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探究论文

时间:2022-07-21 12:47:47

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探究论文

【论文科学素养小学生科学教师策略备课系统

【论文摘要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学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科学素养,应该从小培养。该探究报告通过在大量的文件检索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明确了目前我国及昆明市的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状况,根据在现有基础和条件下尽可能低耗高效努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对可能影响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重点放在教师科学素养方面,发现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针对昆明市目前状况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和提高科学教师科学素养水平的策略,并根据策略要求,开发研制了既具有资源库性质又具有开放性的小学科学教师备课系统,为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支持平台。

一、新问题的提出

1、学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生活质量的好坏,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顺逆,而且也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兴衰,影响到国家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在我国,由教育部领导的面向21世纪的基础课程改革中包括了科学课程的改革,明确地把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列为课程的宗旨。科学素养,应该从小培养。

2、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科学素质为重要目标的科学课,从学校的重视程度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都和整个课改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从观念上看,一些学校把科学课列为另册;从教学计划上看,课时常被挪用去补语文、数学;从教师队伍看,兼职比例过高,水平参差不齐等等。

3、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基础教育的基础,将其列为课题探究,在当前,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

二、探究的目标

1、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中探索出一整套有效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最优发展的策略,最后探究成果为探究报告。

2、进一步明确本地区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具体新问题及其原因,及时了解本地区儿童科学素养水平和小学科学教育的目前状况,进一步推进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为课程改革持续性开展积累资料、提供科学依据。

3、对儿童科学素养状况以及本地区小学科学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目前状况、存在新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提出本地区今后小学科学课程的建设和持续发展的重点。

4、探索小学《科学》课程取得好成效的行动策略,为云南省创造性地使用《科学》课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5、研制开发“小学科学素养培养教师备课系统”,挖掘科学教育资源,为儿童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软件和硬件上的支持。

6、改革科学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儿童科学素养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7、进一步发挥我区的科学教育的功能,扎扎实实地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使全体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三、课题探究组织的原则

以五华区教育科学探究中心为主牵头,专兼结合,上下结合,理论探究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以理论探究为指导,以调查探究为基础,以实践操作为依据,以策略办法探究为归宿。

四、探究的方法

以行动探究为主,结合进行理论探究和调查探究。

五、探究的过程

共包括理论探究、调查探究、行动探究和初步实施和总结分析几个主要阶段。从2003年3月到2005年11月,历时两年零8个月。

(一)理论探究

1、基础概念探究

科学素养是本课题的基础概念。对于这一基础概念的科学界定,直接关系着调查探究和行动探究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通过多渠道查阅文献资料并紧扣课改有关理念,我们的对科学素养的概念性定义熟悉如下摘要:

在西方国家,科学素养一词的英文表达是ScientificLiteracy。literacy有着两个不同的意思摘要:一是指有学识,有学养,跟学者有关;另一个是指能够阅读,能够书写,对象是一般普通大众。《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可见,科学素养主要是后天培养的修养。一种普遍的熟悉是摘要:科学素养是指个体对日常生活、社会事物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熟悉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会对科学产生喜好并渴望探究,能发挥质疑、验证的科学精神,运用自己所把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去解答和实践有关的新问题,或者能描述、解释和猜测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的产生及发展规律。

国际公众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尔(JonD.Miller)教授认为,公众的科学素养至少应该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摘要:

①熟悉和理解一定的科学术语和概念的能力;

②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有所了解,具备科学思维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判定某种说法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立;

③全面正确地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关注影响,能够对个人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科技新问题做出合理的反应。

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观点,联系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归纳出科学素养四个核心要素,即摘要:科学喜好、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科学喜好指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引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科学方法指对熟悉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的了解或把握,以及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新问题,会提出假设或猜想,会搜集有关的信息或证据,会进行判定、推理和决策,会同他人交往,并且能和他人共同合作、一起来解决难题;科学知识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包括对具体的事实、概念、原理或规则的理解;科学精神则指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定、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能独立思索又乐于互助合作。

由此可见,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教育和教学的统一。既要进行责任感、团队精神、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等规范性教育,又要通过具体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喜好,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这是一项需要多方紧密配合,共同实施的系统工程。

