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22 11:56:41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本文首先界定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当前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 教育心理学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247-02

教育心理学是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为培养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兼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教育心理学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本课程的教学必然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而明确地联系起来。然而,目前的教育心理学教学现状还不尽如人意。经过长时期的实践摸索,笔者尝试探索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想,强调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教师的学习组织者、情境创设者、过程引导者、资源提供者、意义建构帮助者等角色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个性学习、自主学习,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真实情境的创建,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给予若干具体问题,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学习者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最终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具备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以任务为主线。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学内容需要蕴涵于具体的任务中,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活动线索即主线。

第二,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由传统的教学中心者角色转变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来设计任务,创设尽可能真实的问题情境,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资源,组织、引导、促进学生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实现教学的目标。

第三,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突出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能动作用,主动地收集与分析有关的信息,对所学习的问题能够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能够有效地获取他人帮助,展开协助与会话。

二、当前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是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主要研究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教育心理学课程,希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为将来从事教育实践所必需的学生发展心理和教育心理方面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实践技能,初步形成用所学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分析与解决现实中的生活现象和教育现象的能力,以便将来更有效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然而,目前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开设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

(一)思想观念落后

教育心理学既然是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很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都会开设,且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招生的考试科目之一。然而,很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方案的制定者普遍对这门课程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只要学习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像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那样进行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相应地,任课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方案进行授课,导致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对于学习这样的课程将来有什么用途没有直观的认识,往往在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并不如意。

(二)教学方法陈旧

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一般都是重视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系不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般都采用单纯的理论课堂讲授,利用黑板、投影等工具进行板书和演示,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育心理学课程本身就涉及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多门心理学课程,专业名词多且知识点分散,而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学基础相对薄弱,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效果不够理想。纸上谈兵的理论,让学生感受不到教育心理学对自身学习和教育实践的作用和影响,不能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学习,更不用说如何利用应用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了。

(三)教学评价单一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作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又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标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的掌握,更要重视应用技能的培养。然而,目前的教学心理学课程考核方式大多还是传统的纸笔考试,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概念理解和理论比较,应用能力的考查涉及较少。这样的目标导向,反过来推动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仍然要采用的还是理论学习。

三、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法的改革原则

高等师范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实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基于此,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方法必须要进行改革,努力发挥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指导和示范的作用。

上一篇:丹尼·博伊尔 我无法想象没有喧嚣 没有吉他的开... 下一篇:“新锐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