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维活动的升华与拓展

时间:2022-07-23 10:50:06

学生思维活动的升华与拓展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 小学生的认知过程是操作探索的过程,如果老师能为学生创设既有独立思考性又有可操作性、合作性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动手摆弄,开拓思维,大胆走出老师设下的条框,加大接受信息的容量,使之在探索中找出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这样就能使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怎样做学习的主人. 下面以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中“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例,谈谈对数学课堂中学生思维活动的拓展.

课例一

1. 小组合作探究

师: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使别人相信呢?生:可以先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加起来.

师:哦,也就是测量计算,是吗?那就请四人小组共同研究吧!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每种类型的三角形都需要验证,先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很快完成这个任务. (课前每个小组都发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合理分工,提高效率. )

2. 小组汇报结果

师:请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生1:180°.

生2:175°. 生3:182°. ……

师:没有得到统一的结果. 这个办法不能使人很信服,怎么办?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1:有.

生2:用拼合的办法,就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放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平角.

师:怎样才能把三个内角放在一起呢?

生:把它们剪下来放在一起.

师:很好,请用不同的三角形来验证. 师:小组内完成,仍然先分工,看怎样才能很快完成任务,开始吧. (学生操作)

师:先验证锐角三角形,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生1:锐角三角形的内角拼在一起是一个平角,所以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2: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生3: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

师:请看屏幕,老师也来验证一下,看是不是跟你们得到的结果一样?(播放课件)

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课例二

师出示一正方形纸,问:这是一张(正方形)的纸,它有4个角,这4个角在数学里,我们给它一个名称,把它叫做正方形的内角,而且每个内角都是直角,那么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为什么?

生: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因为每个内角都是90°,有4个内角,就是4个90°,也就是360°.

师:现在,我们把这个正方形纸沿着对角线剪开后会怎样呢?(师演示,并指导生拿出正方形纸折一折、剪一剪)

生:通过刚才的观察与操作,我发现这样沿对角线剪开后,得到了2个三角形,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师:谁来猜想一下其中的1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通过刚才的观察与操作,我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因为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沿对角线剪开后,等于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两份,也就是把360°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80°,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我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因为沿正方形对角线剪开后,等于把正方形原来的直角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是45°,两个45°加上90°就得到180°,所以我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生:验证.

师:对,需要经过验证. (学生分小组对三角形进行验证)

生1:我们用量角器对3个角进行了测量,再分别把3个角的度数相加,得出了内角和为180°.

生2:我们将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用量角器测量,把两个锐角相加是90°,再加上直角的度数,这样我们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3:我们小组将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剪下来,然后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直角,再把另一个直角拿来拼在一起,这样组成了平角,证实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4:我们是先将一个角折过来,使它的顶点落在底边上,再把另外两个角也折过来,这样三个角正好拼成一个平角,所以我们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比较两种教学方法,我们发现第一种教学围绕三角形来开展,教学环节紧紧相扣,学生的思维围绕三角形来开展,思维广度受到限制,没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部活力,没能体现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联系,虽然也有学生的动手活动,但学生的思维空间受到限制,也就谈不上猜想、验证等高层次的思维活动. 第二种教学思路,学生从一开始就全员参与到观察的过程中来,轻松得出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再通过动手折一折、剪一剪的实验过程,将正方形转化为两个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再次观察通过剪开得到的三角形,大胆猜想它的内角和会是多少度. 所有的过程都是学生在实践、在经历、在体验、在猜想. 新课程提倡: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而在第二种教学思路中,学生既掌握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又在三角形的基础上认识了多边形,掌握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开阔了思维空间. 如果我们长此以往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将会受益无穷.

上一篇:“借力教学”的几点尝试 下一篇:让线段图成为解决问题的“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