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写作:初中语文写作课程范式的转型

时间:2022-07-22 03:58:44

过程写作:初中语文写作课程范式的转型

当前,“文章写作课程”依然是初中语文写作课程的主流范式,学生写作是在教师的直接或间接控制下完成的,重形式忽视内容,教师传授、学生训练的都是成文技巧(更多的是考场作文的应试技巧),最终目的是要学生写出一篇合格的“文章”。这一写作课程范式忽略了写作是一个信息收集、加工、输出的过程的基本事实。基于此,初中写作课程范式应走向过程写作范式,编写系统、序列化的写作课程,营造或提供让学生走入生活世界的体验、动机、手段、策略、能力、活动和机会,让学生真正经历写作的全过程。

我们以为,要想完成这一转型,需从课程内容、写作载体、写作时间、写作课堂四个维度进行。

一、课程内容整合:追求序列建构

(一)着眼“三线”整合课程内容

1. 单元主题线。我们以教材为依托,结合各个单元的阅读课文主题,对学生进行主题序列写作训练,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阅读课文的主题为“成长”,本单元的同步写作训练主题就为“成长”。

2. 课文写作特点线。我们以教材为依托,结合具体阅读课文的写作特点与课后练习的提示、要求,对学生进行微格写作技法的序列写作训练。如对应“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伤仲永》设计题目:“在《伤仲永》中,王安石只安排了一句语言描写:‘泯然众人矣!’这一句话,把王安石的惋惜之情清晰地表达出来了。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也描摹出一个场景,用一句语言进行概括?”

3. 时鲜主题线。我们以班团活动、社会热点、传统节假日为依托,对学生进行时鲜主题的序列写作训练。如八年级下册第一个单元的训练任务对应的时间是3月份,我们在“链接时鲜”栏目中就设计了“3月的重大节日”“时鲜主题学生推荐”两项内容。

(二)着眼“三块”整合课程内容

1.微格技法训练板块。我们要求教师进行限制性分解训练,使学生了解常用的文体结构常识,学会基本的写作技巧。因此,本板块的训练分为两种:写作技巧训练和文体结构训练。两者的具体训练任务分配见表1。

2.成长主题训练板块。这是限制性综合训练,是要把学生的成长内容放到写作的视野中来关注,具体训练任务分配见表2。

3.写作习惯训练板块。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我们分期分年,由易到难,序列性地设计了读书随笔、生活随笔的训练任务。这一部分训练内容侧重关注学生的课外生活。具体任务分配见表3。

二、课程载体编写:追求多元同步

我们编写了融日常训练、综合训练与阅读积累为一体的《初中写作同步序列训练学习指导书》。这套学习指导书还追求与学生的生活同步,与课本内容同步。

《初中写作同步序列训练学习指导书》共分6册,每学期使用一册。每一册设计了7个单元的训练任务:前6个单元的训练任务与课文内容同步,第7单元的训练任务为自由创作,与课文内容不同步,但训练目标与本册一致。前6个单元按照每个单元三周的训练任务来设计(共设计了126天126个训练任务),第7单元按照两周的训练任务来设计(共设计14天14个训练任务)。另外,综合训练每一个单元一次、升格作文训练每周两次。这样,初中三年共设计了840天1134个训练任务。节假日学生自备练习本自主写作。

《初中写作同步序列训练学习指导书》分“单元提示”、“日常训练”、“升格训练”、“阅读积累、“综合训练”五部分。(1)“单元提示”包括四部分内容:“训练序列(呈现统筹分配的序列训练目标)”、“链接教材(呈现本单元课文的文体结构、写作特点)”、“链接阅读(呈现教材推荐阅读的名著、教师推荐阅读的与本单元主题有关的篇目、学生自主推荐的与本单元有关的阅读篇目)”、“链接时鲜(呈现与本单元、课文对应的重大节日、历史事件、社会热点)”。(2)“日常训练”(见“案例1”)分五天设计,共三部分:“自评、他评(引导学生写完作文就修改,让教师、其他同学提阅读意见)”、“目标训练内容(序列目标的训练任务)”、“体验最深、最有意义的事和话语(学生用一句话来记录当天的重要事件、话语,学生可以记录一件,也可以记录多件,给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练笔的空间)”。(3)“升格训练”设计了周六、周日两天。其中一天让学生再次修改整理出本周五天的写作内容,至少整理两天的选连任务,学生可以在周一到周五期间进行;其中一天让学生根据自己本周的训练不足自主设计一次训练任务。(4)“阅读积累”让学生回顾一周内阅读的内容,避免学生只摘抄不温习、应用;让学生记录自己搜集到的与本周“综合训练”作文有关的素材。(5)“综合训练”把本单元的训练序列目标综合设计后形成一次“大作文”进行训练。

案例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周周二的训练任务

目标写作部分。回首童年,灿烂的春光中,有和同学踏青的美好回忆;厚厚的相册里,留住了那么多熟悉的笑脸;毕业纪念册中,小学同学的签名笔迹似乎还未干……闭眼静思,那么多鲜活的面容飞扬在眼前——同学们,用100字勾勒出一位个性鲜明的童年伙伴吧!

今天体验最深的事(话)、最有意思的事(话)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一些家庭条件优越一些、微机水平高一些的学生,我们也倡导利用电脑、手机等途径进行网络写作,但写作的内容还是要来自学习指导书。

三、写作时间调整:追求主体落实

写作应强调学生的“内心世界”的作用,学生在自我发现中生成的写作内容,往往容易调动自己的写作愿望、知识储备与经验基础,更便于完成从计划、执行到监控自己的写作全过程;另外,初中生最好能在有组织的且能及时得到激励和支持的专门时间内、专业氛围中进行写作。基于上述两点考虑,我们调整了作文课的课时设置。

一是把两节作文课分成大课(60分钟)和小课(30分钟),不再是45分钟一节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学生的精力、体力允许的前提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经历一次(可以是一次日常训练也可以是一次综合性训练)完整的写作过程,超越原先在45分钟内学生的写作思维容易中断、写作行为反复的僵局。

上一篇:孔子隐性课程思想研究及其开发 下一篇:如何有效实施课堂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