2、基础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为在小学阶段加强科学教育提供了依据;巴班斯基的“最优化”原理为科学教育提供了依据。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整个认知发展基本上可分为摘要:感知运动阶段、前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每一发展阶段均有一独特的基础的认知结构,所有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阶段论提供了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对不同阶段的儿童应教什么和怎样教的科学教育的心理学依据。小学阶段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数学水平较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提高,自然常识等科学课程中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探索也成为可能。所以,在这一阶段进行科学教学利于儿童认知发展。但仅靠自发的探索对他们的科学思想的发展是不够的,而科学教育才使儿童的科学思想发展成为现实。皮亚杰所说的自然发生的科学的基本概念,在初等科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功能。

根据巴班斯基的“最优化”原理,根据教养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考虑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按教学的规律性和原则来制定一个最佳方案,然后灵活机动地执行这个方案,以期用不超过规定限度的时间和精力,达到对该具体条件来说是最大可能的结果。根据这一理论,我们所说科学素养培养最优化是针对我区小学生这一个体和群体的实际条件而言,以期遵循尽可能合理发展的进程及取得尽可能好的发展结果,尽量使我区小学科学教育做到低耗高效。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摘要:“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新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上述基础理论和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是相一致的,可以引为行动探究的指导性基础理论。

(二)调查探究

1、将概念性定义转化为操作性定义,使科学素养可测量可评价是本探究的重点,因此,我们确定了调查工具。

我们按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依据国内现行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和《科学(3、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并参照《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国家教育部%26lt;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6gt;研制组)及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表等,设计了评价工具《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及《五华区小学生实验技能考查办法》。其中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受测查人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周岁)、学校。第二部分由47道题目构成,分为判定题和选择题两大类,判定题共10题,用于测查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科学概念,其中有9题选自国际通用测试题,以便进行比较;选择题共37题,分别测查学生的科学喜好、科学方法(包括科学活动特征和动手能力)、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个体科学素养的总分是由47道客观题经赋值后计算而得的,而《五华区小学生实验技能考查办法》作为对科学能力调查的重要补充,另外,我们还设计了《教师科学素养调查问卷》,以便相互印证,全面反映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真实情况。

(1)对科学知识的了解

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用22个新问题来加以测量,其中9个为是非题,13个选择题。

9个是非题为摘要:

电子比原子小。

千百年来我们生活的大陆一直在漂移并将继续漂移。

早期人类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

地心是热的。

我们呼吸的氧气来自植物。

激光由汇聚声波而产生。

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和病毒。

就我们目前所知,人类是从早期生命进化而来的。

地球围绕太阳转,转一圈为一年。

13个选择题是摘要:

计算机软件是指摘要:

DNA是指摘要:

“克隆”是属于哪个学科领域的尖端技术?

人的正常体温是摘要:

下列五组物体中,哪一组全由生物组成?

雏鸡在蛋里孵化21天。它在蛋里时从何处吸取营养?

将一片面包放在哪种环境中最轻易发霉?

植物的叶子进行光合功能主要是通过摘要:

植物的种子是从哪里长出来的?

流水、铁矿石、太阳、油哪一种不能做能源?

把蛋壳、塑料杯、纸盘、桔子皮几年后挖出来,试问哪样东西保持原有状态未发生变化?

滥伐森林所造成的主要危害是摘要:

蝴蝶落在叶子上产了卵.下面列出的四种变化顺序[]是正确的。

(2)对科学方法的测量摘要:

对科学方法的把握程度用13个新问题来加以测量

如图光线射到镜面上后会怎么样呢?

由白色谷粒和黑色谷粒磨出来的粉是什么?

为什么说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对健康有益的物质?最重要的一条原因是摘要:

昆虫把树上的花粉送到草的花上,最可能的后果是摘要:

小明往盘中浸湿的纸面上撒了几粒种子;小康的盘中没有纸但加满了水,也撒了同样的种子,并把它放在小明的盘子旁边。两天后,小明的种子发了芽,而小康的种子还是老样子。这是什么原因呢?

上腹部左侧疼痛,可能是摘要:

把温度计放人热水杯里,温度计中液体上升,这是什么原因?

下表记录了四个城市同一天的气暖和降水量(降雨或降雪)。哪个城市降了雪?

下图表示一块积木放在淡水杯里。假如把积木放在盐水里会是什么情景呢?

这是一只鸟脚.在什么地方常看到这样的脚?

小明、小英二人玩翘翘板。小明体重比小英重,小明坐左边,小英坐右边,小英怎样才能把小明翘起来?

一只盒子里放着铁粉和沙子。要把两者分离开来,最简单的方法是摘要:

小明想了解种子在亮处轻易发芽还是在暗处轻易发芽。他在浸湿的纸上撒了几粒种子,接下来需要做什么呢?

