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宇宙生命意识(情调)的诗性诠释

时间:2022-07-22 10:20:41

东方宇宙生命意识(情调)的诗性诠释

摘要:从美学上而言,宗白华先生不仅与朱光潜被誉为中国的“美学双峰”,是中国美学史学科的奠基者,是中国跨文化美学比较的先行者。但是从艺术实践上来说,他首先以诗歌(《流云小诗》)蜚声诗坛,而后才转入美学领域。《柏溪晚归棹》是后期唯一的诗歌,彰显出浓厚的东方宇宙生命意识情调,可以说是他对中国艺境的创造性诠释的最好的艺术化体现。不但体现了“艺道合一”的指向。而且此诗是在抗战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创作出的,带有强烈的文化关怀意识。在艺境的悠远超脱下还显出巨大的现实底蕴。

关键词:宗白华;宇宙生命意识;艺道合一;艺境

宗白华对中国现当代的美学的贡献是巨大,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难得的是他不仅在形而上的美学以及哲学方面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体悟,可以说宗先生所提出的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的主要范畴与精神,以及所达到的深度,至今无人真正能跨越,而且在诗歌上有一定的影响,因为他首先是以诗名蜚声于诗坛的。而且不仅以《流云小诗》的现代诗歌著称于世,还写过旧体律言诗。其中宗白华1914年17岁时,在游览名山大川以及王唯、孟浩然、谢x等山水诗歌的熏染,写了四首《过东山诗》。而最值得一提的还是作者1938年12月在重庆嘉陵江边所写的《柏溪晚归棹》。因为是它作者的文化价值观从极力崇拜西方文化以救亡图存,到留学欧洲后其学术理路发生转变,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加侧重之后所写的,是作者通过中西比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有了深层体味之后所写的。而且是宗先生在其学术个性日趋彰显后,唯一地和专门地创作诗来诠释其美学与艺术理论,特别地它是其时空观、意境等的最好注脚。我们通过此诗,可以鉴出宗先生对中国传统诗性文化幽灵壮采的臻熟把握。

此作是作者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南京之后,随中央大学来到陪都重庆之际而写的。他怀着国破的忧郁与苦闷,把心中的所感所受倾泻出来,表现了当时的复杂心态。在此律诗后自注云:“《柏溪夏晚归棹》作于日寇投降之前年,柏溪,乃嘉陵江仁一村。”在这首小诗中,我们似乎领悟到宗白华作为“艺术家的最高最后的使命”,如何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保护和承继这“意境高超莹洁而具有壮阔幽深的宇宙意识生命情调”,“使它成为中国艺术复兴的发源地,只有这高华境界的启示,才能重振衰退的民族心灵”。这首抗战时写自己最为欣赏的一首五律《柏溪夏晚归棹》,一方面是以诗表达中国诗歌意境的阐释,另一方面也说明他的思想显然又回到东方,眷恋着难以遏止的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宇宙情调。

《柏溪夏晚归棹》

飙风天际来,绿压群峰暝。

云罅一川冷,光泻一川冷。

悠悠白鹭飞,淡淡孤霞迥。

系缆月华生,万象浴清影。

作者撷取了太阳降落,月亮高挂的黄昏图景,把持船晚归所看见的西天图景给我们绘写出来,来把内心情感表达出来。

此诗完全可以绘画出来,是一幅黄昏西天图。

首联“飙风天际来,绿压群峰暝”,飙风,强劲的风,天际,从天上吹来,一个“来”字,动感相当强。强劲的风从天际吹来。满山的繁树茂草所流泻的绿色,十分凝重,在黄昏暮色的笼罩下绿压压,以致使无数山峰都昏暗下来。本联一个“来”。一个“压”,动感相当强,而且连在一起,推入感与力度感颇为饱满,另外,前“来”后“压”,相互照应,似乎有一种承接关系。

颔联“云罅漏夕晖,光写一川冷”,黄昏时分,云朵之间漏出西下太阳的丝丝余辉,这无情的辉光绘写着光与影的交响乐,使整个江川萧瑟阴冷。和首联一样,一个“漏”、一个“写”,推入感与力度感十分强烈,而且似乎也有一种承接关系。更值得一提的是前两联均是作者的视野是从上到下,换言之,是从天到地,因而是在极力营造一个黄昏的天地镜像,极力彰显出一个刹那的宇宙生命境界,给我们勾勒出包括风、天、峰、云、光和川等自然景象浑然一片的宇宙全景图。以及在天地光影中物象的特征,而且极富有动势。这是一个阴暗、荒寒、凄清、冷漠的世界,但却是混动的、杂乱的,因而又极富凄冷底层孕育的激情与张力。这非常符合宗氏所推崇的生命之“舞”的境遇。

颈联“悠悠白鹭飞,淡淡孤霞迥”,如果说前两联主要是在蓄势,营造一种自然宇宙景象,那么,这两联则给其中增添了更为具有生命意识的成分。前句白鹭给整个画面增添了生机感,而且“悠悠”,使整个画面摇曳起来,震颤起来,仿佛宇宙生命彰显出来,慢慢地跳荡起来、灵动起来,使整个自然宇宙更加丰富、充实而圆满。后句“淡淡”不仅是指颜色、形状、数量,而且指空问距离之淡远。“孤霞”孤单,“迥”更把整个宇宙撑开并拉向更加荒远的境地。因而前句是近景,后句是远景,而且淡、孤、迥更使远在天边的如闲云野鹤的晚霞飘游起来,使在太阳的余辉抹洒落在西天的瞬问图景动态化、消解化、淡化。归船中的人看着白鹭又有悠悠飞起,飘年飞到西天天际,与淡淡云霞孤单地消融在无尽的迥远的地方。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天人合一,归人的思绪与情感波光粼粼颤颤巍巍与天地合而为一,人出没于天地之间,整个天、地、人融而为一。天与地浑然一片的图景之中,鹭飞(实为人心之动),这实际构建出一个渊然而深湛、至动的灵境。这是一种具有东方品味的广大深逡宁静的宇宙情调的本然昭示。

