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大欧亚自贸区”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2-07-22 07:07:51

建立“大欧亚自贸区”的可行性分析

摘 要:“丝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实现战略对接的可行方式和最佳路径就是,中俄合作共同主导建立“大欧亚自由贸易区”。建立“大欧亚自贸区”不是中国的一厢情愿,而是中国、俄罗斯及其他中亚、南亚国家三方的共同需要;在中国与这些国家多年的经贸合作中已积累起互信关系,并打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欧亚经济联盟的建立和运行已为建立“大欧亚自贸区”拉开了序幕,而上合组织更将成为“大欧亚自贸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因此,建立“大欧亚自贸区”,不仅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也具有现实可行性。

关键词:大欧亚自贸区;可行性;欧亚经济联盟

中图分类号:F1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169-02

2015年5月8日,中俄两国元首在莫斯科签署并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但是,以什么方式、通过什么路径来具体落实两国的“战略对接”呢?对此,国内外学界可说是众说纷纭,我们认为“战略对接”指的中国与包括欧亚经济联盟5国在内的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实现更加广泛深入、高质量和可持续的区域经贸合作,这是“战略对接”的确切含义。当然,在战略对接的具体经贸合作中,企业是对接的主体,项目是对接的载体,但要实现中俄进行“战略对接”的目标,必须要有一个大平台,亦即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的政策、规则和机制体系,使丝路经济带各国在这个大框架、大环境下开展企业与项目的对接合作。为此,我们提出中俄合作共同主导建立“大欧亚自贸区”的战略构想与具体方案。那么,建立“大欧亚自贸区”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呢?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一、建立“大欧亚自贸区”不是中国的一厢情愿,而是三方情愿

从中国方面看,丝绸之路既是具有很大潜力的新兴大市场和中国地缘经济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通往欧洲的经济走廊,中国希望与丝路带沿线国家展开广泛深入和可持续的经贸合作,形成中国―丝路带―欧洲这样一条经贸合作体系,亦即经贸合作长廊,但在与丝路带沿线国家的合作中存在着很多障碍、限制和风险。所以,通过建立“大欧亚自贸区”,可以实现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清除或减少中国与这些国家间的各种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中国与东盟已建立起“10+1”自贸区,目前正在推动RCEP16国自贸协议,如果获得成功,这两个自贸区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撑。最近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6国已启动第13轮自贸谈判,如果最终达成协议,“大欧亚自贸区”就可以与“中―海自贸区”相衔接,实现“丝路经济带”全线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的区域合体大体系。从俄罗斯角度看,俄罗斯的对外战略重点和地缘经济战略的优先方向就是建立以独联体国家为核心的“统一欧亚经济空间”,虽然这一计划遭遇挫折,而以俄为主导的欧洲经济联盟于2015年正式启动,但体量较小,缺少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吸引力,未来发展前景难以预料。如果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建立起“大欧亚自贸区”,这与俄罗斯的大欧亚伙伴关系计划一拍即合,与俄罗斯的区域一体化战略异曲同工。俄罗斯已经确立并开始实施“向东看”战略,“向东看”首先是扩展和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尤其是吸引中国的对俄投资;中俄确立了到202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 000亿美元的目标,迄今已签署了50多项重大合作项目,为推进俄中的贸易与投资合作,双方已开始协商、探讨建立自由贸易区问题。如果中俄能共同主导建立“大欧亚自贸区”,这应与俄罗斯的战略目标完全吻合。在欧美连续制裁、油价下迭和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中俄合作共同开发中亚、南亚市场,扩展和深化与“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是俄罗斯必然的战略选择。

从“丝路带”沿线其他国家的角度看,这些国家经济不太发达,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外贸规模较小,大多数国家没有出海口,产业能力较弱,有些生产要素严重短缺(如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因此他们希望与中国、俄罗斯等国开展产能合作、金融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这些国家当然也希望能在本地区实现互连互通,构建起一方面通向欧洲,另一方面通向中国、印度等亚太国家贸易通道和经济走廊,从而走向外部世界,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之中。但有些国家担心,与中国的经贸合作过于密切会产生对中国的依赖,甚至得罪俄罗斯(如蒙古国);还有些国家对参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疑虑重重,甚至采取抵制态度(如塔吉克斯坦),如果中俄合作共同主导建立“大W亚自贸区”,就会消除“丝路带”沿线国家的上述担忧和疑虑。