(3)对科学精神的测量

对科学精神的测量通过以下6个新问题来加以实施摘要:

在科学上是没有什么不能怀疑的。

有几个孩子在分辨三个灯泡中哪个最亮,你觉得谁说得最对?

你会使用电饭锅,电视机,录音机,VCD,电脑,电风扇,洗衣机吗

你使用过这些工具吗?榔头(锤子),螺丝刀,钳子,扳手锯,电烙铁,美工刀

你对算命之类摘要:

你经常注重自己身边的科学新问题吗?

(4)对科学喜好的测量

对科学喜好的测量用以下6个新问题来加以实施摘要:

你有没有参观过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天文馆,动物园,植物园等等?

你阅读课外科普读物吗?

你有没有进行过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玩具、模型)?

你是否喜欢上自然(科学)课。

你喜欢问一些科学新问题吗?

你喜欢保留科学文件吗?

2、通过调查,对目前状况有了较为具体、真实的熟悉。

(1)学生科学素养基本情况调查。

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分两部分进行,一是书面闭卷考查,以《五华区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问卷》为评价工具,卷面分值为100分,40分钟完成,学生单人独桌。本次调查的对象为五华、西山、盘龙等区部分学校六年级一班的学生。本次调查的时间为2003年9月,共发放问卷347份,回收问卷318份,有效问卷306份。

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卷总变量数为47个,新问题形式为客观题,以“分量表”形式出现,采用等距标度。由于调查样本容量大,采用分量表得分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对其信度进行估计。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摘要:

第一,我区(昆明市主城区)小学生科学素养总体水平偏低,和全国小学生科学素养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第二,城区和城郊学生科学素养水平明显高于山区农村学生。

第三,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我区学生优秀率高于平均水平,中等低于平均水平,较差高于平均水平,最低分低于全国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摘要:城区学生科学素养总体水平不低,差距主要在于山区学生。

第四,以城区小学生为对象的实验技能操作测查总体情况良好。四项测查(操作规范、过程科学、记录准确、结论合理)优秀率和良好率分别占到79.8%、78%、77.9%和80.8%,总体成绩接近80%。(祥见下表)

表1摘要:小学生(六年级)科学素养水平

优秀

中等

较差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学校类型

城区学校

27%

46%

27%

95

16

55

城效学校

17.8%

64.3%

17.9%

92

26

58

山区学校

8.4%

43%

48.6%

75

9

49

样本总体

11.5%

29.8%

58.7%

95

9

54

表2摘要:和全国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比较

优秀

中等

较差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昆明市

11.5%

29.8%

58.7%

95

9

54

全国

8.0%

36.2%

55.8%

95

11

59

表3摘要:学生实验技能操作情况统计

等第

项目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操作规范

45.75

34.12

15.75

4.38

过程科学

41.38

36.75

14.75

7.12

记录准确

37.25

40.75

12.50

9.50

结论合理

47.50

33.38

16.25

2.88

(2)我区小学科学课教师科学素养调查。

此项调查采用中国科协分类题目,结合全区教师自然情况进行全面测查,结果如下摘要:

