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隐喻英译研究

时间:2022-07-21 06:22:36

死亡隐喻英译研究

摘 要: 本文以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为依据,对英汉语中有关“死亡”的隐喻概念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在英汉“死亡”概念隐喻中存在的系统性和一致性。本文探讨在相同映射条件下及不同映射条件下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问题。

关键词: 死亡隐喻 映射条件 翻译策略

随着Lakoff&Johnson认知隐喻理论的提出,隐喻研究突破了传统修辞学的领域,上升到思维和认知的高度。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工具,是概念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映射的过程。人类的成长经验很明显既具有跨地域、跨文化之间的共性,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地域及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因此隐喻相对应地具有文化共性和文化差异性。隐喻的文化共性表现为不同的文化之间对同一目标域进行理解。因此,英汉“死亡”隐喻在翻译时有着一定的难度,本文试就其翻译进行探究。

1.汉英死亡隐喻的文化共性和个性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大量的死亡隐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Lakoff&Turner(1989)就对诗歌中的死亡隐喻进行了研究。文章基于Lakoff&Turner(1989),总结英语中“死亡”隐喻概念研究成果,将英汉概念隐喻分为以下七类:DEATH IS CIRCLE;DEATH IS BIG LOSS OF PRECIOUS POSSESSION;DEATH IS THE FINAL SCENCE (CURTAIN);DEATH IS FALLING;DEATH IS DELIVERAGE;DEATH IS DEPARTURE;DEATH IS BODY REACTIONS。然而英汉死亡隐喻有相异的地方,如,HUMAN DEATH IS THE DEATH OF PLANT这个隐喻中,汉语用夭折来比喻少年早逝。在DEATH IS THE END OF A YEAR这个概念隐喻中,英语有的DEATH IS WINTER这一隐喻概念在汉语中是没有的。在汉语有DEATH IS THE COLLAPSE OF A BUILDING的概念隐喻,这是英语中所没有的。汉语中人们经常把重要的人物看做高山或高大建筑物,因此在封建社会对帝王的死亡被隐晦地称作“驾崩”或者“山陵崩”,英汉“死亡”隐喻反映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汉语受道家神仙学的影响,用“隐化、迁形、物化、遁化、羽化、气散、归道山”比喻死亡;基督徒认为,上帝用泥土造人,人死后就应归土(return to dust/earth);临死前人应上帝的召唤(be called to God/to answer the final summon),并“交上自己的账本”(hand in one’s account),汇报自己的所作所为,听候上帝的“最后审判”(the last judgment),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2.汉语死亡隐喻的英译

2.1相同映射条件下的隐喻翻译

2.1.1运用相同的隐喻概念及对应的表达式

如“辞世”被译作“depart this world”。它们都来源于同一个隐喻概念DEATH IS DEPARTURE。又如,正是:“身如五鼓衔山月,命似三更油尽灯。”可译为“Truly,his body was like the warning moon being devoured by the mountains at the fifth watch,his life flicked like a dying lamp ant the moon”。

2.1.2运用相同的隐喻概念及不同的隐喻表达式

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相同的隐喻概念在两种文化与语言中有着相对应的语言表达式,但当同一隐喻概念在两种文化中的映射方式差异过大时,译者往往要考虑采用不同的隐喻表达式。如“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可翻译为“Nor can a pearl tiara and phoenix jacket stave off for long death’s summons.”在对DEATH IS A JOURNEY这一概念的阐释过程中,汉语往往把召人上路或留人性命的称之为“无常”,而英语里面这样的人往往是一个“footman”或者“reaper”。两者在概念及含义上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译者在这里舍弃了“无常”这一形象而改用拟人的手法把它译成“death’s summons”,这样就一方面传达了原文的意思,一方面避免了读者的不理解。

2.2运用不同的隐喻概念

译者的一个选择就是选用不同的隐喻表达式来翻译。如“仙逝”及“升仙”原属道教用语,可翻译为“Ascended to heaven become an immortal”,这样就译出了原文隐含的意思。又如“明年,始皇崩。”可译为“The following year the First Emperor died.”此例中“崩”所反映的隐喻概念在译文中就采用了非隐喻表达式进行表达。

3.结语

由于在英汉两种语言系统中存在文化的普遍性,因而大部分“死亡”隐喻具有相似性。然而,英汉“死亡”隐喻分别植根于不同的文化中,由于自身经验的不同及认知的不同,即文化的相对性,从而引起源域或是隐射方式的不同,以致产生死亡隐喻的差异性。在翻译中我们要从认知概念出发把握其异同,更好地传承其中的中西方文化。

参考文献:

[1]赵振华.“死亡”概念隐喻——基于英汉语料的对比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2]赵振华.从认知隐喻的角度解读狄金森“死亡”诗中的张力[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1).

校级青年基金课题:《英汉“死亡”概念隐喻跨文化对比研究》,项目编号:X11Q051。

上一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 下一篇:着眼发展,有序建构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