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迟 愁煞父母亲

时间:2022-07-22 02:39:40

孩子说话迟 愁煞父母亲

大多数的孩子在1岁半左右时就会开口说话了,尽管这时说出的话不成句,只是个别单词,但也足以让父母兴奋不已。但有的孩子即使到了1岁半,还不会开口说话,只会咿呀乱语,做父母的就会非常着急,并担心孩子有智力或其他方面的问题。那么,像这种情况的孩子是否是异常呢?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

首先我们要知道孩子语言的发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孩子从不会说话到会说话要经历三个阶段,也就是首先要学会发音,然后是理解语言,最后才会表达语言,也就是我们所认为的“孩子会说话了”。而语言的发育必须要具备正常的发音器官(包括喉、声带、咽、舌、唇、齿、腭等结构)、听觉和大脑,这三个环节是保证语言发育的先决条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语言发育的障碍。如果1岁半的孩子只是不开口说话,但他对成人的语言有反应,能理解大人说出的话,又没有其他方面的异常表现,可以说这孩子说话只是早晚的事,家长不必太担心。所以,不能说1岁半的孩子不会开口说话就一定异常。但是为人父母者要注意观察了解孩子不开口说话的原因。这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缺乏学习说话的环境,如父母本身就沉默寡言,平时不爱说话,在照料孩子时,也经常沉默不吱声,很少与孩子交流,这样弦子就少了许多学习说话的机会,要知道这个时期的孩子学习说话主要是“师从”父母。缺少锻炼的机会,如父母平时过分地顺从孩子,没等孩子试着说要什么时,就已经把他想要的东西给了他,这种做法会使孩子懒得去用语言表达,而是习惯用手指去指点,这也妨碍了孩子的语言发育。不良的语言环境,如家庭中人多口音杂,或者主要的看护孩子者本身说话口齿不清,孩子也难以学习讲话。不妥的教育方法,如父母过分地关注孩子的说话,对孩子的说话要求过高,不是注重引导孩子说话,而是过分去纠正孩子的语言且态度严厉。这样会使弦子说话时感到压力,孩子就更难开口说话了。上述种种情况。父母平时多注意观察、仔细分析就可找出自己孩子说话迟的根源,并加以改进。但对另外一种情形,孩子不会说话,又不能听懂大人说的话,这时就要考虑孩子有可能存在听力或者智力方面的问题。父母应回忆一下孩子是否用过耳毒性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一类的药物,是否患过中耳炎等,最好再带孩子去医院检测一下孩子的听力与智力,智力落后的孩子除了说话迟还会出现运动方面的异常,且平时表情呆板,反应迟钝。这种“说话迟”就是异常了,应早日治疗。

总之,要想让弦子早日开口说话,就要为孩子说话创造良好的气氛,对待孩子说话的态度要和蔼可亲,当孩子发音时,要给予鼓励和表扬,要多利用日常生活的事情,引导孩子说话,每天花些时间教孩子看图说话,给他讲故事,唱儿歌,提高他学习语言的兴趣,促使他“早开尊口”。天生胆怯、不爱说话、比较沉默的孩子,更要给予爱护和鼓励,千万不能急躁,逼迫孩子说话。

上一篇:家有考生 第7期 下一篇:保健食品为何热点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