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时间:2022-07-23 04:36:43

高职院校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摘要]文章结合咨询、营销、管理等服务业专业,提出了构建以就业为导向,凸显实践和提升两个特色,以校企结合推行办学模式改革,以工学结合推行学习模式改革,以双证结合推行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改革的“123”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 服务业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刘旭光(1973- ),男,江海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食品微生物及专业教学工作。(江苏 连云港 22200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124-02

在市场经济中,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指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特殊需要,具有不可分离性、品质差异性、不可储存性和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等特征。服务业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主要包括咨询、营销、管理、旅游等行业,服务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成为衡量综合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中服务业专业是指我国高职院校中为服务行业培养人才的专业群。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为服务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但是,由于在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上长期套用制造业专业人的培养模式,忽视了服务业的特点,从而无法适应现代服务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一、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虽然高职院校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与制造业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就业导向和双证书制度等一致性,但是两者也有根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服务业专业所培养人才的职业对象是人,而制造业专业所培养人才的职业对象是物。职业对象的不同不仅决定着两者教育观念的不同,也决定着人才培养规格的能力要求、办学模式的层次开发以及学习模式的可操作性等方面的不同。具体表现在教育观念上,制造业专业以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核心,服务业专业以突出学生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服务业专业与制造业专业一样都需求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服务业专业人才同时还应具备高水平的继续学习能力、服务创新能力等;在办学模式上,虽然制造业专业启动了校企合作,但大多停留在捐助教学设备、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和培训员工等较低层面上,而服务业专业则需要在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材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在学习模式上,虽然制造业专业进行了工学结合的改革,但由于企业追求利益的目标与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相悖,企业往往碍于关系而勉强接受,并无真实的可提高学生技能的岗位提供给学生实践,学生大多是在做重复性无技术含量的工作,使工学结合最终只能是走过场,学生学不到真本领。而由于服务业专业所培养人才的职业对象是人,服务业行业可以通过以老带新、言传身教等形式提供大量服务对象、岗位和机会给学生进行工学结合,而不必担心企业运行成本的增加,使服务业专业的工学结合的优势要大于制造业专业,具有很鲜明的可操作特征。

二、高职院校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一)顺应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产业快速崛起并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无论是要实现产业优化、还是要加快发展进程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服务业都将需要大量的同时具备高水平的服务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如果现有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拘泥于传统,不能反映服务业深层次发展的需求,则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不能被市场所认可,也将影响服务产业的发展。只有在分析服务业人才职业特征、掌握服务业人才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不同于制造业专业,符合高职院校服务业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满足服务业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顺应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的需要

制造业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服务业专业则以突出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培养目标。职业素质不仅包括了熟练的职业技能,更由于服务专业职业对象是人的缘故而更加注重培养具有复合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复合型应用人才在强调职业技能的同时,更强调加强培养学生博闻广学、融会贯通、敬业乐群的综合素质,以提高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服务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谐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达到服务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如果高职院校对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简单模仿、套用制造业的模式,将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脱离,使专业人才培养失去自身特色优势,成为制造业专业教育的翻版。在传统制造业培养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虽然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但往往欠缺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尤其是不具备自我发展和提升的能力。这就需要在借鉴制造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只注重职业技能训练,忽视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培养方式。

(三)顺应完善服务业专业办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需要

校企合作是指高职院校等通过和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以实现校、企、生三赢的一种办学模式。学校通过引进企业、校企互动式等形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工学结合是与课堂学习不同的一种学习模式,通过学习与工作相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使学生未毕业就能获得工作经验,有助于早日融入社会。长期以来,制造业专业在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和创新,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培养了大量的高技能型制造业人才,为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但是,由于制造业的行业特点,使得校企合作在捐助设备、提供实习基地和培训员工等较低层面上即可运行,而很少涉及共同制订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和教材开发等深层面。同时,由于企业以追求利益为主,而工学结合的学生显然达不到熟练工人的操作水平,从而会大大增加制造行业企业的成本负担,导致企业兴致不高,致使工学结合形式化。这就迫使服务业专业必须面对当前工学结合存在的不足,积极探索符合专业培养特点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工学结合新模式。

三、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鉴于目前高职院校制造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适用于服务业专业的状况,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咨询、营销、管理、旅游、物流、金额保险等服务业专业积极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提出了符合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的“123”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对于高职院校服务业专业找准定位,创新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一)“123”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所谓“123”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一个导向,两个特色,三个结合,具体内容有以就业为导向,突显实践和提升两个特色,以校企结合推行办学模式改革,以工学结合推行学习模式改革,以双证结合推行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中,“就业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是高职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之一;两个特色是人才培养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三个结合是人才培养过程实现就业导向的重要保障。

