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内向生积极情绪的培养与激发

时间:2022-07-22 01:57:10

语文教学中内向生积极情绪的培养与激发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凡是能满足已激发起的需求或促进这种需求得到满足的事物便引起积极的情绪状态,否则就引起消极的情绪状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把握学生心理变化规律,激发学生积极情绪,对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内向生中,有的正是缺乏自信,缺乏竞争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而造成了他们孤僻、不好动的性格;对外来的竞争和冲击表现为忍让或躲避,容易形成“甘居淡薄”不出头,舒舒服服混过关的消极态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积极情绪的重要作用,并有意识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与激发内向生的积极情绪呢?笔者认为:

一、寓爱于教 促进情感接纳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班级里的“活跃生”与“骨干生”能很快被教师发现,因为他们表现“突出”,而一些淹没在他们当中的"内向生"就没有那么幸运,他们并非没有特长,只不过他们不善于表现自己,而不被教师发现和了解。教师的爱心应付予每一位学生,在任何情况下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自己积极而饱满的情绪来感染学生,引导每位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期望与关爱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品行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凡是被教师寄予厚望的学生,当他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鼓励时,同样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和自己的学习和行为。

二、尊重学生 培养健康心态

苏霍母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核心是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青少年学生有着较强的自尊心和较高的自信心,他们很在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大家的认可。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去发现内向生的优点,并及时给予他们展示优势和能力的机会,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出正确而合理的评判,切忌对学生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要慎重地运用批评的手段;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失败和挫折。

三、了解自我,树立学生信心

苏霍母林斯说:“唤起人们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对于内向生来说,他们可能对个人的能力缺乏自信心,或学习目的不明确、或缺乏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可能会因为长期无法判断自己在学习中的价值能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而客观地了解自己,对自身的体育能力和心理特点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能正确的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平和的心态,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自动调节自我的积极情绪,不断进取,积极向上。

四、注重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渴望探求真理,与肯定的情绪态度相联系的积极的意识倾向。对语文感兴趣的学生,在上课时就会聚精会神,并始终伴随愉快、积极的情绪及主动的意志努力,积极从事学习活动。值得指出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专业特长及综合素质密切相关,也和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获得的成功与取得的成绩有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饱满的精神、生动的语言、逼真的情境、灵活的教法去诱发其积极的情绪,促使其对某一方面产生兴趣和学习的愿望,从而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当内向生的表现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他会情绪高涨,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

五、创设情景,引发积极情绪

心理学理论认为,情绪总是带有情景性的,比如一个人身处压抑悲哀的环境中,他的情绪会变得低沉,因此,教师还应注意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创造条件。首先,应建立一个团结友爱、和谐协作的班集体,这是保持与发展学生积极情绪的土壤,其次,创设一个优美的外部环境,;教师得体的服饰、生动的语言、多样的教法等。内向生在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氛围中,也会受到感染,定能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六、积极鼓励,培养自主意识

要善于帮助内向生发现自己的特长,树立信心,增强荣誉感,指导他们学习,对他们所取得的进步,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也要增强他们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培养他们主动去迎接各种挑战的勇气和能力。

七、适当加压,增强责任意识

教师可在语文课上让内向生担负一定的责任,如:小组长、课代表等,给他们提供换位思考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使他们能化压力为动力,从而以积极的情绪努力去适应相应的角色和不同的环境,激发思维,提高应变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意识,并增强了与人交往的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是思维与情感相结合的动态过程,且有不可预见性。语文学习是在多维空间进行的,具有不固定、难控制、难把握等特征。学生的情绪随时可能出现两极性,特别是内向生。教师在这种情景之下要肯定学生出现的各种情绪反应都是合理的,通过及时而正确的加以引导,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重拾信心,以健康的心态、积极的情绪投入学习,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二圣中学)

上一篇:情感诱导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做好幼儿园班主任工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