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声音是听得见的

时间:2022-07-24 04:01:51

成长的声音是听得见的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的语文课应该给孩子些什么?摸索中,我告诉自己应该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我的学生能在我的每一节课中真正学到他们一辈子都受用的东西,那便是“语言”。

前段时间听了我校的一位年轻老师执教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在感受到这位男教师的阳光帅气、教学语言的深情渲染与教学流程的精心设计的同时,我写下了自己的这点思考。

我想,他的这堂课最大的遗憾就是过分地挖掘人文性,用各种教学手段,包括音乐、图片、录像、诗歌等等,无非就是渲染气氛,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感受父亲的了不起,为此而感动。可试问,一堂课下来,学生真得被感动了吗?或许几年前的我会为这样的课堂而感动,可现在的我却在这样的煽情背后多了一份理智的思考。因为从学生的表现来看,答案是否定的。一节课即将结束,当一个学生站起朗读时是磕磕绊绊,更别提有感情朗读。难道课一开始时的两名学生深情并茂的朗读就可以代表全班的朗读水平了吗?那只能说明这两个学生已有的朗读水平很不错。假如说,抛开这两位学生,老师仍能通过他那精心的设计达到其他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的话,那我想,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语文课,学生需要的语文课。

事实上,老师也试图通过语言达到情感的提升,他引导学生思考“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父亲的了不起?”学生也能找到相应的词句。遗憾的是,老师并没有重点去研读词句,所以我们看到的只是他利用语言来达到人文的熏陶作用,这样,孰轻孰重就有点本末倒置了。假若,老师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时,这样设计:“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父亲的了不起?请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且把你的思考写在这些词句的旁边,作上批注。”这样一来,对于高段的学生来说,不就是最平常的也是最有效的一种读书方式的指导吗?那我想,接下去的学生思考的交流环节一定会更精彩,当然会有更多的学生思想碰撞的火花,这便是语文课该习得的表达与交流。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而已。不过,我想我们的语文课就该从这样一个个简单的细节中去落实我们语文的本质。

这次听这位老师上《地震中的父与子》,又让我想起了第一次听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应该是在若干年前,那是在我们县级的一次研讨课上,对于上课的老师已不记得他的名字,但依稀记得他是一个帅气的男教师,不过也已记不得他的模样。但这一课,这篇课文的题目《地震中的父与子》却一直留在我的印象当中,直到现在,每每听到还有老师上这一课,我总能回想到最初的这一《地震中的父与子》。

也许,当初仅仅只是因为一份感动,感动于文中的父与子,感动那位老师课堂上深情的语言,更是感动于课改给我带来的一丝全新的触动。我以为,我也能像他们一般的深情投入,也能如他们一般上得非常感人,因为,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

庆幸自己赶上了课改,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也试图用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课堂。当每每读到新教材中那一篇篇如此感人又富有哲理的课文时,我首先被感动了,于是我的课堂就是用自己的这份感动去感染学生的感动,而且一段时间内乐此不疲。

可如今,一轮的课改之后,当在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之后,竟发现原来曾让我感动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留在我印象当中的也仅仅只有那属于人文的情感而已,我记得了那老师的深情、记得了父与子的真爱与信念,那是我一个成人、一个听课者的感受,或许当初那老师的设计非常的新颖,可我的确不记得了。就如我自己的课堂,我试图用自己的这份感动去感化学生,可学生到底有没有我这般感动,或者说感动之后能留给学生的又是什么呢?我却忽视了。

现在再看当初的课堂,其实,不就存在如何处理好人文性与工具性两者关系的一个问题吗?一段时间的课改,我们无不为这新教材中的许多文章所感动,于是乎,到处都是煽情流泪,甚至连听课的老师都无不为之动容啊!我们会感动,因为我们是大人。可我们的孩子真的都能为之感动吗?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有。不过,细想,我们的语文所要达到的只是为了教会学生学会感动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可以绝对地说,我们的语文课堂需要这样的感动,但更需要那扎扎实实的有效的学生习得。就像今天这位年轻老师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若干年后,留给学生的不应只是感动,可能很多学生的这份感动都会不知不觉就遗忘了,然而假如教给了学生一种语文的学习方法、一种语言的感悟能力,我相信就能让学生在一辈子的学习中受用的。

曾记得在一次心理健康培训时,有位专家说过:“成长的声音是听得见的,当天色渐渐昏暗时,劳作的人们从田间走出,便能听见那整片的玉米在茁壮成长的声音!”当时,我甚是怀疑,以“那是想象”而一笑带过。可今天,当我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时,当我用心地把语言当养分浇灌给他们时,我竟意外发现,我如那位专家一般,“我看到了学生的成长!”这是一份怎样的惊喜啊!

今天,我为自己有这份意外而惊喜,当然,我更为学生的成长而欣喜!

(作者单位 浙江省浦江县黄宅二小)

上一篇:创新诵读,快乐积累 下一篇:小绘本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