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的意义和方法――反思和反思性学习

时间:2022-07-21 12:34:04

浅谈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的意义和方法――反思和反思性学习

人们通常把反思或反省视为对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心理感受等的思考。

学生反思性学习是指学生选择能达到目标的最适当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进程等进行反观自省,这一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会学习为宗旨的一种有效学习方法。

1. 反思性学习与学会学习

古人用“吾日三省吾身”、“闭门思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典故,提醒我们通过反思这一内省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主体意识。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学习是教育的四大支柱之首。我国当前正在实行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将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里说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与反思性学习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反思的过程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习惯和思维结果的认知检验过程。由此可见,反思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所以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对学生学会学有帮助。

2. 学生反思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众所周知,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学”它永远只是学生发展的外在促因,学生发展的内质因素是学生如何学。我国的教育理论界在教学研究方面,把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对教师如何“教”的研究上。对学生如何“学”的问题相形之下研究甚少。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思型教育似乎未得到足够重视,这种被动式学习的弊端愈来愈凸显。我在语文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学习很认真,其智力也不差,为什么语文总学不好呢?为此,我除了向个别学生了解,还召开学生座谈会,发现这些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老师怎么说,他(她)就怎么做,很少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效果进行反思。印象较深刻的是,开学不久的一次测验后,学生们见到我的第一句话都是:“老师,我考了多少分?”我反问他们:“你们自己觉得能得多少分?”他们大都摇头:“不知道,没想过。”“也许……”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思考:学生们没有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评价的习惯,可能也不知道从哪儿着手进行反思和评价。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肤浅的认知:忽略了学习主体――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被动等待的那个分数。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新课改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但由于学生的思维活动具有内隐性特点,大多数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很少反观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准确地说有许多学生没有反思的意识或不知道如何反思,往往在老师评析其错误后,才有很模糊的反思意识。因此教师如果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思维模式――反思,将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我认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积极反思的思维方式。

3. 学生反思什么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就要让学生明白学习中自己要反思什么?

3.1 反思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形成规律指导学习。每上完一个单元或一类课文后,要有目的地回头整理这类课文所涉及的知识:依照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原则,把包括诸如文章的主题思想、段落结构、写作特点、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课堂上自己解决了哪几个问题?遗留问题有哪些?然后把这些等看似零散的知识点加以归类、整理,经过反思补充完善,使已经掌握的知识条理化,并通过反思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学习规律反过来指导自己学习。

3.2 反思学习过程。学生通过对一堂课所学内容的回顾与反思、探究与质疑使得知识建立联系。当新学的知识在头脑中与原有相关知识发生“碰撞”融会贯通起来,形成知识迁移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建立了联系地看待事物的思维能力。还让学生们通过实践体验到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3.3 反思学习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里强调的是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要以质疑的眼光站在自己的对立面,自我提问:课堂上学习活动的参与是否积极投入、标准答案与自己独立所思考的结论有什么异同,又比如在成功完成一道阅读题后回顾问题切入点,为什么这样切入?思路是怎样的?通过解读此类题能否归纳出答题的规律?或者反思自己解读失败的原因。这样,反思性学习的价值就凸现出来了: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做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学素养,保持积极严谨的自我教育意识,才能指导学生自觉反思,养成反思性学习的习惯。

收稿日期:2012-04-13

上一篇:改变被动局面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兴趣 下一篇: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