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镇建设发展需要提升居民素质

时间:2022-07-22 06:23:43

浅谈城镇建设发展需要提升居民素质

随着小城镇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场大量的居民集中到场部地区居住,职工群众的身份转变成为了城镇居民,但在职工群众身份的转换过程中,他们的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还存在很多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城镇的发展和管理。所以,提高居民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八五四农场自撤队并区居民集中居住以来,紧紧围绕农场党委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部署,不断开拓思路,创新方法,针对场直小区居民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确立了长期开展“居民素质提升工程”主题活动,以管理促进居民素质、以教育培养居民素质、以活动引导居民素质、以环境陶冶居民素质。围绕教育培训工程、文体活动工程、和谐创建工程和党员先锋工程等四个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有成效的活动,把居民素质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初步形成了“人人讲文明、个个树形象,共建和谐农场”的新局面。

一、抓好管理,促进居民素质提升

在当前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利益转换,各种社会矛盾、思想问题凸显的情况下,加强对居民正确的引导和管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在各类活动载体的设计中,注重与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做到群众能够参与、群众方便参与,群众乐于参与。八五四农场党委建立了“居民素质提升工程”目标责任制度、会议制度、帮扶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党建活动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确保“居民素质提升工程”工作的有序进行。

加强宣传发动,向全体社区居民发出《提升居民素质,争做文明居民》的倡议,并通过电视播放、建立宣传画墙、张贴宣传标语、设立社区公益广告牌等具体形式,让每个居民、家家户户都知晓并积极参与到居民素质提升活动中。根据居民需要,农场在三大社区都建设了居民活动阵地,设有图书馆、书画室、综合活动室、舞蹈室、乒乓室、健身房等,实现居民充电、健身、娱乐、休闲足不出户,引导居民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休闲方式,重点是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知农场、爱农场、兴农场”的主人翁精神,培养居民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提高居民的素质和社区管理水平。

二、抓好教育,培养居民素质提升

所谓居民素质,是一个城镇的居民在思维方式、价值信仰、道德心理、知识能力、审美情趣和生理状况等方面形成的集体人格,或者说所具有的总体水平。居民素质不是抽象的,是通过人们具体的观念、行为以及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生活方式等表现出来的。居民素质是城镇精神的基础和载体,决定着城镇精神能不能内化到居民的思想观念之中、体现在居民的日常行为之中,所以抓好居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八五四农场党委积极探索居民教育的新方法和新思路,着眼培养居民理性的思维、健康的心态和文明的行为,积极发挥教育引导功能,提升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重点是倡导居民养成“热爱科学文化、学习科学文化、运用科学文化”的良好习惯,培养居民具有辩证的思维方法,正确的学习观念,旺盛的求知欲望,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的知识结构技能,高品位的文化修养,较强的认知能力,较好的智能基础,积极的创造精神。农场每年有计划地对社区干部群众分期分批开展培训,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素质教育培训,然后社区干部再对社区居民进行培训,层层培训,全面提升。同时发挥农场关于工作的作用,在社区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挥离休干部的余热,在每年学生寒暑假组织社区内青少年进行书法、绘画、乒乓球等免费培训。重点是倡导居民养成“热爱科学文化、学习科学文化、运用科学文化”的良好习惯,培养居民具有辩证的思维方法,正确的学习观念,旺盛的求知欲望,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的知识结构技能,高品位的文化修养,较强的认知能力,较好的智能基础,积极的创造精神。在重大节日到来之际,邀请社区党员群众共同聆听“大党课”。积极传达农场职代会精神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听取农场党委组织的“劳模事迹报告会”等等,将集中授课、集中辅导与研讨、观摩、交流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同时开放各社区的图书室、多媒体室,让居民在农闲的时候通过书本、网络学习相关的农业知识、生活常识等,以重点增强广大居民的民主意识、法律法规意识为目标,开展法制教育,使广大居民具有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懂得维护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权利,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公众利益,承担起应尽的义务和对社会的责任。做到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将法治精神内化为生活方式,作为一切行为的底线和基本的价值判断标,以此提高社区群众的知识文化素养。