表4摘要:五华区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的基本情况

个人情况

科学知识得分

科学方法得分

科学性质得分

M

SD

M

SD

M

SD

性别

36.4%

12.24

2.32

16.16

2.69

27.19

4.21

63.6%

11.65

2.23

15.55

2.78

26.23

4.03

年龄

%26lt;35

63.7%

12.09

2.19

15.96

2.71

27.07

3.98

35-50

24%

11.86

2.25

15.89

2.71

26.80

4.12

%26gt;50

2.3%

11.30

2.54

15.46

2.97

24.93

4.37

学历

中专

19.0%

11.12

2.42

15.15

2.68

25.41

4.14

大专

64.2%

11.96

2.23

15.93

2.61

26.78

3.88

本科

16.8%

12.61

2.19

16.61

2.71

28.02

4.28

培训时间

≤30学时

65.8%

11.82

2.27

15.18

2.68

26.53

3.95

%26gt;30学时

34.2%

12.16

2.31

16.02

2.65

27.26

4.23

自然教龄

≤4年

51.0%

11.84

2.37

15.79

2.79

26.86

4.02

%26gt;4年

49.0%

12.05

2.21

16.07

2.53

26.72

4.10

职级

高级

38.1%

11.97

2.36

16.12

2.62

26.65

4.25

一级

51.6%

11.99

2.27

15.93

2.70

26.91

4.03

二级

10.3%

11.60

2.14

15.31

2.58

26.64

3.51

由上表可知摘要:教师们的科学素养偏低,和中国科协用同样的题目对公众的调查结果相比,情况并不让人乐观。这不仅体现在科学知识和方法上,更主要体现在不少教师对科学究竟是什么还没有真正理解。和科学素养水平有显著关系的首先是学历因素,其次是培训时间的长短。科学课的教龄只和科学知识和方法有显著关系,而和科学性质无显著关系。职级和三个方面都没有显著关系。此外,男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普遍高于女教师,教师的年龄和科学素养水平成反比。

3、讨论摘要:

(1)我市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一般。

我市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由于所处地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非常复杂。市区经济相对发达,师资优良,科学课资源投入力度较大,课堂教学形式活泼多样,尤其是近几年来较为注重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教育理念比较新奇;城郊学校由于应试压力相对不太大,教师和学生对待各门课程的态度相对平等、精力投放相对均衡,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山区学校应试教育惯性很大,学生往往重视语文、数学等所谓的主课,轻视或忽略科学等“副课”,导致山区学校科学教师学历偏低,兼职者偏多,自身的科学素养不高,再加上课程资源短缺和授课时间不足,学生的科学素养势必难以得到应有的发展。

此外,目前我国的科学教育主要还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等重要方面,从观念上到策略上都还有待提高。要使学生对外界事物有正确的熟悉和判定力,有正确的方法来解决科学新问题,就必须要从小树立科学精神,让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渗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不仅限于课堂。调查显示昆明市的小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喜好,但真正参和科学活动的比例却不高,一方面是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另一方面也说明科学教育还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来开展。

综上所述,可以初步认为,本地区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总体水平一般,但学生科学喜好比较浓厚,他们对世界、对具体事物、对学习过程都布满了好奇,对科学知识的把握程度较好,我们的科学课程改革在培养学生素质、科学素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我区科学教师科学素养水平偏低。

从全国和我区的调查中发现摘要:教师对科学性质的熟悉水平比其所具有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水平更影响其在教学中的表现;科学方法把握程度的影响次之。

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学习完成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非凡是对“尝试错误”缺乏正确的熟悉,因而“探究”常流于形式。这是妨碍学生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不可忽视的新问题,反映了教师们对科学性质的理解和教学误区,这不仅体现在科学知识和方法上,更主要体现在不少教师对科学究竟是什么还没有真正理解上。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的非科学和伪科学行为摘要:虽然对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参和和合作的理念耳熟能详,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较多采用竞赛、限时完成实验的做法;弄不清怎样正确理解和应用建构主义于教学实践之中,错把孩子们的幻想当成科学假说;今天任何一项重要科学成就,都来自于科学家之间、科学家和其他人之间的坦诚合作,然而我们的教师还没有真正理解科学本身不鼓励竞争,而鼓励合作这一特性。

(3)教师科学素养水平显著影响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

调查表明摘要: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生科学素养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通过日常的教研情况来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城区小学经济条件较好,科学课资源投入力度较大,注重科学课程师资的建设,课堂教学形式活泼多样,注重实施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比较新奇;山村小学由于条件差,师资缺编,教育管理者对待课程的态度不平等、精力投放不均衡,这些因素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当然,山村类小学是区划后划入五华区的学校,原有学科基础薄弱也是原因之一。

其次科学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城区学校科学专职教师1.5人/校,城郊学校1人/校,山村学校0.2人/校。而各校专、兼职教师总体人数比为1摘要:4.5,学校专、兼职教师35周岁以下和35周岁以上总体人数比为1摘要:1.8。结合这些数据,我们将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各个子项对产生学生科学素养差异的原因进行假设比较,成明显正相关。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影响学校对科学专职师资培养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在于学校管理者对于课程发展的相对均衡性的重要性熟悉不足,难以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和建设办法;制约学校管理者实施课程较为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区域中学录取时的评价内容——自然(科学)属于不在评价内容范围中的课程,因而较为忽视;同时我们发现有较好管理思想的学校,管理者一贯较为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较为均衡的实施新课程,非常重视课程师资的均衡建设,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的信誉度在区域内也一直得到受教育群体和社会的认同。

