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间手工纸的工艺特点与艺术应用研究

时间:2022-07-23 12:06:24

广东民间手工纸的工艺特点与艺术应用研究

摘要:中国古代手工造纸术在全国各地广泛分布,所造纸张有独特的形式美感。本文从广东四会、阳江及潮汕地区民间手工竹纸的工艺特点出发,分析纸张的色泽、肌理、意象等审美特征,并应用到各种平面设计中去,体现了手工竹纸的艺术魅力,为现代设计提供宝贵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手工竹纸;工艺特点;设计应用;审美价值1广东民间手工造纸的工艺特点

(1)中国手工造纸的现存状况介绍。据文献、史料记载,在公元前200多年中国就出现了植物纤维纸,后来东汉宦官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发明了捣浆造纸法,利用树皮、麻碎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时隔1900多年,蔡伦的古法造纸术在我国多个省市还得到完好保存。根据各地的考察报告,江西省铅山县、贵州省贞丰县及丹寨县、云南省临沧市及香格里拉县、湖北省南漳县薛坪镇、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沣惠乡北张村、浙江温州的泽雅西一带、四川省夹江县、广东四会、浙江省富阳市均有古法造纸记载,并已经部分确认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省富阳市、安徽省泾县更是造纸名城。这些地方用古老手工艺生产出来的纸张,不管是质地还是颜色都有突出的特点,富有美的表征意义,在艺术效果上较现代工业造纸有较大的不同。

(2)广东民间手工造纸的工艺流程。关于民间手工造纸的工艺,国内很多文献都已有详细介绍,它们虽因地区不同而有细节上的差异,但大多数都保留着原始形式,与古代的造纸方法并无多大变化[1]。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砍料、洗料、泡料、打料、打浆、抄纸、凉纸、分纸、捆纸等几个环节。经过对广东四会、阳江及潮汕地区多个地方手工造纸作坊的考察研究与分析对照,现总结出广东手工造纸的一般工序,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砍料:手工竹纸的原料多用黄竹或泥竹。它们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主要分布在宅旁、村旁、路旁、水旁及山窝、山脚[2],除野生外也有地区开始人工种植。这些竹子生长快、产量高、纤维长,采用适宜的处理方法便可以替代木浆造出质量好、附加值高的纸种[3]。砍料的工艺比较简单,先把黄竹或泥竹砍下裁成约1米长的小段,有些比较粗的竹子还要对半劈开,然后分扎成每捆7公斤左右的小捆。2)干料:把捆扎好的黄竹或泥竹堆放在室外通风处,放置约1~2个月,让其自然晾干。这个工序也比较简单,只要把竹子堆放整齐,防止散落和掺杂其他材料即可。3)沤料:该工序必不可少,先在地上挖出约2米深的大坑,放上石灰(大概每200捆竹子要400千克石灰),然后加水,把晾干后的黄竹或泥竹放在石灰池中浸泡约5个月左右的时间。长时间的石灰浸泡可使竹子变软并腐烂,将粘连在竹纤维之间的果胶和木素等杂质除掉,使纤维散开。4)洗料:把泡好的黄竹或泥竹放入水塘用清水再浸泡5~6天,之后再经过冲洗把竹中夹杂的石灰渣及其他杂质洗净干净,之后再次晾干。5)打料:此工序在手工造纸中是任务最繁重的一道,要用外力把竹料舂成粉末状的竹纤维。因为用人力过于劳累,人们一般会在河流旁边用水车带动水碓打料,这种方法应用极广且有悠久的历史,元代水碓已遍布各地产纸区的江河溪流[4]。6)打浆:把打好的竹料放进一个“U”型打浆糟中,再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用人工或电动打浆机进行充分搅拌,让竹纤维完全散开,交织结合。7)抄纸:在手工造纸术中这是最讲技巧的一个工序,纸抄得薄不薄、匀不匀都倚仗抄纸师傅的手艺。抄纸时用竹帘放入纸槽中,上下左右抖动,让纸浆中的竹纤维均匀地铺在竹帘上,就形成了薄薄的一层湿纸,然后提起竹帘把湿纸反扣在叠纸台上[5]。8)压纸:用石块等重物压在抄好的整叠湿纸上,把纸张中残留的水分缓慢地压出。这工序的耗时较长,需1~2天才能把纸中的水比较完全地压掉。9)凉纸:把初步压干的纸搭在通风的木棚子里,让它自然风干,这道工序也需要几天的时间才可达到充分干燥的程度。10)分纸:把已经干燥的纸张分开,或按固定数量清点、捆扎整齐、运输出售,或再进入下一步工序。该工序要特别注意小心谨慎,否则很容易把纸撕破。11)裁纸:用裁纸刀把分好的纸按相应的使用规格裁开,产生的废纸料可以通过打浆机打碎后再重新回到抄纸槽,继续回收使用。

