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怎样妙用论据

时间:2022-07-22 08:09:57

学生怎样妙用论据

纵观学生的作文,可以看到不少学生论据选用之妙,在论据选用上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妙用“浓缩”材料

1、学生习作:

初二15班朱鹏的《知足常乐》“陶渊明的过人之处就是对生活的知足,不去想什么金银富贵,一颗对田园向往的心牵引着他去过闲云野鹤的生活,他过得快乐自足。‘山不在高,有仙则鸣……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此乃刘禹锡知足常乐表现。虽居如此陋处却体现了他安贫乐道的情趣,体现了他的快乐。”

朱鹏从我们所学的文人中选取陶渊明、刘禹锡对生活知足的事例,材料典型,叙述精炼。这些浓缩材料不仅深化了“知足常乐”的内涵,而且使文章的论证更显透彻,使文章的观点得到了很好的论证。

2、评析:

议论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仅是用来阐明道理、支撑观点的。因此没有必要细致地铺叙描绘。在论证过程中,叙写论据要惜墨如金,特别是对人们所熟知的事例材料,只需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把高度浓缩的材料“点”出来即可。

3、拓展延伸:

如浙江考生的《让理性主持宣判》――

是谁让一代枭雄董卓含恨离世?是他那最信任的义子吕布。是谁偷换了曹太公墙上的那些金砖?是他最宠爱的小儿子阿瞒。是谁捧着张飞的头奔向敌营?是他亲自挑选的副将。

在文中,作者从三国旧事中选出董卓、曹太公、张飞等让亲密的感情所欺骗的事例,材料丰富而典型,叙述精炼而到位。这些“浓缩”的材料,不仅深化了“亲疏影响认知”的内涵,而且使文章的论证更显透彻,使文章的观点得到了很好的论证。

二、妙用“事典”材料

1、学生习作:

况芳情的《知足常乐》“记得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话说有位仙人见一位老妇人可怜,便将她家的水井变为酒井。从此,老妇人富裕了。一天,仙人人再次来到老妇人面前问她酒井可好,老妇人却埋怨道:‘酒香虽好,却无酒糟喂猪。’从此,那井就不产酒了。这可真是活该受罪啊!她本应该知足,却如此贪婪,最后只落得个‘贪心未遂,反失酒’的可怜可恨的下场。”这个事例极恰当。

2、评析:

事典就是由古代故事构成的典故,主要包括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小说戏曲、寓言故事等。这些都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用它来说理就带有了一定的权威性。

3、拓展延伸:

如浙江考生的《他们都选择了明白》――

佛典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关于心灵选择的故事:有位老禅师住在深山中,一日他很晚才踏着月光回家,到家时发现有个小偷在光顾他家。老禅师初见之时起了些微嗔怪之意,想将小偷抓住,但是佛法的教诲令他放弃了这个念头,他选择了仁慈与宽容:脱下身上的长袍,静静地候在门外。等小偷出来之时,老禅师对小偷说:“你大老远来看我,可我实在穷,没什么好让你拿得,就把这件长袍送你吧。”说着便把长袍塞在他的手里。小偷有些惊慌,抓住长袍跑了。老禅师看到小偷远去的背影,又看看头上的明月,叹了口气说:“但愿我能把这轮明月送给他。”第二天,老禅师打开门时,发现他的长袍整整齐齐叠放在门口,老禅师庆幸自己选择了仁慈,说道:“我终于送了一轮明月给他。”

作者选择了佛典上老禅师夜晚发现小偷行盗时选择了“宽容与仁慈”的故事,借此感慨而发。老禅师的选择得到了双赢的结果,他送出的一轮心灵明月,照亮了小偷那心灵的黑洞,同时自己也得到了一轮明月。作者在“佛典”的叙述中诠释了自己的观点,是文章的论证更显透彻。

三、妙用“语典”材料

1、学生习作:

谢云龙的《知足常乐》“我见过这样一副有意思的对联:上联为‘不思八九’,下联为‘常想一二’,横批为‘常乐’。‘八九’指人生中不愉快的事情,‘一二’指人生中让你感到快乐与幸福的事。不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而去回忆快乐的时光,就会常常快乐。就是人们常说的‘知足常乐’”。

陈力的《知足常乐》选取“贪心不足蛇吞象”和渔夫和金鱼、杀鸡取卵的寓言故事,只是表述语言欠妥“就像小学时看得寓言故事:一位家里经济条件差的渔夫,在幸运捕到一条金鱼后,才发现这只鱼不一般,它会讲人的语言,对渔夫说,如果放了我就让渔夫实现三个愿望,但最后渔夫贪心不足,只落得一无所有。另一个故事:讲一家人家里有只会下金蛋的母鸡,愚蠢的主人却想:‘这只鸡每天只下一个金蛋,太少了。鸡肚子里肯定有许多,不如从鸡肚子里把蛋全部取出来。’于是便杀了那只鸡,发现鸡肚子里没有金蛋,主人气得要命。”

2、评析:

语典是指有来历出处的词语构成的典故,主要包括格言典故、俗语谚语、诗文语句等。这些是实践检验的真理,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可以增加论点的广度与深度,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拓展延伸

如江苏考生《崇高的心灵选择》:

现代文艺作品中,个人成分多而英雄人物少。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民族需要传奇人物,也需要悲剧人物。我们国家需要生死攸关不怕牺牲的英雄人物作精神的支柱,需要“难酬倒海亦英雄”的崇高选择。如果我选择,我宁愿“刑天舞干戚”,而不选择“结庐在人境”。因为这是我用纯粹道德良心做出的心灵选择,哪怕是悲剧,也是美的,更无愧于世。

在这篇短论中,马克思、、陶渊明等人和《山海经》中的诗文,作者信手拈来,贴切自然,显示作者广博的知识和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作者通过对“结庐在人境”这种处世态度的否定,对“难酬蹈海亦英雄”“刑天舞干戚”这种崇高精神的认同,进一步强化了论点。

上一篇:寓神奇于变化 下一篇:综合运用多种方式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