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考试焦虑及其心理辅导

时间:2022-07-21 02:56:37

中小学生考试焦虑及其心理辅导

【摘要】考试焦虑是困扰中小学生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过度的考试焦虑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考试水平,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文献数据等方法,分析了考试焦虑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生 考试焦虑 心理辅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66-02

考试焦虑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是在应试情境刺激下,以担忧为基本特征的心理状态。它是学生中普遍而突出的现象。适度的焦虑,能活跃思维,提高考试效果;表现过度的焦虑,则会干扰和分散注意力,容易造成思维短路,学生不能正常发挥,从而严重影响学生的考试质量。

笔者通过对本校七年级不同班级的40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发现40位同学中,18位同学考试前会很紧张,占调查的45%, 22位同学有一点紧张,占55%,对考试充满信心的同学则没有。这可能与本校地处于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比较多,学生学习相对较困难,缺乏自信心有关。

一、考试焦虑的症状

面临考试,考生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生理症状:肚子疼、心跳加速、食欲不振、睡不着觉、胸闷、尿频、尿急、多汗等。

行为表现:坐立不安、手脚颤抖、手足无措等。

情绪反应:提心吊胆、烦躁不安等。

二、考试焦虑的原因

本次调查中考试焦虑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

(一)担心考得不好,害怕出现不好的后果(例如排名靠后、影响升学),这类学生有17人,占调查人数的43%。

(二)担心考不好被父母责骂,这类学生有13人,占32%。

(三)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因此对考试感到紧张,这类学生有24人,占60%。

(四)其它原因。

可以看到,第一类考生对考试有责任心和自律性,第二类考生为父母而学,第三类则是临时抱佛脚。

三、影响考试焦虑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

1.自我期望过高。内在因素是引起考生考试焦虑的决定性因素,一些考生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缺乏全面的认识,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感觉自己力不从心时,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就出现了。

2.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不足。有的学生平时得过且过,学过的东西不复习,更别说吃透,考前粗略地看一看,很多学过的知识半懂不懂,考试时往往手忙脚乱、顾此失彼。

3.自信心不足。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考试成绩总也不好。“英语太难了,单词我今天背,明天忘。”“我很笨,都听不懂。”这些都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这些学生自我评价明显低于自己的实际水平,不敢追求本身能够实现的学习和生活目标。

(二)客观因素

1.各方面的压力。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的压力,是影响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因素。有些父母按照自己的期望来设计孩子的未来,在学习上不断地给孩子施压。最近一项调查发现,有56%的小学生家长、59.9%的初中生家长和58.8%的高中生家长认为:“上学对孩子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考试是检验他们成绩的手段。”而同一班级的学生,由于彼此之间存在着竞争,尤其是成绩好的同学竞争更是激烈,彼此间有一种对抗心理,产生无形的心理压力。

2.学习方法不科学,没有有效的复习计划。调查表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做好复习,没有合理科学地分配好学习时间,不讲究学习效率。这类学生学习很努力,成绩却不理想,对未知的考试结果过分担心和关注,心理总处在一种紧张焦虑状态中。

3.缺乏良好的情绪和意志质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困难面前表现大胆、无畏、果断、坚强――这是一种无可比拟的精神状态。”有的学生却知难而退,在考前及考试过程中情绪波动大,一点小事也能引起他们内心巨大震撼,情绪难以控制。如遇到不如意的事,轻则哭、闹、喊、失眠,重则出走,甚至出现自杀的意向。这种脆弱的心理,使他们在困难前束手无策,产生不安和焦虑。

四、考试焦虑的心理疏导

1.家长应淡化自己和孩子的分数意识。应当确信,关注孩子的学习与学习方法,比关注考试更重要。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自由活动的时间,让他们的心宁静下来,听听音乐,看看风景,整理一下杂乱的思维,让身心得到静养,让学生从健康和积极的方面看待考试。如果是一个热爱运动的人,不妨参加一些喜欢的运动,跑跑步、打打球,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紧张心理得到不同程度的放松。

2.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教师不在公共场合公布考试成绩,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决定是否公开自己的分数,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对学生多做肯定性评价,多说一些鼓励性语言。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中小学生不具备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别人说他能干,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动手去做;别人说他傻,他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失去了动手做的信心。

3.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负担。必要时在考试前做学生的考前心理辅导工作。端正学生的考试动机, 多和学生有效沟通,让学生理解考试只是暴露自己问题的一个方式,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不足,以良好的心态对待考试,使考生学习水平得到正常发挥。

4.确立合理的期望值。学生要对自己的实力有清醒的认识:自己有哪些弱势科目?应该如何分配学习时间?还有多大的提升空间?学生对此心中有数,才能定出一个合理的期望值。期望过高,结果肯定会大失所望;期望过低,估计不足,也考不出正常水平。

5.帮助学生培养健康心态和抗挫折的能力。让学生明白挫折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并不是针对他一个人的,以微笑的态度对待生活,感受生活的温暖和愉快。面对挫折,能做到不灰心,不退缩,就能不断地取得进步。

6.求助。如果出现严重的焦虑,就要去求助于心理医生、家人和教师,家人和教师要给予的是理解和宽容,而不是嘲笑,帮助他们走出焦虑的阴影。

总之,焦虑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和生活,要有意识地疏导和解决它,而不是回避。积极去应对,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的。

参考文献:

[1]《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响应对策》2007年 张向葵

[2]《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4期 秦安兰

[3]《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杜朝华

上一篇:基层人民调解现状及工作对策思路 下一篇:浅析电焊机的保护接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