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物理实验的有机结合

时间:2022-07-23 01:05:40

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物理实验的有机结合

[摘 要]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物理实验教学中,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有机结合,可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也是目前物理实验教学的热点问题,值得关注。

[关键词]物理实验 多媒体 模拟 有机结合

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物理实验既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通过物理实验,学生能够动手动脑获得学习物理知识的感性材料,加深对物理知识和规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创新精神,还可以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应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已备受师生的青睐。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多媒体的应用也要根据探究内容、探究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媒体,应优势互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一、运用现代多媒体模拟危险性大或难以操作的演示实验

对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科来说,几乎每节课都有演示实验,其中总有一些实验无法直接操作,或是实验效果不佳,或是危险性太大,或是实验时间过长等,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以其特有的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等多样的表现形式,使课堂教学更显生动直观。例如,在学习家庭电路中,演示220V电压下,短路和过载造成保险丝熔断这一现象时,危险性太大,我们可以用多媒体软件模拟家庭电路中的各种现象和故障,效果十分逼真,能较好地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二、运用多媒体对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进行动画模拟

有些物理实验往往受时空限制,在我们小小的实验室内无法完成,如果仅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再加上教师的努力讲解,效果肯定一般。而引入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例如,在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时,对于近地点和远地点运动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情况,可利用多媒体将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动画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清楚地观察到每一点速度和高度的变化,则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不讲自明,进而促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相关知识。

三、利用多媒体的“放大”“放慢”作用,提高物理实验的清晰度

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演示一般都非常快,或者并不是太直观,甚至有的无法观察,这使学生无法对实验进行正确分析,形成了教学难点。而多媒体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放大微小现象,放慢宏观情景,随时呈现,灵活方便。例如,在演示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分布情况时,教师的演示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如果我们把铁屑盒放在投影仪上,再将不同形状的磁体放在铁屑盒中,用手指轻轻地弹动铁屑盒,铁屑就会很听话地排列起来,这些现象,学生都可以观察得清清楚楚,进而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分析物理问题。

四、运用多媒体重现实验过程,提高复习效率

中考中,实验的考查一直是重要板块,因此物理实验复习也是中考复习的主要内容。初二、初三两年的实验数量不少,且过了较长的时间。中考复习时,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方法、注意事项、实验结论等大部分模糊不清,或者有所混淆。如果重新指导学生实验,面对复习时间紧迫,复习任务繁重,好像不大现实。此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重要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方法、结论等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回忆,还可以随时下载一些典型的实验探究题,让学生练习,进而有效巩固学生的相关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五、运用现代多媒体弥补农村中学实验器材、资源的不足

在部分偏远的农村地区,常常会出现实验器材没有或者不足的现象,教师只能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讲解,可还是给学生留下了好多的疑惑。利用多媒体模拟这些实验,简洁明了,资源共享,为物理实验教学添砖加瓦,大大缩小了城乡学校实验教学的差异。

总之,物理实验是进行物理学习和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物理实验的效果直接影响我们的教学质量。多媒体可以模拟现实实验很难完成的物理现象,可以放大微小现象,放慢宏观情景,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随时呈现,我们应让多媒体教学和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有机结合,进而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上一篇:校本教研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在不同模... 下一篇:《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二轮复习策略及高考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