(三)行动探究

1、行动策略

从目前状况实际出发,以有效提高全体小学生科学素养,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为目标,充分利用“三个优势”,抓好“四项重点工作”,即,充分利用城市中心区的区位优势,搞好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科普教育机构的协作,拓宽科学课教师培训渠道和中小学生科普教育渠道;充分利用我区现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条件优势,实现科学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现有科学课程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优势,发挥团队精神,促进均衡发展。抓好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提高科学课教师整体素质;抓好科学课教师备课系统和小学科学课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开发研制工作,提高科学课教学现代化水平;抓好科学课课堂教学探究工作,充分发挥主渠道功能;抓好科普教育活动基地建设工作,拓宽科学教育渠道。

2、行动原则

以培养科学喜好为突破口,以传授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支撑,以培养科学精神为目标。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主渠道和科普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紧密结合,统筹规划,分类落实,务收实效。

3、主要工作

第一,深化教学改革,拓宽教学渠道,促进学生发展。

=1\*GB2⑴开展了以“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题的系列教学研讨活动,其中《各种材料的锅》、《各种各样的液体》、《蜗牛》等一批好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主,展现了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为众多的科学教师利用课堂这一主渠道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起到了示范,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2\*GB2⑵创造条件让学生亲历探究活动,体验科学过程。

①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宋庆龄少儿发明大赛”、“全国劳技作品创新大赛”、“科学在我身边科普演讲故事会”、航模、海模、车模竞赛、风筝制作比赛等等;

②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普活动,利用科技月、科技周带动广大学生参和到实践探究中来;

③开办各种形式的科普培训及讲座,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

④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提供展示机会,同时通过亲历探究活动,使学生领悟科学的真谛,体验科学带来的乐趣。

=3\*GB2⑶夯实科学知识的学习,注重科学思维的练习和科学方法的获得。围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开展了多次交互性课件设计、教学设计、论文竞赛活动,促使教师反思、总结,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课件、教学设计和论文。

=4\*GB2⑷挖掘社区资源,建立多维科学教育资源。

①组织学生定期到社区进行科普宣传,使社区成为学生科学实践活动的阵地;

②积极参加省市区科技节的宣传教育活动,制作宣传展版,向市民介绍科普常识;

③和物理探究所、生态所、昆明动物探究所等科研单位,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多家大专院校建立长期协作关系,为学生开展科普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④积极开发利用家长资源,建立课外科普调查基地,同时聘请有能力的家长为课外辅导员协助指导活动的开展。

第二,针对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多渠道提升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

=1\*GB2⑴开展了以“科学性质”为核心的培训。举办了五华区第一期科学教师骨干培训班。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带领老师外出考察学习,并通过实践考核,促使教师们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先后聘请了昆明市教具站的李晓老师进行昆虫标本、植物标本的标准制作培训指导;聘请了云南省特级教师董渭介绍地矿知识,并亲自带领培训班教师上山采集、制作化石标本;特级教师钟兴为培训班学员讲授进行课题探究的方法、过程;全国机器人制作培训获奖者、南站铁小的董老师对学员进行机器人制作培训指导;心理学专家彭华军对学员进行了科学学习心理学的培训。

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分别到美国、上海、重庆、西双版纳等地学习交流,取长补短。通过一系列的外出取经活动,增长了教师的知识,拓宽了教师眼界。

经过近300课时(含外出考察学习课时)的培训,切实提升我区科学课教师的整体素质。

=2\*GB2⑵成立科学教研协作组,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针对科学学科的特征,我们成立了五华区小学《科学》课程教研协作组,分别由几所相邻学校组成的教研协作组,为教师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强化了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帮助教师方便快捷地解决教学中碰到的实际新问题。通过教研协作组和全区性教研点面结合、有分有合的活动,有效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和针对性;通过个人、协作组、全区性教研活动三个层次的探究性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科学教师的素质,构建起一支学习型、探究型、创新型的科学教师队伍。

积极利用地区资源,组织教师参观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系地矿博物馆的化石、矿物标本展览,了解昆明地区动物的进化发展以及矿物储存开况。

=3\*GB2⑶建立专家支持系统,专家引领,专业成长。

课题组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聘请了我省仅有的四位自然特级教师,参和引领、指导课题探究,并现身说法,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此外我们还积极争取各大专院校的相关教师参和五华区科学课程师资培训。同时,充分发挥我区现有市、区级自然(科学)学科带头的示范功能,请他们为其他教师上示范课、探究课。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在全区范围了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即让一名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帮助一名青年教师成长,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有效缩短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加快他们的成长速度。

