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制应向现代化管理过渡

时间:2022-07-23 12:46:49

家族制应向现代化管理过渡

家族制和股份制谁更适合直销企业,这不是一两句话能够阐述清楚的,两者中都不乏成功的案例,但就目前中国直销行业的特殊性和形势而言,笔者还是比较偏向于家族制更适合直销企业发展。

企业的管理模式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变化。有的彻底转型、有的则是不断蜕变。优莎娜收购自己的股票,退出纳斯达克就属于转型式的变化,而它的转变是在受外界不利影响下的一次被迫转身。而另一家由股份制转为家族式管理的企业――玫琳凯,则是在发展顺境中的转型。两者在一顺一逆的背景下,都选择了重新定位为家族式管理的原因,正是由于直销行业的特性造成的。

直销行业的“原罪”使这个行业即使在政策法规已经相对完善的欧美等成熟直销市场仍然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而这种不可估摸的舆论走向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是很大的,优莎娜收回股票时,股票市值缩水近三分之二就是一个例子。而对于尚不成熟的中国市场而言,其风险性也就更大了。首先是政府对于直销行业发展的态度上目前仍阴晴未定,两个《条例》也还有很多可修改的空间;其次媒体和大众对于这个行业还有较深的成见和陌生感,对于行业的负面报道频频出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直销企业如果选择走股份制会比较艰险。

但家族式管理在企业成长时也容易走上固步自封的歪路,使企业发展受阻。而要突破瓶颈的办法只有将家族制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实现家族制模式的渐进式蜕变。目前有不少家族式直销企业都在尝试着将现代管理制度引入企业管理,但这样的改革很多却不能坚持下去。笔者分析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职业经理人和家族管理团队的矛盾。在变革家族制管理的实践中,许多企业的创业者,在深感自身管理能力跟不上企业成长的矛盾后“求贤若渴”,通过各种渠道寻求职业经理人引入管理能力,但其结果却往往演化出一部“从一见钟情到互相猜疑最终不欢而散”的三部曲。

2、“家族主义价值取向”影响双方互信关系。一方面,当前许多家族企业面临的一个两难选择,即企业的进一步成长必须引入经理人提升管理能力,但“经理人进入企业就意味着创业者或家族成员在剩余控制权上的转移”,家族担心可能因此失去对企业的实际控制,而使企业实际蜕变成经理人控制的企业,很少将经理人看成是自己人,而是时时加以防范。另一方面,“经理人本身也有着强烈的家族主义取向,将身为经理人看成是为他人做企业,即使给予多高的收入补偿,都终究不是为自己或为家族做事”,在存在较低的创业门槛的市场条件下,经理人在位时积极营造自己的后路,为自己创业或出走做准备,而不是全心全意为企业发展出力。“家族主义价值取向加剧了双方的相互不信任”。

3、企业稳定和改革的冲突。有的家族企业创业者甚至为推进家族制管理变革,奉行“举贤避亲”的原则,明确规定家族成员不得任总裁或进入企业管理层。这些矛盾冲突如果处理得不好,不但不能成功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还会导致企业成员之间丧失信任和尊重,甚至造成企业的分裂。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家族制企业向现代化管理转变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循序渐进地温和变革:

1、通过企业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并逐步实现产权多元化。

将企业股东的范围扩大到企业更多的成员或社会公众,利用产权机制,激励和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和吸引社会资本,基本完成家族制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化的产权基础改造。

2、实行所有权、经营权的适度分离,建全科学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体制。

首先,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健全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和监事会等法人治理机构,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原则,明确这些机构的职责界限、相互制衡关系和运行机制,使企业内部投资者、经营者的各方的责任权利关系和行为规范化、制度化。

其次,以决策层以管理团队的科学决策,取代家长个人的经验决策。通过制定和严格执行股东会、董事会的议事规则,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和制度等,规范企业的决策活动,企业还可以聘请外部专家担任独立董事,利用社会咨询机构作为“外智外脑”,提高企业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第三,在执行层建立精干、高效的经营管理组织和科学管理体制。组成以总经理为首的经营管理团队和组织机构,广泛吸引优秀专业管理人才,通过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分授给专业管理者,并采取各种措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3、改变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针对家族制管理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的弊端,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从只用家族成员和亲友,改变为面向企业全体员工和社会,不分亲疏,唯才是举,知人善任。在人才选拔机制方面,改领导充当“伯乐”的“相马”为企业提供舞台的“赛马”,把优秀的管理.人才选拔到重要的岗位上,并建立和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促使这些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新旧管理模式的变革,意味着企业内部各种权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而现代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企业本位管理文化的重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推进家族制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化的具体步骤上,需要总结和借鉴成功企业的经验,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注意用正确的方法和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变革的实现。

上一篇:在变革和创新中求生存 下一篇:股份制是企业发展的世界性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