尾联“系缆月华生,万象浴清影”,系缆,如果把整联贯通起来看,当为万象系缆,也可以说月亮系缆太阳之光生出自己的光辉来。月华,即月光。后句可以说万象在皎洁的月光中洗浴,留下清淡的影子,也可以说万象沐浴月光的轻盈柔曼的影子。如果说前面作者主要把笔墨放在落日余辉所开启的天地境域上,那么,此联主要放在月光笼罩的宇宙万象上,前者里面有阴冷、荒寒、不惬意,鱼龙混杂,而后者使之处于洁净、轻柔,前者还有杂念,后者清净如水,把一切归于平和。这种转换交织着光明与黑暗的游戏运作所形成的源发性构成境遇,在日月交替、天地轮回中宇宙生命做了一次向本真的无穷萌动与遁归。

此诗如果联系作者当时的处境与心态是可以看出是具有深刻寓意的。作者被迫来到重庆,面对国破漂泊的境况,心巾十分苦闷与压抑,情感波动破大,有一种风吹雨打暮霭沉沉的飘零之感。因此,作者多用作者多用冷色调和劣势词汇,如“飙”“压”“暝”“罅”“漏”“冷”“白”“淡”“孤”、“迥”等,来构建日暮风急、山瞑、川冷、鹭白、云淡、霞孤、天迥的凄清荒寒的景象,是作者对时势的看法和当时心境的真切反映。而1938年正当抗日战火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有重大进展、充满胜利希望的时刻,作者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不能不再有所反映。对此,在最后一联,他用“系揽”“浴”“清影”等来表达这种心情。当然,作为一个本性恬然、淡泊、宁静的学者,他也只能把内心洋溢的情感波涛用最平静淡清之境展示出来,所以他选择了月华高照,万象浴清影的景象来传达这种喜悦的消息。总而言之,他具有传统人文知识分子的豁达、超脱、平和,把一切都消融在这种心境中,外在的纷纷扰扰都被消化在内心当中,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散步心境及审美人格的具体体 现,当然它还是要有所显现的,但只能以非大波大澜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他选择了月景加以展现。这实际就是毕生都恪守的超然入世的人生态度的诗性反映。

在《中国艺境之诞生》一文中,宗白华多处用到“宇宙创化”“宇宙意识”“宇宙情调”“宇宙灵气”“宇宙深境”等词眼,从深层心理的角度分析,他内心深处所持有的宇宙情怀在此诗中得到延伸,且一览无余。用中国诗人画家所拥有的“俯仰自得的精神来欣赏宇宙,而跃入大自然的节奏里去”“游心太玄”的胸怀成为宗白华表达,对宇宙情有独钟的精神享受,宇宙意识已成为他精神太空永远抹不去的。诗人将自我的存在与宇宙的大生命合流,体验到一种难以言状的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直达超越时空的无限性和神秘性,而诗的意境又是那样的空灵动荡、深沉幽渺,令人神往,十分难得。

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艺术意境不是平面的构成,而有层次递深特色,即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肩示:同时有着阔度、高度和深度三层,他具体形象地表述为:涵盖乾坤是阔,截断众流是高,随波逐浪是深。李白诗歌意境体现高与阔,王维诗歌意境则为深与阔,杜甫诗歌则涵括三者近于极致。此诗恰恰达到了最高灵境,同时做到了就是阔、高、深的综合结晶,是他对中国艺境的创造性诠释的最好的艺术化体现。

流云小诗曾经风靡一时,使得宗白华与谢冰心、徐志摩等齐名,被誉为“抒情小诗的殿军”。它展现出浓厚的中国式色彩。尤其是《柏溪夏晚归棹》,则是写于宗白华经过人生的复杂磨砺之后,他更加恪守对于中国艺术的内心挚爱,深感东方宇宙意识与宇宙情调的深途、高远与幽博,实质上这就是宇宙人生之奥秘,就是散发着东风神韵的灵境。

另外,此诗是在抗战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创作出的,带有强烈的文化关怀意识,在艺境的悠远超脱下还显出巨大的现实底蕴,十分难能可贵。诗中“飙风”从遥远的天边肆意狂天吼,群峰顿然成暝,乌云遮天,夕阳仅能透过,只是将清冷的光线洒落于山河间,整个天地阴森森、冷凄凄。只有等待月光的照耀了,给世界与人间带来丝丝光明与暖意。读到此,让人体味到日本铁蹄之下中华大地的惨烈图景。宗先生优厚的现实关怀赫然显现,底下滚动的是宗先生热血沸腾、掷地有声的文化控诉与批判。在此之下,我们捕捉到此诗在空灵悠远之下意境还增添了雄浑阔大、酣畅淋漓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宗白华,宗白华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2]彭吉象,中国艺术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上一篇:产品设计中的生态美学 下一篇:舞蹈艺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