二、建立“大欧亚自贸区”已具备了较为扎实的前期基础和相关条件

建立“大欧亚自贸区”本身不是目标,不是为了建自贸区而建立“大欧亚自贸区”,它的目标是实现“丝路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进行战略对接。从客观实际情况看,建立“大欧亚自贸区”已经有了较为扎实的前期合作基础和相关条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两国政治一互信度非常高,已成为不结盟的战略盟友,这为中俄共同主导建立“大欧亚自贸区”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二是在美日欧连接对俄制裁、油价一直沉低不起、俄罗斯经济陷于困境的形势下,中俄积极展开各领域的经贸合作与投资合作,两国制定了到2025年前双边贸易额达到2 000亿美元的规划,仅2016年就签订了50多个重大项目合作协议。普京总统明确提出了要与中国共建“大欧亚伙伴关系”计划,这些都为中俄共建“大欧亚自贸区”打下了扎实的合作基础。三是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南亚国家和中东地区国家的经贸合作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与中亚国家在产能合作、能源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农业合作、资源开发合作及金融合作方面成果显著,中国的合作原则、合作态度及合作诚意获得这些国家点赞和认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甚至明确提出,要把哈萨克斯担的“光明道路”战略与中国的“丝路带”建设战略进行对接。四是中国与中亚地区国家及通过这些国家与欧洲地区的互联互通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中国已开通了39条“中欧班列”,这些班列都是经过俄罗斯或中亚国家抵达德国、波兰等欧洲国家。39条“中欧班列”的开通既证明了建立“大欧亚自贸区”已具备前期基础和相关条件,也证明建立“大欧亚自贸区”的必要性和战略意义,因为自由化、便利化是开通和扩展中欧贸易通道和物流网络的必备条件。此外,中俄同江铁路大桥建设已近尾声,而2016年中俄合作共建“黑龙江公路大桥”已兴土动工,拉开序幕。

三、上合组织是建立“大欧亚自贸区”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上合组织现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区域性国际合作组织,初期成员国为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现在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已正式加入该组织,此外还有9个联系国,即白俄罗斯、土耳其、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尼泊尔、斯里兰卡、蒙古国、阿富汗和柬埔寨。自成立以来,上合组织在反恐、打击三股极端势力和跨国犯罪等方面取得了公认的显著成效,目前正从安全合作向经贸合作方向扩展。上合组织为何会获得成功?为何能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诸如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等国都积极加入和参与呢?最重要的原因是上合组织在安全合作方面兼持“平等合作、合作安全、共同安全”的理念和原则,不搞双重标准,不干涉他国内政。因此,上合组织成员在安全合作中找到了共同的敌人,在经济合作中找到了共同的朋友与伙伴,在共同发展中充分意识到了面临的外部危险:外部势力的渗透、干预甚至煽动“”。上合组织之所以积极推动区域经贸合作,是因为该组织已充分认识到经贸合作、区域经济发展与繁荣是区域安全的重要基础,贫穷落后、内部动乱是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滋生的土壤和扩散的条件,也是外部干涉的借口。所以,经贸合作、经济发展是防恐、反恐的重要基础。如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和伊朗这些大国,有些是与中国在政治上有矛盾、在边界上有纠纷的国家(如印度)或与俄罗斯缺乏政治甚至战略互信的国家(如土耳其),之所以能够参与或加入该组织,最重要因素是,中俄共同主导。中俄既是上合组织的创始国,也是该组织的核心国,有中俄共同主导,就消除了一些国家的担心与疑虑。欧亚经济联盟的成员都是上合组织成员国或联系国(白俄罗斯),而上合组织成员国或联系国又几乎都是“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因此,上合组织具有非常有利的条件通过自身合作的实践、原则和范例,把其成员国、联系国整合到“大欧亚自贸区”中来,起到桥梁、纽带的聚合作用和引力作用,而且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建立“大欧亚自贸区”的宗旨与上合组织正在积极扩展经贸合作的目标完全吻合,上合组织在区域安全领域发挥其主要功能,而“大欧亚自贸区”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方面发挥主导功能,二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 谢晓光,生官生.丝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面R的挑战与应对[J].国际经济与政治,2016,(6).

[2] 陈小鼎,马茹.上合组织在丝路经济带中的作用与路径选择[J].当代亚太,2015,(6).

[3] 郭晓琼.竞争与合作:对欧亚联盟与上合组织关系的思考[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3,(3).

上一篇: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持卡人”法理分析 下一篇:PPP项目风险防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