=4\*GB2⑷规范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促进教师科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①在省市开展“普实”检查工作的基础上,我区定期进行实验室互检互查,进一步规范实验室管理,加强实验室建设;

②组织五华区小学科学教师参加省教科院举办的实验技能培训班;

③开展五华区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技能竞赛活动;

④开展五华区小学科学教师自制教具竞赛活动,鼓励教师因地制宜开展教学实验。

=5\*GB2⑸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提升科学教师的信息素养。

作为现代教育的支撑,信息技术必须和学科课程整合。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素养作为科学素养的一个要素越来越清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学会搜集有用的信息,分析处理信息,把握科技进步的脉搏应成为科学教师必备的能力,为此,我们要求40岁以下的专职科学教师(不含新划入的学校)必须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培训,这是一个洗脑的过程。通过互动式的培训学习,教师们不仅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使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效应用所学的技术和知识,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和学的工具,有机地结合到课程中去,使学生也可以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水平。

第三,对小学科学教师备课系统进行应用和优化。

在实践应用中,我们不断收集科学教师对备课系统的使用反馈,根据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和教师的需要,不断优化教师备课系统,不仅弥补了市场上缺乏科学备课系统的空缺,而且使备课系统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按照教学设计和分析反思这两条线索组建资源,使其既具备资源库性质又具有开放性。框架构建的逐步成熟,资源储量的不断丰富,为教师们备课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助手,一种有力的工具,减轻教师备课的劳动强度,省去了寻找各种资料的烦恼,教师可以参阅各种资料和教案而很快地写出自己的教案,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科学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性知识和相关的情报,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提供了多媒体资料,对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可接受性具有重要功能。

第四,开发和优化实验室管理系统,促进实验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在小学几乎没有专职实验室管理员,此职大多由自然教师兼任,由于工作量大,尽管教师们非常努力,也很难面面俱到,为此,我们开发了“实验室管理系统”,利用管理系统实现了学生分组实验记录表、教师演示实验记录表、实验教学统计表、实验室明细帐、借用登记表、维修保养记录表、报损报废记录表、正常损耗登记表等十余种表格的微机管理,使填写、查阅规范、方便快捷。

六、探究的成果

(一)明确了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最优发展的基本途径。

1.加强科学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多途径加强师资培训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越来越熟悉到摘要:科学学科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探究为主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学生学会探究解决新问题的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实验是科学教学中有效的方法,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基本要素。所以,实验对于学生把握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科学的自然观、科学态度的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抓好科学教育主阵地——科学课堂教学,以探究学习为科学学习的主要形式,夯实科学知识的学习,注重科学思维的练习和科学方法的获得。

4.构建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各种活动为双翼、各界教育力量为支撑的儿童科学素养教育网络。通过丰富的活动,建立开放的科普活动内容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使科普活动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自身回归。

5.加强科学课程教学和科技教育的整合,培养儿童的科学情感,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节或科技周;有条件的学校创科技特色学校。

6.加强科学教育的社会实践性,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形成了提高教师科学素养的基本策略。

=1\*GB1⒈建立以科学性质的培训为核心的科学教师培训机制,加强对科学教师的培训。

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改变教学方法和模式,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探究水平,形成一支懂业务、善反思的科研教师队伍群体。

=2\*GB1⒉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学历晋升。

=3\*GB1⒊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有条件的学校应独立科学教研组,或加入区域科学教研协作组,加强校本教研。

=4\*GB1⒋开发科学教育网络系统,为科学教育提供广阔的信息平台,减轻科学教师负担,提高备课质量。

我们开发的科学课多媒体备课系统,涵盖了教材分析、教学建议、优秀教案、CAI课件、教学参考资料等内容,可以大大节约教师查阅资料、理解教材、制作课件的时间,使用多媒体备课系统进行备课一般每课时需要30分钟,而且备课系统中,设有课后小记,备课心得等栏目,教师可随时记录备课时的心得心得及教学反思,计算机能自动存诸,便于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提高。

备课系统的使用,不仅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更利用其交互性强的特征,为学生创新思维、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创造了条件,同时为教师提供了便捷的反思、课后交流平台。

(1)、提供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材分析、教学建议;

(2)、每个教学内容配有多篇风格各异的优秀教案;

(3)、每课配有CAI课件及相关的信息资源,供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任意组合和选用;

