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创设

时间:2022-08-31 12:02:39

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创设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气的课堂,用愉悦宽松的氛围和融洽的交流环境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身心舒畅的前提下学习语文知识。可是,当我们冷静地审视现行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不得不为语文课堂上的单调、压抑、枯燥、繁琐而感到失望,应试教育影响下的教师“一言堂”的传授方式,不仅极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没有让语文教学收到应有的成绩。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还学生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是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针对以上问题,本人通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实例,提出“情景激趣、探究生趣、游戏固趣”的趣味教学模式,以期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一、情景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教学时创设相对真实的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与传统教学相比,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景创设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相似的情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烟台的海》一课时,考虑到实际情况,肯定很少有学生亲眼见过烟台的海上景观,没有亲身经历过也就不能对烟台的海有直观的认识,对文章中所描绘的烟台的海的种种美景也不会产生很多共鸣。于是笔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烟台的海景的情境(播放了几个烟台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海景的视频),学生仿佛和作者一起,在声色具备的视频中欣赏着烟台春天的波光粼粼、夏日的波涛汹涌、秋季的波澜不惊、冬天的寒风逐波。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丽的景色中去感受、去欣赏、去讨论烟台的海景,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有效性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

二、探索生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已经成为教学的主流,如上文所述,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越是新鲜的事物小学生的探索热情越高,脑细胞运转得越快,注意力越集中,感知力和创新能力都能得到发展,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知识教学时,可以紧紧抓住小学生这一学习规律,多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平台,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就好比是打开学生思维的钥匙,让学生在疑问中主动探索、研究,然后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月球之谜》一课中,由于上节课的学习是关于太阳的相关知识,学生对太阳和地球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于是,在笔者点明了本节课的主题,“月亮”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之后,一位学生便问:“老师,你说太阳太热不能像地球一样住人,那么月亮都在晚上出现,温度不高,是不是能住人啊?”在这位学生的启发下,其他同学的思维也开始活跃起来:“那月球上有水吗?”“月球有多大啊,能住下我们这么多人吗?”“老师,嫦娥姐姐是不是还住在月球上啊?”学生的各种疑问让笔者大悦,于是笔者趁机说:“月球是一个很神秘的星球,老师也不知道嫦娥姐姐是不是还住在月球上,让我们大家一起到月球上去探个究竟吧。”学生带着好奇和疑问,迅速进入文章学习,学生也在旺盛的求知欲中不断的探索,探究能力大大提高。

三、游戏固趣,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除了好奇心,好动爱玩也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小学教师都知道,让小学生正正经经地坐好听完一节课是件难事,他们的注意力容易被别的事物分散,维持的时间也很短,所以,要让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就要在适当时间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多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如,表演、竞赛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课文的印象,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者在学生的学习热情慢慢冷却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表演:学生六人一组,分工合作,一起研究文中三人的语言、动作、神态,然后在小组内与同学分享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尽量与组员的观点达成一致。同时,将文章改编成生活情景剧,选出三个人分别扮演公仪休、子明和管家,让学生在玩儿中学,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将趣味课堂进行到底。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还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者应重视趣味课堂的创设,不断调整教学模式,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效趣味课堂模式。

上一篇:浅谈城镇建设发展需要提升居民素质 下一篇:影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