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对策及风险管理

时间:2022-07-22 05:06:53

论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对策及风险管理

【摘要】贸易融资业务是商业银行一项重要的国际业务,当前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下,银行一方面要寻求业务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必须做好风险控制,本文在分析市场环境的特点的基础上,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提出发展贸易融资业务的对策,以及风险管理措施。

【关键词】贸易融资 特点 对策 风险

贸易融资业务是商业银行经营的一项国际业务,是对进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短期融资或信用便利,可以解决进出口商在贸易中的资金需求与信用支持方面的需要。随着我国银行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银行国际业务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将贸易融资业务视为能够带动国际业务全面发展的发动机而大力发展。但近年来,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环境恶化,贸易融资作为商业银行针对进出口贸易提供的融资,受到冲击,风险事项频发,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面临双重压力,商业银行需要在寻求业务发展对策的同时严控风险。

一、环境复杂

目前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面对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主要特点为:

第一,进出口贸易、国内外经济形势趋于复杂,欧元区的债务危机和美国的“财政悬崖”使中国的两大出口市场经济持续低迷。2013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呈现逐步回落态势,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值为9752.5亿美元,同比增速为13.5%,二季度进出口10224.4亿美元,同比增速为4.3%。其中,5月份我国外贸增速仅为0.3%,6月份则进一步下滑至负增长2%。RXL中国行业咨询网-行业报告-行业分析-市场调研-第三方市场数据提供商在外需乏力,内需疲软的形势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尚未走出困境,银行贸易融资业务总体市场需求下降,业务拓展步履维艰。

第二,一直以来,利用虚假贸易套取银行贸易融资用于房地产、民间借贷等高风险领域,是不法企业骗取银行信贷资金谋取高收益的一种手段,是银行风险管理中需要特别关注和严控的问题。而2013年上半年出现了大量虚假贸易,利用银行的贸易融资资金套取收益,一些企业通过多次伪造贸易背景提高融资额度,加大了银行承担的风险。据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1~4月,内地与香港双边贸易增长66%,而在3月份,内地对香港出口增长了92.9%,创造了从1995年3月份以来的最高增速,异常增长的数据背后是一些企业通过转口贸易伪造虚假贸易背景,从银行获取贸易融资,套取利率和汇率差价或购买银行短期理财产品获取收益,银行成为热钱涌入的一条通道。虚假贸易带动的热钱涌入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引起市场汇率、利率频繁波动,增加银行业务操作的难度和风险。随着虚假贸易的激增,监管政策相继出台,也增加了银行外汇业务的违规风险。

二、发展对策

尽管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但商业银行的专业性和竞争能力恰恰表现在能够针对不同的市场条件发现业务机会,找到发展对策。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在日益开放、复杂的市场条件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专业水平快速提升,激发出了其应有的活力和能量。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强以下应对措施,找到银行自身业务发展对策,满足和支持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融资需求,发挥金融中介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创新产品,优化服务方式

银行应在传统贸易融资产品的基础上不断研发创新授信模式及结构性贸易融资产品,根据市场变化、客户需求将多个产品组合起来,为进出口商提供综合的融资方案,在为客户提供融资便利的同时增加银行的盈利点,实现银企双赢。进出口商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更需要银行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缓解资金压力,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银行应利用自身的专业性为客户发现和实现融资需求,而不是仅仅坐等客户上门。根据客户的贸易流程、企业规模、在银行的授信条件等,银行在不同的贸易环节为其提供相应的融资产品,并且通过供应链融资模式向企业的上下游延伸融资服务,形成可以覆盖贸易全程的全方位服务。

(二)在符合监管政策的前提下,利用境内外利差和汇差为进出口商的真实贸易提供最优的融资方案

目前利率、汇率存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个价格,银行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运用不同的贸易融资产品,采用境内直接向企业融资或经由海外机构为企业提供境外融资,为进出口企业选择最优的融资渠道,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在贸易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为企业寻求资金支持,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同时保持银行的业务发展。

2013年我国将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而世界主要国家仍普遍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国内融资困难,利率较高而境外资金相对充足利率较低的情况下,银行可以通过提供担保或居间服务的贸易融资业务,为企业获得境外低成本资金。

由于境内外汇率形成机制不同,人民币汇率在境内外存在差异,银行针对不同的市场机会设计出贸易融资组合产品,将贸易融资与资金交易结合起来,在境内外选择有利的汇率,为进出口企业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增加银行结算、结售汇等多种业务机会。2012年人民币汇率呈现双向波动的运行态势,但今后人民币总体上仍处于升值预期,而境内外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程度存在差异,是汇率不一致的原因之一,面对境内外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银行应提高市场反应和分析能力,在市场中寻找贸易融资业务机会和盈利空间,在为企业解决融资需求的同时增加银行收益。

(三)借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本外币联动进一步拓展贸易融资业务机会

自2009年我国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始,经过四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步由计价货币向结算货币迈进,人民币跨境交易量快速增长,2009年至2012年,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分别为36亿元、5063亿元、2.08万亿元和2.94万亿元,近三年平均增速达140%。货物贸易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在同期海关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由过去的不足1%提高至10%以上。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迅速扩大,离岸人民币中心逐步成形,目前香港已经成为最大的人民币离岸市场。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繁荣发展为银行贸易融资创新提供了新的通道,在经济低迷时期,进口企业国内销售回款周期延长,而银行的外币贸易融资产品如果超过90天要受到短期外债指标的限制,无法满足企业对融资期限的要求。而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产品创新,则可有效延长企业的付汇期限,解决客户付汇与实际销售回款周期匹配的需要,同时银行获得了稳定的中间业务收入。