(二)“123”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

1.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123”人才培养模式在借鉴“双元制”等国际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特点,顺应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以完善服务业专业办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为创新点,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政府推动与社会参与、学校培养与企业培训、培养培训与引进相结合,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探索性地提出符合高职院校服务业专业与服务业企业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2.重视突出实践特色和学历层次、创新能力的提升,构筑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平台。加强实践训练和注重学历层次、创新能力提升是本模式下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特色,这将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构筑一个坚实而又广阔的平台。

3.突破传统制造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共建合作型的实训基地、就业基地。转变以往单一的学校只负责培训员工、送实习生到企业,企业只负责捐助设备、提供实习基地的办学模式,通过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材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合作,教师把企业当作产学研合作的平台,企业把学校当作员工继续教育的依托,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正式员工。可以将部分课程、论文答辩等移植到企业,从而实现校、企、生三赢,使本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4.改革制造业专业工学结合学习模式存在的弊端。企业的目标在于追求利益,并没有义务承担培养学生的职责。如果学校只是把企业当作教学的第二课堂,而并没有考虑为企业带来利益,或降低成本的损耗,这种工学结合的学习模式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成果。服务业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在进入企业进行工学结合之前就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全真的实践训练教学,在此基础上再进入相关企业等进行顶岗实习,不但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还可以为企业增加效益,保证了这种学习模式的长效性。通过用人单位的真实工作环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增加工作经验,缩短岗位适应期,实现毕业和就业的无缝对接。

5.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同步性。注重做实基础,强调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的重要地位,把职业资格教育提升到与学历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利用本校省市级职业资格培训基地的优势,在制订课程教学计划时,注重融合职业资格培训的内容;在进行培训时,注重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为顺利完成教学计划和职业资格证的超高通过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以就业为导向建立服务业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在市场调查、专家咨询、信息反馈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服务业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并以此建立了本专业的教学体系。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中,除了常规的职业道德、外语等能力外,凸显了就业导向和服务业市场对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如通过社会交际与口才、职业礼仪、市场营销等课程强调社会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通过注重学生自信心的重建、科学地设计课程体系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开设信息检索等特色课程强调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等。以就业为导向分析服务业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并建立相应的课程教学体系,使得各服务业专业学生具备了在咨询、营销、管理等服务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具备与之相关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达到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满足了服务业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2.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环节。基于理论知识教学的层次性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渐进性,将本专业的实践实训环节以阶梯性的形式呈现,主要由课内实训、综合技能训练、实践活动等部分组成。课程内实训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并对其动手能力进行初期培养,具体的实训内容与主干专业课程相对应,使学生获得本专业必备的实践动手能力,为随后进行的专业训练打下基础。综合技能训练是根据服务业人员的工作内容,通过建立实训室,营造服务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对学生开展角色扮演式等停课实训,从而培养学生在实际岗位上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的技术应用能力。对于实践活动,则是把课堂搬到服务场所,即利用校内社团、行业协会学会、校企合作平台,走进服务场所,为服务对象进行体现职业特点的常态化活动,是工学结合前的综合演练。

3.构建提升学历层次和创新能力的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视突出学历层次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特色,是大学生能力素质结构中的核心要素,是自我发展、服务创新、超越和实现自我价值,成为复合型应用人才的根本条件。鉴于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提升学历层次的需求,在培养计划中密切结合各服务业专业高考教育自学考试科目的教学,要求老师在制订相关课程教学计划时兼顾自考的特点,同时鼓励同学们参加自考。“123”人才培养模式既提升了学生的学历层次,又注重学生技能训练,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实力。在创新能力提升方面,以大学生创新教育等课程为抓手,在学生入学之初就着重让学生以个体和团队形式参与教师的实际项目,将学生的创新实践训练与教师的项目相结合,注重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创新能力的提升。各专业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参加省职业技能比赛,发表学生为第一作者的学术文章等。通过此类活动,加强学生参加各类活动、设计和竞赛的主动性,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结束语

“12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经过长期实践和创新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它体现了服务业职业特点,改变了服务业专业长期套用制造业专业人的培养模式的现状,对顺应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和完善服务业专业办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崔晓迪.面向现代服务业的应用型人才需求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4).

[2]蒋新革,刘国生,彭.“产教一体、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的思与行[J]. 教育与职业,2010(35).

[3]罗纲,赵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营养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9(4).

上一篇:校企共享视频资源教学改革平台的构建实践 下一篇:高职(机电类)学生专业顶岗实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