2广东民间手工竹纸的审美形态

(1)形式独特的肌理。肌理是指材料表面的纹理变化,是物象表层的肌肤纹理[6]。肌理同色彩、线条一样是视觉艺术的一种重要语言,具有塑造形态和表达情感的功能。广东民间手工竹纸的肌理是竹纤维随机分布而形成的各种复杂形态,是一种介于人造与天然之间的半自然肌理。因为手工纸的纸浆中纤维较粗,其形态较为突出,易于显现,在光线的照射下可以看到它们随机分布,形成了形态各异、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滑不一的表面肌理。粗看,这些肌理隐藏在纸张中,若隐若现,富有朦胧美;细看,纤维形态有如万千线条灵活游动,轻灵隽永。广东民间手工竹纸的肌理使人不仅感受到自然形态之美,也能看到纸张背后蕴藏的深层意境,带来丰富的视觉联想,能把手工造纸的精神审美视觉化呈现。

图1广东民间手工竹纸的肌理形态(2)内涵深刻的色彩。广东民间手工竹纸的颜色是竹纤维的天然黄色,这种黄色在可见光谱中波长在540~590nm之间。正处于人类视觉的最佳灵敏度上。黄色在彩色系中明度最高,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在色彩含义上,这种天然的颜色能给人以醒目、柔和、华贵、温暖、亲切、明亮、威严等诸多感觉。全国很多地方一直把这种手工竹纸作为祭祀时的火纸使用,也许跟它的颜色有关,因为它和阳光的黄色一致,代表着富贵与威严,也是谷物、果实等食品的颜色,能表达对祖先的供奉与怀念之情。此外,这种黄色还与国家、宗教、帝王等有着密切关系,古代帝王多以黄色作宫殿、服饰、家具的色彩,能产生非常威严、华贵的效果。

(3)灵活多变的应用。基于广东民间手工竹纸的肌理和颜色特点,我们可以将这种手工纸用在艺术设计的各个方面,如书法、绘画、装饰、书籍、包装等等。这些应用将会给这些领域带来更丰富的视觉美,同时还能秉承传统文化,表现质朴、环保、健康的内涵。

在书法方面,这种手工纸写起来润而不滑,沉而不涩,泼墨处豪放淋漓,浓墨处鲜艳发亮,淡墨处神韵延伸,比白色宣纸有更丰富而厚重的背景,能表现出更深厚的文化意味,有更多的内涵性和意蕴性。在绘画方面,因为这种手工纸本身具有古朴的颜色和丰富的肌理,在绘画中不仅有绚丽的色彩与质朴的格调,还有那种难以名状、神奇美妙的朦胧意境。在书籍设计方面,广东民间手工纸古朴性和传统性强,整体色彩凝练,适合用于较为庄重的文化类书籍,它跟其他纸张的配合,可丰富设计形式和视觉效果。在包装方面,因为这种手工纸不含任何化学药剂,是一种既美观又卫生的包装用纸。

3广东民间手工纸的应用限制

(1)白度低,会偏色。广东民间手工竹纸的天然黄色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白度低。白度低的纸张会吸收部分色光,会造成偏色,在设计应用中无法准确地表现图文的色彩特性。当进行色彩表现时,纸面上所显现的色彩是墨水颜色和纸张颜色的混合效果。基于这一情况,我们在使用时要根据具体图文颜色和预期效果来选择墨水表现方式,采取适当的措施纠正色偏,充分利用纸张颜色的正面效果,消除负面影响。

(2)纸质松,难独用。广东民间手工竹纸的纤维较长,纯净度、浆化度都比较低,在成纸后没有再进行后期加工,因此纸张质地疏松,韧性不够,容易被撕裂,不适合在外表面上单独使用,需和其他机械性能较好的工业纸相配合。另外,因为纸张质地疏松,其吸墨性与渗色性较强,这在表现水墨效果时是非常好的特性,但当需要线条细腻,墨迹清晰时就要对纸张进行后期加工或与其他纸材制成复合纸,才能达到要求。

(3)易受潮,慎保护。广东民间手工纸一旦用于艺术设计,就形成了珍贵的艺术作品,就涉及到作品的保藏问题。艺术作品的收藏是一门极具科学性的技术,具有很多的窍门和方法,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将艺术作品毁于一旦。而岭南的潮湿气候和蚊蝇虫蚁的为害不利于纸绢作品的保存[7]。广东民间手工纸是粗糙的竹纤维纸,质地疏松,更容易受潮和生虫,需要进行精心的保护。除了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温度、阳光条件,借助干燥剂、防虫剂、防霉剂等一般的保护方式外,还要特别注意减少触碰,避免拉扯,有条件的要外加坚硬的外壳,并尽量减少移动,避免机械损伤。

对手工纸艺术作品的保护是一个新的话题,因为以前人们很少把手工纸用于现代设计,所以目前也没有更多的实践经验。今后我们将在应用中进一步总结,使古纸在设计中的应用能更加可行而耐久。参考文献:

[1] 蒋玄.中国绘画材料史[J].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1.

[2] 肖端,谢光星.利用“四旁”空地发展黄竹生产[J].江西林业科技,2006(4):17.

[3] 刘士亮.竹浆中浓打浆的生产及应注意问题[J].中国造纸,2004,23(11):6465.

[4] 王菊华.中国古代造纸工程技术史[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264.

[5] 黄盛茂,马英励.腾冲手工抄纸工艺调查报告[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84.

[6] 黄洪澜.浅谈肌理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学理论,2010(4):157.

[7] 李公明.广东美术史[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379.

上一篇:动画制作过程中场景与动作设计的分析 下一篇:创意家居在小户型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