韧性是有一定帮助的。

第二,学校要为大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投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大学生自制力和意志力还不强的情况下,学校方面要尤其注意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学校可以增强和改善学习硬件方面的配置,比如图书馆座位的增加、教室室内温度的适宜调节;在学习环境的软件方面,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营造浓厚的学习文化,注重寝室学习文化和氛围的引导等。

第三,教师要注意保持和激发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很多学生都是因为觉得大学课堂没有吸引力,而导致学习没兴趣,而且高年级的大学生因为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对于自己不喜欢的课,会选择逃课。所以,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课堂质量,通过课堂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学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研究表明,健康的人格有利于学习投入水平的提高。所以,必须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在大三、大四的学生即将面临就业、前途、生活等压力时,学校和教师要做好相关的心理教育和引导工作,帮助他们正确地排解和释放压力,化压力为动力,而不是面对困难和压力时选择自甘堕落和放弃。

第五,大学生自己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力。通过意志力的锻炼,来增强自己学习的专注程度和坚韧性。比如可以采取体育锻炼法、他人监督法、自我暗示法等。

(三) 针对专业志愿意愿的差异特征的对策建议

根据数据显示的结果表明,转专业成功的学生的学习投入整体水平要高于调剂专业学生的学习投入整体水平。对此,我们针对可能产生的原因,即学习内容的被动选择与主动选择、学习的兴趣等,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要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和激发。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的兴趣点,并鼓励他们对感兴趣的学习坚持不懈。

第二,学校要适当扩大转专业的学生比例和放宽转专业的条件限制。在访谈中,很多学生谈到转专业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学校的条件很严格,以致于部分对某一方面具有天赋但是却偏科的学生无法进入到自己喜欢的专业中学习。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实行大类招生,让学生入学一年后,通过对大学科的学习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到大二时再根据学生的情况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另外,在入学后,对于要转专业的学生,对其条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放宽。

第三,学校要正确引导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很多学生因为是被调剂到某专业的,所以之前就产生了一种排斥学习的心理。所以,为了提高部分调剂专业学生的学习投入,学校有必要开展专业介绍讲座、专业知识交流等活动。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喜爱也是可以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各种活动和教育让学生能全面地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在充分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情况下,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适当地加强对专业的学习,并提高自己的学习投入水平。

六、研究局限

首先,本研究样本不足,代表性有限。本研究的测试对象选取的只是浙江省内的六所高校的大学生,样本量较小,得出的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特点等相关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本文关于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和特点还有待其他学者进一步探讨和深入研究。

其次,对数据结果的分析可能不够全面和深入。本研究笔者的学识有限,加上实际调查中,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虽然根据数据结果进行了相关的访谈调查,但是对学习投入的现状和特点的原因分析有待深入探索和挖掘。

再次,提出的对策建议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的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差异性特点提出的对策建议,虽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同时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提出的对策建议不够全面和通用。

如果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能得到改进,关于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将会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 Schaufeli,W.B.,M.Salanova,V.Gonzalez-Roma and A.B.Bakker. The measurement of engagement and burnout: a two sampl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tic approach.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2,3:71~92.

[2] Schaufeli,W.B.& Bakker,A.B.UWES—Utrecht Work Engagement Scale:Test Manual. Unpublished Manuscript: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2003,Utrecht.

[3] 方来坛,时勘,张风华.中文版学习投入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6):618-620.

[4] 李西营,黄荣.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UWES-S)的修订报告[J].心理研究,2010,3(1):84-88.

[5] Kuh G.D.,Kinzie,J.,Cruce T,Shoup R.Gonyea R.M.Connecting the dots:Multi-faceted analyse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udent engagement,results from the NSSE,and the institutional practices and conditions that foster student success.Unpublished manuscript,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Retrieved November 3,2006,from #Current%20Projects.

[6] Fredricks J.A.,Blumenfeld P.C.,Paris A.H.School engagement:Potential of the concept, state of the evidenc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4,74:59-109.

[7] 廖友国.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的编制及现状调查[J].集美大学学报,2011(4):39-44.

[8] 张信勇,卞小华,徐光兴.大学生的学习投入与人格坚韧性的关系[J].心理研究,2008,1(6):72-76.

[9] 倪士光,伍新春.学习投入:概念、测量与相关变量[J].心理研究,2011,4(1):81-87.

上一篇: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下一篇:就业市场影响下的大学课程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