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及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7-21 04:55:27

人性化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及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摘要]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以及患者对满意度的评价。 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我院脑梗死患者10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给予包括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指导等的人性化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患者对护理方式满意度及对护理方式的意见和建议。 结果 随访3个月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有改善(P均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脑梗死;预后;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19-15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humanistic nursing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neurologic impairment, ability of daily life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and the evaluation patients' satisfaction degree. Methods 107 patient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2 to November 2014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54 case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53 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humanistic nursing care including health education, guide of medicat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life nursing, diet guidance, and so on. The scores of NIHSS, Barthel indexes, patients' satisfaction degree and th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fter follow-up for 3 months, the scores of NIHSS, Barthel indexes of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 (P

[Key words] Humanized nursing; Cerebral infarction; Prognosis; Satisfaction degree

脑梗死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其病情凶险,进展迅速,致死率和致残率都相对较高,约半数以上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健康[1-2]。由于目前医疗技术的限制,临床上单纯的药物治疗往往不能够满足患者的要求,医疗护理水平和护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样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关注。探索更为科学、合理以及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在脑梗死患者康复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提出的人性化照护模式演变而来,即由护理人员应用科学的知识给予患者融合于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和人文护理为一体的现代人性化照护模式[3]。本研究初步观察了人性化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疗效以及满意度的影响。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1月脑梗死患者10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7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3例,男34例,女19例,年龄45~80岁,平均(52.5±3.1)岁,病程0.9~3个月,平均(1.2±0.2)个月;对照组54例,男35例,女19例,年龄47~82岁,平均(53.5±3.6)岁,病程1.0~3.1个月,平均(1.3±0.3)个月,纳入标准:脑梗死患者均由CT或者MRI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不全者、精神异常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随机化选择两组在年龄、工作年限以及文化程度相似的护理人员。

一组进行严格人性化护理培训,让所有护理人员具备先进性的护理观念、精湛的护理技术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培训。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同时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健康教育:做到宣教的内容通俗易懂并且比较实用,让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预防措施、危险因素充分了解。(2)用药护理:清醒患者的口服药由护士按时发给患者,同时倒上温水协助患者服药;昏迷患者的口服药物由护理人员辗碎,由鼻胃管打入。患者的首次服药或更换用药时,向患者及家属简单说明药物的治疗原理、用药的意义。(3)心理护理:每次查房,护理人员应该笑容满面,热情地向患者问好。对清醒的患者,护士每日至少花15min与患者及其家属认真交流、沟通,内容广泛,可涉及到患者所有感兴趣的主题[5]。对有抑郁、焦虑倾向的患者可侧重心理引导[6]。用以往康复的病患为例子鼓励患者。对昏迷的患者,交流的对象则为家属,鼓励家属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患者的各项治疗。(4)促醒指导:对昏迷的患者,指导家属多与患者对话,或在床边播放一些音乐、朋友、同事、亲戚等的录音,以及定时对患者进行全身按摩,以促进患者苏醒。(5)落实到位的生活护理:参照德国医院[7]的护理方式,实行床单元管理,对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进行细致的护理。每日清晨更换床单,并由患者的责任护士为患者进行温水擦浴,温水里放少量免冲洗的沐浴露,冬季擦浴后涂抹少量润肤霜。住院期间护士定期给患者洗头,头发过长者并用风筒吹干。男患者剃胡子的工作也由护士完成。排便护理也是由家属通知护士,由护士协助处理完成。(6)饮食护理:护士根据患者体重、病情并结合以往的饮食喜好为每位患者制订每周食谱,注重荤菜搭配。对于进食呛咳或者不能进食者,留置胃管。护理人员更应该注重这些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合理制订各详细的食谱,安排容易消化的食材,指导家属如何使用搅拌机打碎食物,少量多餐鼻饲。(7)延伸护理:根据患者在院内康复情况,与康复治疗师一起为患者制订出院后康复计划[8]。

