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货膨胀形成因素研究

时间:2022-07-21 08:52:18

中国通货膨胀形成因素研究

摘 要:通货膨胀是一种物价水平的上涨现象,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对中国2005年1月份至2011年12月份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主要是受到前期通货膨胀的影响,即存在着通货膨胀惯性;其次国际货币原油价格对国内通货膨胀存在正向的显著影响。广义货币量,消费需求以及净出口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均相对较小。

关键词:通货膨胀;成本推动;VAR

1 引言

西方传统宏观经济学中通常把通货膨胀按照行程原因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前者是由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等总需求的扩张而导致的通货膨胀,而后者是由于原材料或劳动供给的负向冲击所导致的通货膨胀;理性预期学派认为通货膨胀预期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此外,货币学派则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国内对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的研究也主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展开。本文从多方面考量,并据此建立VAR模型,定量分析各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

2 实证分析

2.1 数据说明和处理

本文采取环比CPI数据来代表通货膨胀,该部分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原始数据为同比数据。需求方面,以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来表示国内消费需求,用变量XF表示,以JCK代表净出口。变量XF和变量JCK均按2000年价格水平做过价格平减。该部分数据来自国研网数据库。供给方面,主要考虑国际原油价格,以YY表示。国际原油价格将会提高国内生产成本从而拉高物价水平。该部分数据来自美国能源信息署。原始数据为以当年美元计价,将其转换为按2000年美元计价。货币影响方面将广义货币量HBL纳入模型。该部分数据来自国研网数据库,为当月累计值。考虑到月度数据的波动性,以上数据除货币量以外都用X11方法进行了季节调整。

2.2 平稳性检验

利用Eviews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各自平稳性,其中DYY、DXF、DJCK、DHBL分别表示YY、XF、JCK、HBL的一阶差分。根据AIC信息准则,检验结果表明,环比CPI原序列平稳,而其余变量原序列非平稳,而经过一阶差分之后平稳。因此将根据CPI、DYY、DXF、DJCK、DHBL建立VAR模型。

2.3 稳定性检验

根据AIC准则选定VAR模型最大滞后阶数为1,并据此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图所示,显然所有单位根都落在单位圆内,因此滞后一期的VAR模型是稳定的。

2.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是用来表示随机干扰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其他变量的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轨迹,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能够直观的看出变量之间动态的影响。

由脉冲响应可以看出,DYY、DXF、DHBL均对CPI有正向冲击,并且在第二期达到最大,而DJCK对CPI有负向冲击。相比较而言,DYY对CPI的冲击最大。各变量对CPI的冲击在大约5期之后都趋向于零。

2.5 方差分解

脉冲响应函数可以定性的看出各变量对CPI的影响,而利用方差分解技术,可以定量的分析世界原油价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净出口以及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贡献率。方差分解结果如下表:

由方差分解的结果可以看出,对于CPI的影响因素,CPI自身的影响最大,占了超过88%;对于其余四个变量,尽管世界原油价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净出口以及货币供应量都对CPI的变动产生影响,但是相对来说,世界原油的价格对CPI的冲击效应要比其他变量的冲击效应要大的多的多,从第三期开始超过10%,此后一直在缓慢增加,最终稳定约10.72%;而其余三个变量对CPI的影响率均未超过1%。

3 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2005至2011年的通货膨胀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中国的通货膨胀主要受到前期通货膨胀的影响,其次,国际原油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通货膨胀。

参考文献

[1]谢明柱,查奇芬.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CPI的影响[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8-31.

[2]张国兵,安烨.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基于BQ分解方法的SVAR模型分析[J].|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50-56.

[3]杨继生.通胀预期、流动性过剩与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性质[J].经济研究,2009(1):106-117.

作者简介:张世君(1988-),男,江苏南京人,山西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上一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莫西林颗粒中的高分子杂... 下一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黄芪颗粒中黄芪苷的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