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创新初中语文教学

时间:2022-07-20 10:00:44

怎样创新初中语文教学

语文是具有工具和基础性的学科。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时候要注重“创新能力在学生中要培养”,这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学生智力的中心板块就是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把创新教学有机巧妙的渗透进去,以服务于该学科,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那么创新在语文教学里,如何实现呢?

一、要革新教学观念

对于语文的教学,老师要根据新课标来指导,传统陈旧的“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观念要摒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老师以配角的身份来参与和引导,用“授之以渔”代替从前的 “授之以鱼”, 赋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合作、讨论、自主”的学习。舞台上的演员在以前的语文教育里就是教师,观众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里,由老师来指挥,学生机械做着某些重复的“演奏”。 要达到新课标中“价值观和情感”、 “方法和过程”、 “技能和知识”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是创新教学的方法,学生对于创新的认知以及好奇的心理都要通过老师用各种方法唤醒起来,学生创新的个性要通过老师张扬开来;要使教学的氛围是和谐、平等以及民主的,那么对于学生就要充分尊重,老师对于课堂的设计要精心,学生主导的地位要时刻体现出来。

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小学语文教育创新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要使学生创新的意识得到保护和培养。“兴趣极大的推动学生发展创造新思维的能力”,这是我们从教育学得知的。人可以积极思考,全神贯注的想着让他感兴趣的学习,甚至忘记了吃喝。在语文教学里,老师不仅对于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好奇心要保护好,并且情境都要特别的去设定。学生创造性思维要发展,学生探究的兴趣要激发,学生创新的精神要培养。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具备创新意识,要善于捕捉创新信息,学生潜藏的创新诱因要会发掘,把握好创新意识培养的时机。

三、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光明和快乐的教学环境能被创造的其中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兴趣”这是夸美纽斯的言论。培养儿童创新的能力,前提条件是智能和知识,同时要对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进行培养。兴趣的启动能促成创新能力的构成与发展。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诱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在此情况下,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时不断的去创新,开发其创新潜能。

四、要紧紧抓住疑为线索,思为核心的主线

要变“思维体操”为学生的活动,“跳起来摘果子”在学生中要被强调。要使得学生多思解疑,在上课时,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来让他们相互或自己设疑。“学习是思考的结果,疑问是思考的结果”,学生自主研究的意识可以通过“质疑”来激发,这在新的基础教育里有指出过,学习效率和兴趣才会得到提高,勇于批判和探索的创新精神才能培养起来。创造的基础就是质疑,质疑使得不少的发明诞生出来。少年儿童凡事都喜欢问为什么,因为他们好奇天真。老师对于学生这种敢于提问的积极性要尽心尽力的保护,使学生对问题多方向拓展,问题可在思维中延伸开来。如《愚公移山》这篇文章,愚公移山的正确性是被老师肯定的,但学生如有“移山不如搬家好,”的逆向思维也应积极肯定。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能有宽松、民主和平等的氛围,其主体的作用才能够被发挥出来,他们基于自身的经历和幻想就会被鼓励并引导出大胆的质疑,推陈出新以及举一反三,联系起新的和旧的知识,通过探索问题并解决它,然后分析归纳,对于学到的知识就能深入的理解。

这项工作非常艰难,重要的责任落在了初中语文教师的肩膀上。然而,语文的教学如要往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就要依赖教育的创新为其注入活力。唯有把语文教学和创新教育巧地的融合起来,语文教学总体的改革才能被推进,素质教育的水准才能被提高。在未来,社会的竞争会空前的激烈,具有创新素质的新一代人才的培养十分紧急。所以,学科的优势在语文教学里必定要发挥出来,尽可能的去创造机会,让学生去参加和接触生活以及社会实践,创新的源泉才会源源不断。

上一篇:怎样用艺术性语言增添英语课堂教学的活力 下一篇:英语作业批语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