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业集群的探讨

时间:2022-07-22 07:14:55

国际旅游业集群的探讨

一、集群的内涵

伴随着旅游产业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和兴旺,旅游产业面貌不断改变,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新的业态层出不穷。世界上大量涌现的具有国际化竞争实力的旅游目的地,都出现了令人瞩目的产业集群现象:著名的景点周围形成了旅游宾馆、旅行社、旅游交通、购物商店、休闲娱乐场所等多个围绕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等系列要求的企业集群,如围绕澳门葡京酒店周围就有7家五星级酒店、11家四星级酒店以及大量的休闲观光场所。甚至具体到满足旅游者某个细化要求如饮食、购物方面,都出现了很多知名的小吃一条街、购物一条街等专业集群,如法国的香榭丽舍、美国的第五大道,都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购物场所。而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密集的主题公园更成为产业集群中的主题集群明星,如深圳华侨城集群从1989年开始打造的旅游产业集群,就囊括了包括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锦绣中华、欢乐谷在内的主题公园、包括深圳湾大酒店、海景酒店、威尼斯水景酒店等在内的旅游酒店、包括何香凝美术馆在内的文化艺术设施、波多菲诺等景观房产在内的多种产业业态的集群。

为何成功的旅游目的地或者旅游景区等地都出现了共同的集群现象?在我国旅游业国内竞争国际化的今天,集群如何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强化国际化经营实力?如何打造国际化水准的旅游产业集群?这些都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著名竞争力研究专家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Poter(2002)认为产业集聚是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最初的集群主要以制造业为萌发领域。而集群的优势也主要体现在相对集中的地理区间内围绕相似产品上下游相关企业聚集程度较高,显著从采购成本、运输成本等交易成本上节约企业开支。从集群这一名词演变轨迹可以看出浓重的工业味道。早期产业集聚被界定为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 现在将其称之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 或者称之为簇群经济,集聚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y)。

关于旅游集群的界定目前还缺乏统一的认识,认识层面也各异,有的从企业的角度研究,并细化成旅游饭店集群等亚类;有的从目的地层面入手,主要研究目的地和旅游活动相关的企业和机构的积聚现象;有的从产业集群高度并结合经济学和地理学的学科背景加以描述。由于本文的研究视角主要放在国际化竞争背景下的旅游产业,因此采用毛剑梅归纳的概念:“以一个特定区域的旅游吸引物为核心,以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为目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互相竞争的旅游企业、政府部门、非政府机构在地理空间上趋向集聚的现象” 。其中,这些旅游企业机构组织和制造业相比没有明显的上下游链条关系,只是由旅游者的需求而关联在一起的。因此,衡量旅游业的集群与否、测度旅游集群程度,不仅仅要看地理区位上是否集中,更要取决于经济联系得密切程度和竞争合作意识的强烈与否。一般说来,由旅行社、饭店、交通等部门组成的企业是旅游集群的核心,而其它的邮电通讯、银行保险、人才通讯等则构成了中层支撑企业网络,而社会文化环境、公共政策等则构筑了集群的基础底层。值得关注的是,旅游产业集群并不是单独与其它产业而存在的,它和其他类型的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经济关系,如体育产业群和旅游的互动催生出体育旅游,机械制造业的则可以开发工业旅游,农业产业群可以开发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等等(如下图所示)。

业群和旅游的互动催生出体育旅游,机械制造业的则可以开发工业旅游,农业产业群可以开发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等等(如下图所示)。

旅游集群从地域层次上也可以具体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的集群主要针对国家层面而言,如部级别的自然风景区及其周围集聚的支撑企业和相关企业;中观的集群主要针对具体的旅游目的地而言,如长江三峡所串联的沿岸若干风景名胜及其集结的旅游支撑企业和相关辅助企业。微观的集群主要是针对小型的具体区域而言,如深圳的主题公园集群、武汉的吉庆街(小吃一条街)等。

二、三大集群效应提升旅游国际化竞争能力

旅游集群能够有效提升区域旅游品牌的知名度,提升旅游业竞争能力,从而推动旅游的发展。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是旅游的高级发展阶段,反映了旅游业接待水平的提升和管理理念的进步。和制造业不同的是,旅游业具有“就地出口”的性质,这是由旅游产业的基本要素――旅游资源具有地理上的不可移动性决定的,旅游者必须通过自身的空间位移实现旅游产品的消费。而绝大多数的旅游产品,都是从吸引社区内部或者临近地区的客源为基础,逐步向外辐射吸引力,实现市场国际化的高级发展目标的。而这一目标实现的根本基础在于产业竞争能力的提升。世界各国的旅游业集群都具备有独特的规模效应、专业效应和协同效应,充分发挥三大集群效应是推动各国旅游业国际化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规模效应对旅游业的国际化竞争能力而言至关重要。经济学家胡佛(Hoover)认为规模经济有三个层次: 单个区位单位(商店工厂等)的规模决定的经济;单个公司(即企业联合体)规模所决定的经济;该产业某个区位集聚体的规模所决定的经济。由于旅游业从属于服务行业,属于进入门坎较低、适合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领域,中小企业的灵活性能够帮助更好的适应旅游者多变的个性化需求,把握市场脉搏,但是企业的规模的先天限制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而集群能发挥粘合剂的作用,将旅游打造成为某个区位集聚体中具有较大总体规模的集群,从整体上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吸引力。

