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35kV配电线路防雷的措施分析

时间:2022-07-22 09:34:57

提高35kV配电线路防雷的措施分析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电力行业作为我国能源供应的重要来源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个配点所的设备以及其他方面的配备已经日趋完善,但自然因素对其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影响却十分突出,例如雷电,对此本文将探究提高35kV配电线路防雷的措施,而所谓的35kV配电线路是我国配电网线路中的代表,它直接通过广大客户完成配电工作。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其抵抗雷电干扰的能力较为薄弱,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恶劣天气持续时间较长时,则对当地的经济、厂商以及各方面的运作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提高35kV配电线路防雷的措施已经成为当今电力企业的主要责任。

关键词:35kV配电线路;防雷;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能源紧张现象日益严重,因此,电力作为一种后起能源得到各界的支持,显然,现阶段电力已经占据我国能源使用的重要地位,如何保证配电线路的稳定性,增强配电路线对其他自然因素的抵抗能力,已经成为首要解决的时代问题,但是目前我国35kV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受雷电因素干扰的程度十分明显,导致其供电区域的线路经常出现各类问题,例如跳闸以及断电现象,因此,准确分析影响35kV配电线路防雷功能的因素,通过理论研究以及实地勘察,找到解决此类问题良好的途径变得十分重要,对此,本文将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对其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35kV配电线路抗雷电干扰能力差的原因

(一)与其他线路相比,此种线路的绝缘效果较差:一般来讲,35kV配电线路中需要辅以3到4片的绝缘子。但在实际应用中,受各方面因素的干扰,绝缘子多以3个为主,只有在特别线路地段才会使用4片绝缘子。相关人员对所使用的绝缘子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击放电检测,实验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此种配电线路中所采用的绝缘子对电压的承受能力不强,甚至线路某一段中的抗雷电指数低于正常的工作要求指数,同时,由于工作人员对于此类绝缘物质的保护意识不强,不能及时对其进行保护,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绝缘子的使用寿命以及绝缘效果,从而使得当遭遇雷电天气时,极容易出现跳闸现象,从而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二)空间实施方式:经过实地勘察,我们发现现阶段35kV线路在运行时普遍远离地面,这种运行方式直接导致运行时的电流过高,一旦遭遇雷电天气,这种较高的电容电流便加大了线路跳闸的频率,因此,这已经成为影响35kV线路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

(三)缺乏应对雷击的良好措施:在使用35kV配电线路的过程中,电力部门更加看重对其单地导线的架设,而对于如何做好其抵抗雷电干扰等方面还有所欠缺,此种配电线路经常安置在多雷区域,加上自身的绝缘效果较差,因而不能够有效抵抗雷电的冲击。

(四)杆塔与地面接触时的电阻超过正常标准:在实际运行效果中,35kV配电线路通过杆塔架设,在与地面接触后出现严重电阻高出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当发生雷电天气后,雷电比较容易借助杆塔力量进入地下,从而促使配电线路跳闸频率加大,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对杆塔的电阻进行恰当的设置,从而减少线路跳闸现象的频繁发生。

二、如何提升35kV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一)增加线路避雷器的广泛使用:在原有线路的基础上,对没有串联间隙型的避雷器进行恰当的连接,从而充分利用避雷器自身的电阻效应,做到对线路中绝缘子的有效保护,经过实践证明,这种没有串联间隙的避雷器对雷电的冲击作用有较好的吸收功能,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雷电对线路的破坏,同时,这种避雷器还配备良好的防故障脱落设备,使得其与其他线路能够紧密连接起来,从而保证了整个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采取恰当的措施,降低杆塔与地面接触时的电阻值:在配电线路中,对杆塔与地面接触时电阻的大小有着明确的规定,但目前,我国35kV配电线路中存在一定路段电阻超标的现象,因此,适当降低电阻的大小,有利于减少线路对雷电的抵抗能力,同时其还可以减少受雷电影响而出现频繁跳闸的现象。

(三)合理提升线路自身的绝缘效果:绝缘子在整个配电线路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与电力供应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紧密相关,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雷电对其的频繁冲击以及经常发生的雷电跳闸现象。因此,恰当使用绝缘子的数量,并提升使用质量,同时掌握必要的维修技巧,做好对绝缘子定期检查、及时维修和更换的工作非常重要。工作人员要依据配电线路的实际运行状况对其进行定期勘察,从而发现已经到期或破损的绝缘子并做好更换工作,保证配电线路中的绝缘子始终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四)配置消弧线圈的有效装置:从目前市场上使用数量较多的线圈中,我们不难发现小消弧线圈使用的比例较大,首先,他能够对配电线路中电容电流进行及时的检测,以便提醒工作人员电容电流是否超标,另外,其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对线路中的补偿电流进行适当的调整,一旦配电线路遭受雷电天气的干扰而出现跳闸现象时,其便可以合理控制工频续流,从而保证供电线路良好的稳定性。

三、结束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相关数据显示以及精确的分析,作为我国配电线路的典型代表――35kV配电线路,其直接与广大用户进行联系完成配电工作,在我国整个配电线路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此种配电线路抵抗雷击的能力较低,这取决于自身的各类特征,所以当遭遇恶劣天气时,特别是雷击现象十分严重时,便影响整个配电线路的稳定性而发生严重的跳闸现象,影响正常的配电工作。对此,本文对影响配电线路的各类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自身绝缘效果较差,空间运行方式远离地面导致电容电流较大,杆塔与地面接触时产生的电阻量超出了规定值以及线路维修与检测工作不到位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从提升绝缘子的质量以及数量,降低杆塔与地面接触时的电阻大小以及合理使用无串联间隙的避雷器等保证配电线路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要强,张帆.采用线路型避雷器提高35kV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J]. 绝缘材料.2008(01)

[2]李志娟,李景禄,宋珂,鸣. 关于农网35kV线路防雷措施探讨[J]. 电瓷避雷器. 2007(05)

[3]陈维江,孙昭英,王献丽,陈秀娟,李庆余,李红,刘庆时,王松虞,张文军. 35kV架空输电线路并联间隙防雷装置单相接地故障电弧自熄特性研究[J]. 电网技术. 2007(16)

上一篇:浅谈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浅析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现状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