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攻击性和父亲攻击性教养方式的关系

时间:2022-07-21 08:59:57

父亲攻击性和父亲攻击性教养方式的关系

【摘 要】家长是否具有攻击性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攻击行为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他们对孩子的态度和抚养方式也会带有攻击性色彩,从而形成攻击性教养价值观。

【关键词】父亲;攻击性;家庭教养方式

一、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及问题的提出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攻击型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几乎处于空白。国外仅有的研究也没有对此现象进一步独立深入的研究,没有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对此现象做出清晰的界定和分析,其影响因素也没有严格科学意义上的探讨。目前对此现象的测量大多使用一般意义上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工具,仅从严厉惩罚这一角度进行观察。缺乏对攻击型教养方式的结构的探讨。

从现有的教养方式的研究角度看教养方式主要着眼于一般教养方式研究,对于特殊的研究领域的教养方式的研究缺乏有效地研究。特别是一些有重大意义的社会行为领域,如攻击的教养方式的研究严重不足。由于教养方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就使得一般教养方式的研究在处理特殊实际教养的问题和行为问题时针对性不强,难以有效地深入分析与儿童特殊行为问题的对应关系、诊断家庭特殊行为的教养方式问题。因而深入研究家庭对父母的攻击性和其教养方式的关系无异是另一重要课题,这有利于教养方式理论的完整。

二、攻击性家庭教养方式的定义

教养方式主要包含三个特殊成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父母的教养实践和行为,父母的信念系统。家庭教养方式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亲子关系为中心的,父母在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的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待孩子的相对稳定的、固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倾向,是父母传达给子女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父母的教养行为既包括父母履行其职责的专门的目标定向的行为又包括非目标定向的教养行为,诸如姿势、手势、语调的变化或是情绪的自然流露。

攻击型教养方式就是指父母在抚养子女、教育子女日常活动中基于其对攻击和惩罚的态度和偏向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孩子的固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倾向。而这种教养方式在遇到冲突性问题(亲子之间、儿童与同伴之间)时候表现尤为突出。它主要包括“要求攻击”、“惩罚”、“允许对他人的攻击”、“严厉惩罚对父母的攻击”、“允许对父母的攻击”、“攻击性展示”、“攻击性教养观”七个因子。

家长是否具有攻击性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攻击行为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他们对孩子的态度和抚养方式也会带有攻击性色彩,从而形成攻击性教养价值观。当他们对孩子无法忍受时,就会惩罚孩子,出现攻击,研究证实了这一事实:有攻击的家长,更容易采用攻击性的教养方式;而且,攻击性越强的家长,就越会反复无常地惩罚孩子,并且容许孩子表现攻击性冲动,他们更容易培养出攻击性的儿童。这些攻击性强的父母总是挫伤孩子的情感需要,使孩子的打斗行为合法化。

三、研究构思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一些传统的成熟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半开放式问卷调查法等相结合的研究方式进行,其中以问卷调查法为主,研究工具是攻击型教养方式量表中的父亲卷,以及攻击性量表2(1-5点计分)。数据分析方法也以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成熟方法为主,使用SPSS11.5进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

2.研究对象

本问卷采用匿名的形式,选取诸暨市暨阳小学六年级学生的父亲为研究对象。拟采用随即抽样的方法,在整个六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250名学生,男女对半,各125名,以书面问卷的方式发放量表,让他们带回家中,叫父亲填写。问卷共发放了250份,回收249份,回收率99.6%,其中有效问卷共有228份,男103份,女生125份,有效率为91.6%。

3.研究目的和假设

本次研究的内容是针对父亲攻击性教养方式和父亲攻击性的关系研究。该研究旨在了解父亲攻击性教养方式和父亲攻击性的状况,主要目的是分析在父亲攻击性程度不同的情况下,他所采用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和差异。

研究假设:

(1)孩子性别在父亲攻击性教养方式和父亲攻击性上存在差异。

(2)地区差异在父亲攻击性教养方式和父亲攻击性上存在差异。

(3)父亲学历在父亲攻击性教养方式和父亲攻击性上存在差异。

(4)父亲职业在父亲攻击性教养方式和父亲攻击性上存在差异。

(5)父亲攻击性程度对父亲攻击性教养方式的影响及预测作用。

4.研究步骤

(1)通过大量文献检索和实地访谈,收集父亲攻击性和父亲攻击性教养方式的条目,并对相近和类似的条目进行归并。

(2)通过条目整理,大体确定父亲攻击性教养方式有七大维度,分别是:要求攻击、惩罚、严惩对父母的攻击、允许对同伴攻击、攻击性教养观、攻击性展示、允许对父母攻击。

(3)选择样本进行问卷调查。

(4)在各个人口学变量上分析和讨论父亲攻击性教养方式和父亲攻击性各个维度上的差异。

(5)探讨父亲攻击性教养方式和父亲攻击性的关系。

5.数据分析

(1)用方差分析方法考察人口学变量对父亲攻击性教养方式和父亲攻击性是否有显著的影响。

(2)用相关分析的方法考察父亲攻击性各水平对父亲攻击性教养方式的关系。

(3)用回归分析考察父亲攻击性各水平对父亲攻击性教养方式的预测作用。

四、研究结果

(1)男孩父亲的生理攻击性显著高于女孩父亲的生理攻击;女孩父亲的攻击性教养方式中的攻击性教养观显著高于男孩父亲。

(2)地区差异父亲攻击性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在父亲攻击性教养方式的要求攻击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父亲的要求攻击高过县城父亲。

(3)父亲攻击性语言攻击这个维度在父亲学历上存在显著差异,学历越高的父亲,他的语言攻击就越低;而父亲攻击性教养方式中的惩罚、严惩对父母的攻击、允许对同伴攻击、允许对父母攻击、攻击性教养观这些维度在父亲学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学历越高,攻击性教养观就越低。

(4)父亲职业在父亲攻击性和父亲攻击性教养方式的各维度上都没有显著差异。

(5)父亲攻击性和父亲攻击性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

(6)父亲攻击性是父亲攻击性教养方式的重要预测变量。

参考文献:

[1] Freudenber H J.Staff Burnou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30:159-164.

[2] 李建良. 苏州市中职生学习倦怠与自尊的关系研究[D]. 苏州大学 , 2007.

[3] 甘怡群,王晓春,张轶文,张莹. 工作特征对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心理学报 2006,38(1): 92~98.

[4]茅育青.学习的倦怠之原因与对策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3):752~754.

[5]连榕,杨丽娴,吴兰花等.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29(1):47~51.

[6]朱会明,刘长颖,孙伟,陈曦. 学习倦怠研究的再思考 2008.1.

作者简介:

沈倩如,出生年月:1987年3月,女,汉族,浙江省诸暨市2009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应用心理专业,现就职于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助教,学士学位,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

上一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体系实践研究 下一篇:灰色层次分析法(GAHP)在本科毕业论文评审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