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河道整治与景观生态设计

时间:2022-07-22 07:45:39

浅谈城市河道整治与景观生态设计

摘要:城市河道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本文通过对城市河道的功能分析,阐述了城市河道整治的原则,提出城市河道整治要考虑景观生态,设计中要遵循一些原则。在此基础上,文章还介绍了河道形态景观、堤岸景观的设计内容。

关键词:河道整治;景观设计;生态;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河道的功能

水是一个城市的血脉,能滋润生命、塑造城市气质,还能反映城市的健康程度。城市河道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是城市水环境的载体,同时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代开始,人们就习惯“依水而居”,现如今城市河道的功能更加丰富和多样。城市河道的功能主要包括防洪排涝功能、灌溉供水功能、交通运输功能、调节小气候与净化空气功能、景观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生态功能。

(一)防洪排涝与灌溉供水功能。

城市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可以调节河水之丰俭,缓解旱涝之灾害。

蜿蜒曲折的河道、起伏多变的河床,都有利于减低河水流速,消减洪水的破坏能力,河道的自然形态及两岸的湿地具有减缓洪水行进速度的功能。河流具有一定的蓄水、滞水作用,是城市居民与其他生物维持生存,以及城市引水灌溉农田、供给工业用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等保障性用水水资源持续供应的基础。

交通运输与调节小气候的功能

对于缓解交通压力,可以利用河道水路运输,其突出优点是运费低,节省燃料并且不占用有限的陆地空间,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低廉环保的交通运输方式。

河道周边的绿化带可以吸附灰尘、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带状的绿化还可以消解城市噪音降低噪音的污染,降低岸边土壤流失,提高水土保持能力。此外河道还具有调节小气候的功能:由于城市河流水的高热容性有较大的水面蒸发、河流流动性以及河道风的流畅,增加了临近区域的空气湿度,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

景观与休闲娱乐功能

随着城市水利的发展,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城市河道上更是追求其景观美。有人说一条河道就是一道灵动的风景线,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的绿色生命带,每一个水域,每一条河流都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流动的水体和稳固的岸堤美景构成了河道动与静的和谐统一。

城市河道不仅带给人们安逸、舒适的感觉,同时还有休闲、娱乐功能。人们利用水进行的划船、游艇、滑水、游泳、漂流等娱乐活动也受到大众的青睐,还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城市河道整治及景观设计原则

(一)亲水性与安全性原则

亲水,顾名思义就是接近水体,亲水设计的原则应贯穿于河流景观设计的每一环节。通过沿河修建亲水设施,形成舒适、亲和的水边空间,供人们能直接欣赏水景、接近水面,满足人们在水边休闲、娱乐和健身等活动的需求。

安全性是指保证河道行洪安全,充分满足城市的防洪规划要求。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发掘河道的生态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才能保证亲水性的实现。

自然性与生态性原则

在河道整治及景观设计中,应充分利用自然要素,突出河流的自然特性,尽量保留河流中接近自然状态的部分,进而营造出接近自然的河流形态。因为天然河流蜿蜒曲折的河道以及植被茂密的河岸是天然河流景观最具特色的形态。

景观设计应建立在生态基础之上,生态性是指河道整治及景观设计应满足生物的生存需要,适宜生物繁衍生息,保证河道生态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尽量保留原有的生物群落及其栖息地,实现河道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文化性原则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同样是城市河道景观建设的重要部分。河流景观在满足人的整体视觉观赏需要时,也要注重保留河道两岸的文物建筑和挖掘有形无形的水文化典故,创造现代水文化特色,构筑城市河道文化景观。这既要保存历史遗留的文化设施,也要将历史流传的水文化典故进行有形化的构思。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一)河道形态景观设计

河道形态景观指河流的平面、纵剖面和横断面形态。

河道平面形态设计

在设计城市河道平面时,要因地制宜,尊重河流原有的自然断面形态,保持河流断面形状的多样性;在解除河道瓶颈、保证河流畅通的基础上,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弯曲形态,为自然界各种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注意将整个城市水系打通形成网络,以保障河流健康发展。滩地改造设计是河道景观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改造成自然生态保护区、亲水公园、沙滩游泳场、停车场等。

纵剖面设计

根据河流自然条件,可在堰坝上游形成宽阔的水面,即使在枯水期,河面仍是水波潋滟,映照在水中的倒影也为河道景观增色;可以沿河设置一系列的堰坝等挡水建筑物,利用水面落差模仿瀑布直落而下的动感,水面跌落产生的瀑布落水声,又创造出优美的音响效果;宽阔的水面不仅为从事水上娱乐活动提供便利,而且也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为了不影响行洪,这些堰坝可以做成橡胶坝,平时充水(或充气)挡水,汛期放水(或放气)落下行洪。

3、横断面设计

河道横断面设计首先要满足防洪排涝等基本功能,然后考虑景观及河道生态需水的要求。举行横断面可以通过绿化河岸,种植攀缘植物、水生植物,或用天然块石对混凝土护岸进行修饰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断面生态性、观赏性和亲水性均较差的缺陷。(见图1)

图1 矩形断面的修饰

梯形断面占地比矩形断面大,想要美化河岸可以在梯形岸坡上种植柳树、草地等,水边再堆砌一些块石或卵石,这样还可以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生存场所,使河道更接近天然河道。

复式断面在城市河道中应用较广,其既可以满足防洪排涝等要求,又能在枯水期保证河道有一定的水面和必要的水深,为水生动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并满足城市景观需水的要求。(见图2)。

图2 复式断面修饰

(二)堤岸景观设计

1、堤防工程

城市河道堤防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建设的特点,服从城市总体建设规划和城市防洪规划,全面考虑,统筹安排。在对城市河道堤防规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利用河道两岸现有的土地资源,尽可能减少拆迁。2、将部分堤坡和坡脚地带建成自然生态绿地,使之形成自然的山坡形状,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形成生态堤防。3、过建设各种亲水公园、亲水广场,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有机结合,创造满足人们身心健康的环境空间。4、将城市防洪堤与城市道路有机结合起来,堤路结合既可防洪,又能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2、护岸景观

在护岸景观设计中,首先要确保护岸的安全、稳定和耐久。在此基础上,再对它进行景观设计。护岸景观的创造应依据自然规律和美学原则,进行平面形态、纵向形态和横断面设计以及护岸材料等景观元素的设计,美化视觉护岸是一种独特的线形景观,是构成河道景观的主要元素之一。

生态保护护岸是水中生物体系和陆上生物体系的连接部位,有适合各种生物生存栖息的潜在环境。为了体现生态保护,应尽量采用生态型护岸,在保证护岸具有一定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兼顾工程的环境效应和生物效应,以达到一种水体和土体、水体和生物相互涵养的仿自然状态。

四、结语

河道整治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许多大、中型城市越来越重视对城市河道的整治与兴建,投人了大量的资金。通过综合整治,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了城市的防洪、排水、排污、通航等能力,改善了城市环境。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依靠相关的工程技术创新和实践,稳步推进城市河道整治工作,构建良哇循环的河道生态,创建优美的河道景观,实现人水和谐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陈松,闭祖良,国洪梅等.城镇河道综合整治的集中措施仁[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05).

[2]汤振宇,张德.城市河道景观设计[M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6. 64-73.

[3]曹仲宏,徐泽.现代城市河道生态护坡浅谈[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02).

上一篇:地基处理方案的合理选用 下一篇:如何提高建筑农民工的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