(四)继续发挥境内外联动的优势带动银行境内外机构贸易融资业务全面发展

近年来,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纷纷加快建立海外机构的速度,在世界主要金融中心、与中国经济贸易往来密切的国家地区以及新兴市场国家逐步铺设网点。境内分行发挥客户资源优势为境外分行提供业务机会,而境外分行利用所处地区金融市场的融资便利提供低成本资金以及授信、融资、结算、外汇交易等综合服务。进出口贸易涉及境内外两方企业,通过境内外分行联动,银行可以在整个贸易交易过程中发现适宜的融资点,如境内开立的一笔远期信用证业务,是选择由进口企业在境内分行办理进口押汇,还是由出口企业在境外分行办理贴现,可以根据境内外利率、汇率的市场行情选择相比较更加有利的融资方式,但无论怎样选择,银行都可以获得业务机会,总体受益。由于同属一家银行,银行可以全程控制贸易流程,有利于对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而在总行的统一管理下,境内外分行在管理模式、风险控制、业务流程上能够达成一致,合作更能协调顺畅,有利于推动业务的进展,因此境内外联动将成为银行今后一段时间内大力发展的内部业务合作模式。

三、风险管理

由于贸易融资产品组合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产品不断创新,对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随之越来越高,银行亟须加强以下方面的管理,保证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和信誉的稳定。

第一,严格审查贸易背景真实性,贸易融资业务惟有具备真实的贸易背景才能保证有正常的销售回款偿还银行的融资,也才能保证银行的业务不会违反监管政策。

贸易融资区别于银行其他信贷业务的最显著特点是自偿性高,货物销售回款或出口收汇是第一还款来源,银行对一笔进出易发放的融资依赖于此笔交易项下货物销售回款偿还,贸易背景真实是保证按期还款的基本前提,如果是虚假贸易,将使融资没有真实的货物销售相对应,因此银行必须严格审核贸易单据,了解客户真实的经营状况,监控货物销售情况,这是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的基本要点。

自2013年5月份至今,监管部门为防范我国外汇收支风险,查堵外汇违法违规资金跨境流动,相继下发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加强转口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银行严格审查贸易背景真实性,杜绝虚假贸易,银行为保证业务合规性,降低违规风险,必须加强审查甄别工作。

第二,加强期限管理,确保贸易融资期限合理。客户的采购、生产、销售的周期应与融资期限匹配,银行必须防止因融资期限错配而导致的回款不及时或企业过度占用银行信用,给还款带来风险。当客户虽然有真实的进出口贸易,但申请的融资期限远远长于销售回款周期时,客户在销售回款后先将资金投资于房地产、民间借贷等高风险领域以求获得高收益,给银行造成较大风险。银行在产品创新、产品组合时,应把握整体融资期限的合理性,当资金游离于贸易之外时,贸易融资业务将失去其应有的风险较低的特性,使银行承担无法预计的额外的风险。

第三,加强内部管理,防范操作风险。在授信审批、放款操作、贷后管理等环节完善并落实相关管理制度,虽然各银行都建立有完整的信贷业务管理制度,但在落实贷款条件、抵质押物管理、业务操作、贷后管理等方面需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使制度文件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发挥控制风险的作用。

随着贸易融资产品的创新、组合,银行的业务操作日益复杂,境内外市场行情及差异瞬息万变,银行在办理贸易融资业务时环节更多,而时效性要求更高,给银行的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及时制定和完善各项操作规程,提高人员业务素质,才能防范操作风险。

由于贸易融资的第一还款来源是货物销售回款,银行通过对货权的控制可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而货物真正的销售要由企业完成,因此银行除了要求企业出具信托收据、指定承运人和仓储公司、办理货物质押等,必须实地走访客户,查验货物出入库情况、监控企业账户资金流转等,掌握货物的流动和企业的经营状况,落实贷后管理规定,才能真正保证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

第四,规范境内外联动业务,提高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银行贸易融资的许多创新产品需要采取境内外分行联动的方式办理,而在境内外分行联动的过程中,必须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确定各自控制风险的环节,避免管理真空。另外,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在海外建立机构的时间较短,对当地市场环境的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与世界一流银行相比尚有差距,贸易融资业务由于其本身有跨境业务背景,成为海外机构建立初期容易涉足的领域,是海外机构建立客户资源,扩大市场影响力的切入点,而业务承办初期,由于管理制度、人员配备尚未健全,操作风险较大,需要逐步在总行的统一管理部署下,境内外分行共同规范联动业务的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赵亮,张奕.贸易融资业务发展情况调查.中国外汇管理杂版社.2013.

[2]刘旭强.关注贸易融资业务新变化.中国外汇.2013.

作者简介:孟莹(1975-),女,汉族,任职于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分行,研究方向:金融学。

上一篇:关于网络借贷与小额贷款的简要分析 下一篇:渭南地区先玉335玉米夏播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