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座神秘的寻宝殿堂

时间:2022-07-22 03:19:21

一殿堂的前世今生

文学就好比寻宝,探寻世界的本源,探寻至真的情感。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座寻宝殿堂坐落于浙江省新昌中学,别看它1990年10月就“诞生”了,但它一直在与时俱进,不断收进新潮宝物。因此,尽管学习的“战场”硝烟四起,来这里寻宝的人却始终络绎不绝。

在开启寻宝之旅前,有两个重要人物需要认识――掌门和寻宝队队长。掌门是新昌中学越新文学社的指导老师何文魁,这位年轻而又才气满满的老师,总是能让你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让你在寻宝路上走得更远,收获得更多。而队长则是越新文学社社长,现任社长是高二(1)班的张逸珊。队长的使命也不容小觑,寻宝路上的一个个坎坷,都需要她带领大家一起跨过。

在掌门和队长的带领下,大家的战果也着实不小。迄今为止,越新文学社社员已在各类正式刊物上发装作品2160多篇,2012年和2013年更创下了年发表量204篇的纪录。近年来,新昌中学已有100多位同学因作文获奖或发表而获得国内一流大学自主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资格。2016年,越新文学社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学社团。这里,已经成为大家圆梦的起点。

寻觅宝藏,不光要有好奇心,更需要用心探寻。正如越新文学社的宗旨:“读书写作,品味人生,求索真知。”只要你用心思索,真知就像清风,不请自来。

二掌门的“盖世神功”

何文魁老师是浙江省绍兴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曾主持多项课题,在多家刊物发表作品470多篇,参编书籍5本,指导学生在省级以上正规刊物发表文章1 100多篇,多次获得征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三队员的寻宝足迹

四队员的五彩宝盒

一一风荷举

张逸珊

已经记不得是第几次去西湖了。

若是往常,我定会沉醉于柔媚的湖光山色、万种风情。雨朦胧,水朦胧,柳朦胧,远虚近实,动静相宜。清辉万顷的苏堤春晓、恬淡隐逸的幻奇孤山、暗香浮动的闪烁花港,以及夜色弥漫时湖面上的月光映潭。弱柳扶风,月满西楼,神游其问,唯我而又忘我。

而如今,一池的湖水,潋滟秋波中那一角残荷,却扣住了我的心弦。它们左偏右旋,残瘪的干茎折断在水中,凋落的老叶倒伏在水面,枯萎的果实卷作黑色的一团。“荷花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在阔大湖面的一角,这些荷花熙攘地聚集在一起,墨绿、浅绿、翠绿、嫩绿、黄绿,这些看似不和谐的色彩完美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不停地流动、不停地生长。

伫立,不语,不觉间融入它们的世界。人生的篇章也是如此写就,你曾无知地在其中雀跃,曾放纵地在其中舞蹈。沉浮难定,世事难料,但没有哪一瞬间不值得我们珍惜,不值得我们欢愉,就如同那别样的残荷,每一朵都应该有千千万万的美,应当被擎举,应当被升华。

一一风荷举,人生亦如此。

等一场别离

王兢以

背景是熟悉的校园,你看,眼前的国旗随风飘舞,一下又一下,极富节奏感;四周的紫藤花开了,时不时会有一小撮淡紫色坠落,或是落在头顶,或是落在脚边;远处的樱花正在掉落,铺了满满一地的洁白……此刻,这个承载着梦想和回忆的地方是沉重的。团结,一个多么美好的词语。脑海中的画面还在继续,回忆层层叠叠,犹如手边厚厚的字典。或许将来的某天,还会回到这里,还会穿上校服,还会偶然相遇,可那都不一样了。各奔东西的人,怎么回到从前呢?

高三了,即将毕业的你们对着镜头微笑,尽量留下自己最美的笑脸,因为你们知道,所有的朋友圈动态都比不上眼前的这张照片。七十多双眼睛一齐看向镜头,欣慰是老师的,不舍是你们的。镜头在这一刻无疑是骄傲的,因为只有它可以无比清晰地看到眼前每一个人的笑脸。你们是天真的、是快乐的。

“咔嚓”一声,微笑定格。前排的老师们开始低声交流,平时恨不得住在教室里的同学,这一刻仿佛也不急着回教室。有些人,故作镇定,勾肩搭背地往回走,可眉宇间分明有种叫不舍的东西;有些人,还留在原地,直到人流慢慢散尽也不肯转身。

虚M与现实同行

赵云流

虚拟的世界很美好,但也暗藏着风险。最显著的现实问题是,一旦人们感受到虚拟的世界胜过了原本的世界,便不得不面临两难的选择:是不顾一切地沉浸于科技所创造的虚拟世界,还是一如既往地追求现实生活。或许很多人都会举棋不定,而我认为,我们的选择取决于对现实的界定。如果我们将虚拟世界所展现的事物也划归现实的一部分,那么对原来世界的逃避就不可避免,而我们也会因此失去对美好未来的追求进取之心,进而沦为机器的奴隶。

作为具有高级智慧和非凡创造力的生物,我们必须学会分清虚拟与现实的界线。不论虚拟的世界多么完美,多么接近真实,我们从中获得的也不过是精神上的感受。简言之,虚拟满足不了人类的衣食住行,也不可能创造出我们生活所需的形形的实在物品。它只是人类的一种工具,我们利用它创造理想世界,最终目的是让原来的世界更加美好。人类追求心灵的自由和满足是亘古不变的天性,但沉迷虚幻并不是达到这一理想的通途。

平凡之美

石嘉逸

提到平凡,不禁令人想到生长在乡村的一簇簇的蓼。它在乡间是最平常不过的野草,不扎眼、不热闹,大多数就绿绿地沉默在草丛里。即便是开了花,也只是安静地在青红的穗头上挂些淡红的小花。它与世无争,恬淡自如,一代代地在这片土地上生长。蓼还是乡人生活的伴侣,小蓼草做猪草,大蓼当柴烧,辣蓼草可制酒曲,给乏味的乡村生活带来一年的醇香。蓼草与乡人的共舞,让村庄活泛起来。它不显摆、不张扬,不倾国、不倾城。古来多少艺术家欣赏的目光,从不肯在它身上停留片刻。的确,较之梅兰竹菊之类的大家闺秀,它似乎少了几分高贵,更像是柴扉里羞涩的农妇,虽然平凡不起眼,但它以自己的身躯滋养了同它一样平凡的村庄人。

草木如此,人亦如此。平凡掩盖不住自身的美好。哪怕身处平凡甚至卑贱之位,只要愿意奋斗,为实现自身的价值拼搏,那么平凡将不再是累赘,而会与自身的光芒相得益彰。平凡与伟大,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相互依存。伟大需要平凡来证明自己的出众,而平凡在其中方能显出它的朴素与恬淡。将平凡做到精致,同样能活出自己的价值。这便是平凡之美,不夺目,却实在。

校长寄语

写作,本身就是千锤百炼的创造,就是探寻幸福的路途,就是挖掘真善美的源泉。

――新昌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 王伟勇

上一篇:公交车上看“新年” 下一篇:旧履新痕总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