专业效应使得产业内部分工更加明晰严格,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强化了内部管理的科学性、产出的高效性、服务的针对性。著名的区域经济学家巴顿认为,地理集聚有利于熟练工人、经理人、企业家的发展。地理集中带来竞争,竞争带来创新。集中有利于带来信息的交流,而产品信息的交流有利于产品技术的革新。旅游集群的基础在于服务于共同的对象――旅游者,对于旅游信息的把握在集群内部更容易得到专业化渠道的传播,有利于旅游企业的成长。

协同效应体现了集群最大的特点并不是地理上的集中,而是经济关系上存在明显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协同效应。这对于旅游业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这种协同既可以体现在旅游业内部,如旅行社和航空公司的协同;旅行社和饭店的协同;也可以体现在旅游业和其他行业的协同,如旅游和会展的结合,创造出无限生机的会展旅游。协同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既可以是资产性投资,如美国两家最大的航空公司,波音和麦道通过战略联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也可以通过其他非资产投资性的方式实现战略联盟,如营销协议、共同建立人才高地、情报共享、信息公用等。协同效应可以使得弱者变强,强者更强,是国际化经营的推动器。

三、国际旅游业集群形成的案例分析

纳巴谷(Napa valley)坐落于美国旧金山北部海湾,是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地,同时也是每年吸引着大约500万来自世界各地游客前来参观的旅游胜地。那里的葡萄园和品尝活动很长时间以来构筑了该地区旅游产业的基础。虽然从集群角度而言,纳巴谷往往被邻近硅谷的光环所掩盖,但是它的产业聚集程度和经济效应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纳巴谷内聚集了大量的企业,为葡萄酒种植和加工提供包括葡萄的储存、肥料杀虫剂生产、葡萄采摘、灌溉等服务的农业集群亚类,同时还广泛存在着葡萄酒制造器具生产商如标签生产商、瓶塞生产商、木桶生产商、广告商等相关企业,而纳巴谷的旅游集群借助天时地利,在成熟的葡萄酒集群基础上衍生发展而来,成为那里的主要产业之一。早期的纳巴谷主要是农业和制造业一统天下的,基本上没有旅游观光,也没有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基础设施,基于为了多元化当地的经济结构、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目的,纳巴谷经济发展社团(NVEDC)指定了包括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在内的三大产业发展战略决策。

旅游产业集群的成功运作也非毕其功于一役。NVEDC从四个步骤发起了旅游集群的打造工作。首先在纳巴谷内组织了大量的活动,使得大家统一认识,增强对地区内部发展旅游业前景的信心。这些活动为当地社区对于旅游集群的认识态度和接受程度做出了有利的贡献,对旅游业从当时的葡萄酒制造业的产业土壤中成功的萌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正是在这样一些活动中,旅游集群的主导企业、支撑企业以及所处的总体经济环境得到了基本和谐理解的利益主体关系。到1990年,当当地领导意识到有必要改变人们再次停留时间短、旅游花费不高现状的时候,又发起了一场积极的旅游营销战役,并正式成立了纳巴谷会议和旅游局(Napa Valley Convention and Visitors’ Bureau)。

第二个步骤是针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实行了不少相关培训项目,来获得业内训练有素的员工,并进行产业内部的职业规划。此项行动直接支撑了主导企业的人力资源基础,使得旅游集群的运作真正成为可能。

其三,通过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特别是兴建高速公路等项目来完善当地旅游的可进入性。“可进入性”是衡量一个旅游目的地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方便游客来访的基础性条件,也是旅游产业集群的底层基础设施。其四,调整葡萄酒和旅游业的准入制度,从而更好的提高旅游业整体水平。

目前,旅游已经成为当时确定三大发展产业的规模最大发展最好的一支力量。在当地,很多葡萄酒区域和旅游区域是重合的,所以很多小型组织就将葡萄酒旅游视作很重要的经营内容。此外,2001年还成立了一所旅游学校,以更好的为旅游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撑。斯金纳(Skinner)曾说,纳巴谷的葡萄酒旅游很成功,以至于原先的葡萄酒制造都成了一个相对次要的活动了。纳巴谷会议和旅游局的执行长官丹尼。豪威德(Daniel Howard)则说,纳巴谷至少一半的葡萄酒商已经瞄准并且看好旅游市场的巨大前景。让旅游者亲自参观一下葡萄园、装瓶生产线和古老的葡萄酒木桶,事实上能促使他们更加了解葡萄酒品牌,形成长期友好的顾客关系,辅以成功的市场营销活动,纳巴谷的葡萄酒旅游一直在世界旅游市场上兴盛不衰,国际经营能力不断上升。

葡萄酒的制造集群是旅游集群产生的土壤,葡萄酒制造集群的诸多企业成为了旅游集群产生规模效应的基础,而NVEDC的战略决策和实施步骤则从多方面促进了旅游集群的成功专业化发展,制造业集群和服务业集群的协调发展和互利互惠,又实现了经济基础的多元化,体现了集群的协同效应。毫无疑问,葡萄酒和旅游已经深刻改变着纳巴谷的面貌。

参考文献:

[1]Sara Nordin, Tourism Clustering and Innovation――paths to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Etour, 2003

[2]Julie Jackson, Peter Murphy, Tourism destinations as clusters: Analytical experiences from the new world.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 Volume 4, number 1. 36-52

[3]Hjalager, A-M. (2000)tourism destinations and the concept of industrial districts.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 2, 3, 199-213

[4]尹贻梅,陆玉林,刘志高。旅游企业集群:提高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P22-25

[5]张梦。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以大九寨国际旅游区为例。旅游学刊,2006,2。P36-40

上一篇:台港澳加工贸易企业发展情况探析 下一篇:对我国外汇结构性存款现状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