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阅读教学应注重方法的创新

时间:2022-07-21 04:08:19

有效的阅读教学应注重方法的创新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的基本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大纲明确指出了小学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针对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把创新理念渗透到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改进、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成了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设计阅读教学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各种需要,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去感知、理解、欣赏、积累。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应。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要用单一的评价尺度限制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中的“碧玉”,既可以理解为质地纯正的绿宝石,也可以理解为“小家碧玉”的美貌女子。另外,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思维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同一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在传授学法时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让他们把不同的看法、独特的见解都表述出来,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应注重创设阅读期待

创设阅读期待,让学生学得更投入。

学生在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比如标题)起,他们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信息进行他探询,产生期待。正是这种探询、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

诱发阅读期待,让学生品味更充分。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 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的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感的契合。

而在我们日常生活教学中发现,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的方法过于简单化,缺乏创新,过于答案的快速呈现,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只能使学生心生厌烦。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人心,《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利用有效的朗读期待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质量”。

三、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语文老师能把这句话真真切切地用于语文课堂, 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教师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在文本、教师、学生的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说出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让学生去提,让学生去议,答案让学生去辩,结论让学生去得。因为有兴趣,学生才会有学语文的热情,有了热情才会有学语文的渴望,这种渴望才会在我们上语文课时变成一股强大的动力让学生充分享受语文课堂,在语文课下课铃声响后让学生发出“语文课多么有意思啊”“这节课怎么这么时间短”的慨叹.有一位很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朋友说“ 我们当教师的,上课应带来两样东西,即一把扇子和一顶帽子,把学生勤学的欲望扇的旺旺的,给乐于上进的学生戴上高高的帽子,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将个体体验、思考与文本连接起来,让他们的心走进文本。”这话说的多形象,一个好教师的确应该如此的.这也就是我们提倡的激趣、赏识教育吧。 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教师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在文本、教师、学生的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说出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让学生去提,让学生去议,答案让学生去辩,结论让学生去得。学生要品出自己的味,品出自己的情,还品出自己的疑……这时的读已经不单纯是对课文语言的忠实再现了,而是能够表达自己情感与理解的“二度创作”了,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读书最高境界,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总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地探索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它们在阅读教学中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上一篇:主从复合句误区提醒 下一篇:大胆创设古代诗歌教学的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