三、抓好活动,引导居民素质提升

一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让居民在活动中接受熏陶和感化,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八五四农场党委、八五四农场工会积极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通过组织三.八节环保时装秀、庆七.一大合唱比赛、丰收杯声乐比赛等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大力推广广场健身舞、乒乓球、太极拳、篮排球等文化体育项目,倡导居民健康第一,天天锻炼,快乐运动,练就过硬的身体素质。农场宣传部、文化中心组织农场的民间艺术团体排演优秀的文艺节目进行广场演出、下社区、进工厂演出,例如:每年三八节组织的“送文艺、送科技、送法律”三下乡活动,不仅有社区居民自己编排的精彩舞蹈,还有居民自编自演的小品、相声等语言类节目,不仅提升社区居民文艺欣赏水平,还为居民自创节目搭建展示的平台,进一步丰富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抓好环境,陶冶居民素质提升

优美的环境对人产生着重要影响。近年来,八五四农场将打造“北大荒园林式山城”作为城镇发展的主线,农场党委确立了“建设城镇、发展城镇、管理城镇”的理念,在全场职工群众中开展“人人动手,美化环境”活动,每年春季进行义务植树,并借助社区志愿者队伍带动全面参与绿化家园活动,现在的八五四每到夏季,绿树成荫,逐步形成园林景观。同时,农场坚持把力量转向环境治理,对环境卫生死角、乱贴乱画、小广告、乱设广告牌等难点问题,经常组织青年志愿者、社区环卫、社区志愿者进行经常性集中整治,以自身良好的形象和服务成效推动文明洁美的和谐城镇建设。农场医院和卫生科每个季度来到农场双老活动中心,为离退休老人和社区居民体检,农场机关党委、农场团委、学校团委经常组织志愿者去老年公寓看望老人,形成了人人有爱心,带动人人献爱心的良好社会环境。

五、抓好民生,感染居民素质提升

居民在社区的生活中,总能遇到一些家庭、工作、出行等方面的难题,社区居民委要在为百姓解决难题上下工夫,心系群众,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视群众的困难为自己的困难,竭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八五四团山社区针对农忙季节,部分居民家中有留守老人和儿童的特点,社区开展了献爱心“菜单式”服务,此服务是将居民常需要帮助和咨询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并打印出来发放到每个住户,当居民有需要帮助和咨询的时候,就可以到“菜单”上找相应的电话。比如:需要缴电费、手机费、电视费可以打服务热线,社区的网格管理员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帮助居民办理所需,使这些留守老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所需,极大地方便了居民,也使在春播一线的儿女们减少了后顾之忧。农场场直社区还针对社区的住户中有部分残疾、病重、年龄较大的居民,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定期上门咨询服务,帮助行动不便的居民代购物品、修理家用电器,对平房居住的,每到冬季帮助他们劈柴、封窗户、拉煤等,使这部分社区的弱势群体深深地感受到社区居民委的关怀,感染他们在社区自觉地维护社区环境、维护法律法规、维护邻里团结等,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居民提升素质。

居民素质提高了,可以与城镇发展同心、同向、同力,促进城镇发展上水平、出品位、生财富,提高城镇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幸福指数;反之,如果市民素质不高,城镇应有的功能也难以发挥出来。八五四农场居民素质提升工程现已形成了“党委领导、社区联动、部门配合、居民参与”的居民自我教育新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居民素质提升工程的顺利推进。农场党委通过努力,使居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双提高,职业能力和法制意识明显增强,文明素养和人文精神逐步形成,每个居民都应积极参与“居民素质提升工程”,并为其做出贡献,在实践中加强自身修养,塑造并不断提升自身品格。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主动改变陋习,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良好行为影响他人,共同为城镇建设发展增添动力。

上一篇:抢抓机遇明思路凝心聚力快发展 下一篇: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