出院后3个月,护士每个月上门随访一次,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监测基础病如血压、血糖的控制情况,并根据病情调整食谱。监督患者与家属按康复计划进行康复,如康复方法有偏离,给予及时指出并纠正。督促患者定期回院复诊。

1.3 观察指标

(1)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9]。(2)用调查问卷形式了解护理满意度,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对护理服务进行评分,各20个项目,每个项目5分,≥9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70~79为一般,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7.0分析,所有资料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计量数据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取x2检验,对于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

比较两组入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结果提示两组出院3个月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较入院时有所改善,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方式满意度,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43,P=0.04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问卷的第二部分结果显示,对照组有30例(55.56%)患者希望护士查房时多与患者交流,有28例(51.85%)患者希望护士静脉注射时能简单说明药物的作用原理,有24例(44.44%)患者的家属希望出院前能更详细地指导康复时的注意事项,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院时仍留置尿管,2例(100%)患者的家属均表示希望护理人员能定期上门给予尿管护理或者更换尿管。而观察组则仅有2例(3.78%)患者家属建议延长随访时间至6个月。观察组有3例患者出院时仍留置尿管,3例(100%)患者家属表示希望护理人员能在家里给予更换尿管。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以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为指导,从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出发,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以恢复和重建患者的社会功能和健康行为为根本目的的护理方法[10-11]。我国各大医院都存在患者多、护理工作量大、护士压力大等问题,长期的临床工作造成护士的心理和生理疲劳,一些护理人员对患者护理时往往只是以完成护理操作为目的,少了一些人文关怀,影响护理质量及护患关系。目前国内外人性化护理在临床科室已经广泛应用,人性化护理充分体现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怀与照顾,更好地帮助患者实现治疗后的康复不仅仅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还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12],更好地体现了护理人员的价值。王加凤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科室通过创造温馨、和谐的住院环境,加强护士主动服务患者、协助患者功能锻炼、为患者提供各种便民服务,开展健康教育,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并帮助解决等一系列人性化的服务,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提升护理人员的个人成就感[13-14]。

本研究主要观察人性化护理在脑梗死领域应用的效果。脑梗死发作后常常出现语言障碍、肢体偏瘫,轻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影响患者的心理康复,大大减弱了患者对治疗以及康复的积极性[15-17]。传统的护理方式往往较为单一,由于工作太忙,护理人员只会于交接班、查房或给予护理操作时与患者进行交流,往往不能够解决患者的内心痛苦。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观察组中护理人员每日抽出至少15min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了解患者内心的想法并给予鼓励,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让患者感觉到温暖、舒适,积极面对治疗。在一般生活及饮食方面,常规护理会指导家属如何给患者擦浴、嘱家属给予患者清淡饮食。人性化护理则会由护理人员给予擦浴,在保持皮肤清洁的同时也促进了血液循环。临床中,本研究发现部分留置胃管且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会出现皮肤干燥、脱皮的现象,考虑可能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有关,观察组护士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准备荤素搭配的食谱,还指导留置食管患者的家属如何打碎食材,以保持患者各种营养均衡以及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常规护理中,患者出院前会给予出院饮食、生活等一般指导,但对于康复指导方面做得相对较少。人性化护理中考虑到脑血管患者的康复需要时间较长,在出院后给予了上门随访,更认真、细致地给予了生活指导及督促患者控制基础疾病以及进行康复锻炼。

本研究发现,经过住院期间的治疗、护理以及3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说明人性化护理在改善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能够更有效的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另一方面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方式满意度,结果提示观察组满意度(97.7%)明显高于对照组(77.3%),证实人性化护理方式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本研究还总结了调查问卷的第二部分结果,发现对照组多数患者均希望护士与其多交流,用药时简单说明原理。这些意义值得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予以重视。两组留置尿管患者的家属均希望护士能定期上门更换尿管,这个建议希望在日后工作中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能改善脑血管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从而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上一篇:雷公藤4―(5′―二磷酸胞苷)―2―C―甲基―D―... 下一篇:买手机送最重要的人 华硕ZenFone 2高性价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