(4)、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及学生课后拓展资料。

5.通过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

6.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并完善实验室建设,提倡灵活开展探究教学,自制教学用具,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调查发现,小学科学教师工作量较大,一般情况下每周16—18节课,有的达到24节之多,每位教师备一课时大约需要74分钟左右,年青教师所需时间则更长。而且在小学几乎没有专职实验室管理员,此职大多由科学教师兼任,所以碰到实验课预备分组材料时所需时间还更长,上完实验课后,除实验材料的清洗、分类、入柜等工作外,教师还要填写各种实验记录表格。因此,教师很少有时间进一步了解学生,探究学法,从而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自然(科学)实验室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使用,不但使实验室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而且减轻了教师劳动强度,有效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及实验室的使用效益。如实验室明细帐,按常规教师需要1-2天才能做完,但使用实验室管理系统软件来做明细帐仅需20---30分钟即可;又如填写借还登记表一般需要6分钟左右,而使用实验室管理系统软件仅需几秒钟即可完成。

(三)形成了一批物化成果摘要:

1、开发了小学科学教师备课系统。

2、开发了实验室管理系统。

3、形成和课题配套的优秀科研论文集锦。

4、形成了课题探究报告。

5、摄制了一批优秀课堂实录,为教学探究的开展提供了支持。

七、结论和思索

科学新课程的改革是提高区域儿童科学素养的良好契机,首先需要教育各条线思想熟悉上的统一和合作,教育管理和服务部门、学校,需要统一熟悉,需要站在建设一流学校,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角度,实施较为均衡的发展课程的理念,从而全面均衡发展学生素养;其次要加强师资建设,巩固有效教研办法,创新教研思想,点面有效结合,走大众教研之路。

(一)通过本课题探究,促进了我区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最优”发展。在课题探究期间,我区学生参加了全国青少年十八届、、二十届科技创新大赛、宋庆龄少儿发明奖评选、全国劳技教育创新作品大赛,共有1243人次分别获全国、省、市、区级奖励,其中“自动环保垃圾车”等小发明已申请并获得了国家专利,另有一部分的发明专利正在申请办理过程中,学生科学素养的综合提高由此可见一斑。

(二)促进了我区科学教师科学素养,促进了我区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我区科学教师的科研素质,自主、学习、交流已经成为教师成长的内在需要。促使教师向学习型、探究型、专家型转变。出现了一批在五华区,昆明市,甚至云南省、全国都小有名气的名师。

(三)明确了本区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具体新问题及其成因,及时了解本区儿童科学素养水平和小学科学教育的目前状况,进一步推进我区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为课程改革持续性开展积累资料、提供科学依据。

(四)促进了科学课考试和评价制度的改革。

传统纸笔测验独占考场的模式正在静静静地发生着天翻地覆地变化。我们熟悉到摘要:考试和评价制度直接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因为科学素养中核心的科学思维、科学品质等不是简单的纸笔测验就能测量出来的。而且,考试和评价制度的导向功能将决定科学课程未来的走向。所以,我们将实验技能考核列为重要的补充。用发展性评价,多次评价,多元评价呵护儿童的好奇心。

在课题探究期间,我区科学教师43篇论文在各级获奖或发表,有7节竞赛课在市级以上获奖,有12个课件获奖。课题组成员更是硕果累累,有2人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科学课竞赛获一等奖,4人被吸纳为云南省讲师团成员,5人被评为云南省优秀自然教师,5人被评为全国科学教育先进个人,7人为省、市课堂教学上示范课。

我区科技辅导员主要由科学教师担任,课题探究期间,共11位教师获省、市、区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212篇科技教育活动方案获省、市、区级奖励;4所学校被命名为省、市级科技示范学校。科学教师已逐渐成为我区教育改革的带头人。

八、未来和展望摘要:

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持之以恒,长抓不懈,才能为国人的科学素养整体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后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探究。

1、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实验。

小学科学新课程实验不仅仅是一个验证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过程,更是一个布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改革实践过程。如何以使用新教材实验来推动本地区的科学课程改革,同时又通过课程改革实践为教材的进一步完善提出意见和建议,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学科学课程的特征和构建方式是今后的探究方向。

2、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及策略。

新课程提出了许多新理念,如何落实?如何在理论和实践间找到结合点?例如摘要:如何“用教材教”?如何体现“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等新课程实验中碰到的新问题及策略是我们今后的探究重点。

3、科学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

目前,新课程评价改革滞后已经成为阻碍新课程实验的瓶颈,科学课也是如此。虽然在本探究过程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然而,如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并实施科学化的评价程序仍须进一步探索。

