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思考与困惑

时间:2022-10-26 02:15:13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思考与困惑

【摘要】本文谈及对初中化学新课程教材的认识,同时也提出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引起广大化学教师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课程资源;创造性教学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材在我省已经实施多年,目前我地区使用的是沪教版新课程标准九年级化学,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新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对化学新课程抱着欢迎和支持的态度。具体原因如下:

一、教材编写具有时代感,更注重学习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采用“模块”式编写,注意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注重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给学生以灵活的选择空间,能够更好地养成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更好地进行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能够培养学生一定的人文素质,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有层次、有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新课程从生活入手,内容由浅入深,由常识性的了解到进一步的探究,知识的梯度呈逐级上升的趋势,在了解到化学学科魅力的同时,学生也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从而产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新课程还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同时新课程内容丰富,图片色彩鲜明,安排了许多选学和趣味性的实验,与社会、生活、最新科技、科学前沿等密切相关,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教材的设计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全方位的要求,教师的工作也因此变得更加富有创造性。新教材中多个模块的编写,试图从多方面来开发课程资源,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给教师的开放式教学提供了灵活施展的空间。教师可以在不偏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本学校的条件和可以获取的资源,对教材进行灵活的设计和处理,采取多种形式来达到教学的目标,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更有个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升和专业的发展。

但是,在具体实施新课程教学时,在新旧教材交接的磨合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在这儿写出来以引起大家的思考与探讨。

1.新课程的实施与各地的教学条件严重冲突

新课程中更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验,几乎每一节里面都安排了活动探究,而且更提倡学生自己动手体验和社会实践。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各地的实验条件几乎没有能达到这种要求的,甚至是条件较好的城市重点中学也存在实验资源不足、课时不够的情况。各个学校生员过多,人数过多,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不够或根本不可能,更别提农村或偏远学校了。陷于教学条件的不足,更多的老师在教学中是用老的方法上新课程,“穿新鞋走老路”,达不到新课程真正要求的教学目标。

2.中考的压力与新课程的实施相矛盾

现行中考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更要掌握许多的解题的方法的技巧,这就要求学生要做大量的习题以培养熟练的解题技能,就象运动员要多次训练才能保持稳定的比赛成绩一样的道理。事实证明,题海战术仍是决胜中考的法宝。因此学生目前还不能摆脱题海的包围,而这无疑会缩短新课程要求的“体验”、“探究”、“实践”、“实验”等等过程和机会。也有的师生们急功近利,把新课程的要求放在一边,只给学生上中考要求的科目,或是尽量削减与中考联系不多的部分模块所要求的课时,这是十分有害的。

3.教师的素质和观念也阻碍了新课程的实施。

我们知道:“思想是行动的最大敌人。”许多初中教师已经教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老教材,早就习惯了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若只是想借助于几天的新教材培训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把它扭转过来,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要教师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科学思想,教师也必须得有相同的感受和领会才行,而据我所知,中学化学教师中具有这样素质的并不是太多,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的质量和目的。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全面领会新课程的内涵,在教学中才能起到点拨、启发、引导和感化的作用,才能培养出真正的科学人文素质兼有的学生。

5.现行的教师评价机制制约了教师创造性实施教学的机会

目前中学阶段对教师的评价基本是还是局限于升学率和学生成绩。这些与教师的切身利益如职称、评优、晋级等密切相关。“中考怎么考,我就怎么教”,这是多数老师对待新课程的态度。为了用较好的教学成绩博取相应的利益与荣誉,教师往往采取的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如简化教学程序,增加习题教学的份量,仍使用题海战术来取得短期暂时的好分数,忽视了学生学习中情感的体验和能力的培养。这种做法与新课程目标的实施是背道而驰的,但是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激励制度,使教师缺乏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尝试教学改革的动力和勇气,也使新课程目标难以真正实现。

新课程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不是理想化的运动,也不是靠行政命令和宣传就能达到目标的。大家应该在实践中认真思考,冷静地分析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积极探讨出对策。新课程的实施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协调都会阻碍它的进程。如何让新教材发挥应有的作用,起到预期的效果,有关部门应该进行详尽的论证和研究,以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九年级化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沪教版)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第二中学)

上一篇:浅谈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情感诱导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