十一、参考文献

1、樊琪、赵骏《小学生科学素养透视》《小学自然教学》2002年第6期

2、李大光《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2000年

3、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探究所词典编辑室编1992年

4、周世琴《农村小学开展探究性科学专题活动的实践探究》

http摘要:///jwt/info/doc/2003-10/17/25080/

5、金兼斌《科学素养的概念及其测量》

http摘要:///docsn/cbx/newmedia/academic/theory/zw/scientific%20literacy.htm

6、《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8、李峻《综合理科课程的开发和科学素养》《学科教育》1999年第3期

9、张红霞、郁波《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调查探究》

10、李建平《中小学科学教育如何一路走好》《中国教育报》2002

11、张俊《小学生科学学习目前状况的调查》《江苏教育》2004

【论文科学素养小学生科学教师策略备课系统

【论文摘要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学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科学素养,应该从小培养。该探究报告通过在大量的文件检索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明确了目前我国及昆明市的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状况,根据在现有基础和条件下尽可能低耗高效努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对可能影响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重点放在教师科学素养方面,发现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针对昆明市目前状况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和提高科学教师科学素养水平的策略,并根据策略要求,开发研制了既具有资源库性质又具有开放性的小学科学教师备课系统,为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支持平台。

一、新问题的提出

1、学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生活质量的好坏,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顺逆,而且也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兴衰,影响到国家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在我国,由教育部领导的面向21世纪的基础课程改革中包括了科学课程的改革,明确地把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列为课程的宗旨。科学素养,应该从小培养。

2、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科学素质为重要目标的科学课,从学校的重视程度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都和整个课改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从观念上看,一些学校把科学课列为另册;从教学计划上看,课时常被挪用去补语文、数学;从教师队伍看,兼职比例过高,水平参差不齐等等。

3、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基础教育的基础,将其列为课题探究,在当前,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

二、探究的目标

1、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中探索出一整套有效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最优发展的策略,最后探究成果为探究报告。

2、进一步明确本地区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具体新问题及其原因,及时了解本地区儿童科学素养水平和小学科学教育的目前状况,进一步推进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为课程改革持续性开展积累资料、提供科学依据。

3、对儿童科学素养状况以及本地区小学科学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目前状况、存在新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提出本地区今后小学科学课程的建设和持续发展的重点。

4、探索小学《科学》课程取得好成效的行动策略,为云南省创造性地使用《科学》课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5、研制开发“小学科学素养培养教师备课系统”,挖掘科学教育资源,为儿童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软件和硬件上的支持。

6、改革科学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儿童科学素养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7、进一步发挥我区的科学教育的功能,扎扎实实地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使全体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三、课题探究组织的原则

以五华区教育科学探究中心为主牵头,专兼结合,上下结合,理论探究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以理论探究为指导,以调查探究为基础,以实践操作为依据,以策略办法探究为归宿。

四、探究的方法

以行动探究为主,结合进行理论探究和调查探究。

五、探究的过程

共包括理论探究、调查探究、行动探究和初步实施和总结分析几个主要阶段。从2003年3月到2005年11月,历时两年零8个月。

(一)理论探究

1、基础概念探究

科学素养是本课题的基础概念。对于这一基础概念的科学界定,直接关系着调查探究和行动探究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通过多渠道查阅文献资料并紧扣课改有关理念,我们的对科学素养的概念性定义熟悉如下摘要:

在西方国家,科学素养一词的英文表达是ScientificLiteracy。literacy有着两个不同的意思摘要:一是指有学识,有学养,跟学者有关;另一个是指能够阅读,能够书写,对象是一般普通大众。《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可见,科学素养主要是后天培养的修养。一种普遍的熟悉是摘要:科学素养是指个体对日常生活、社会事物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熟悉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会对科学产生喜好并渴望探究,能发挥质疑、验证的科学精神,运用自己所把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去解答和实践有关的新问题,或者能描述、解释和猜测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的产生及发展规律。

国际公众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尔(JonD.Miller)教授认为,公众的科学素养至少应该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摘要:

①熟悉和理解一定的科学术语和概念的能力;

②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有所了解,具备科学思维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判定某种说法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立;

③全面正确地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关注影响,能够对个人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科技新问题做出合理的反应。

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观点,联系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归纳出科学素养

上一篇:粮食局综合治理工作安排意见 下一篇:局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