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民族经济的缇进作用

时间:2022-07-20 05:13:11

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民族经济的缇进作用

摘 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从民族文化中剥离并凸显出来的。具有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的系列社会活动,具有娱乐性、竞技性、民俗性、广适性和地域性等显著特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贸易活动的交流,举办大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还可以加速民族经济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特征民族经济 促进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043―0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从民族文化中剥离并凸显出来的,具有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的系列社会活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体育方面的体现,极具民族特色。它涵盖少数民族劳动、商业、交通、服饰、饮食等各方面,融健身、娱乐、教育、社交、竞技等多项功能于一体,贯穿于少数民族的生产实践活动全过程。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特征

1.娱乐性。游戏和娱乐是人的本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娱乐性是一种以闲暇消遣、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文化活动。它是人类在具备起码的物质生存条件的基础上,为满足精神的需要而进行的文化创造。少数民族把体育活动融入于生产劳动、宗教礼仪、喜庆丰收之中,同民族舞蹈、音乐等相联系,使本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性体现得更加充分。如流行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陀螺、摔跤、跳芦笙、跳三桩、霸王鞭、上刀竿、爬杆等体育活动都极具趣味性,并具有明显的娱乐价值,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2.竞技性。竞争是竞技运动的灵魂,超越自我和对手是竞技运动的精神和本质内核。竞技性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竞争意识的体现。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当部落发展扩张的时候,又会同别的部落竞争而抢夺领地。这些都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孕育萌发了古代体育竞技精神。很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拔河、叼羊等,都具有鲜明的竞争性。参与这些体育活动的人往往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检验自身的水平,满足人们相互较量和比试的l心理需求。参加者在相互较量的竞赛中,不但心理能获得愉悦,还能起到磨练意志、开启心智的作用。

3.民俗性。民俗作为一种社会群体共有的代代相袭的行文方式。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因素,它是一种不断发展的传承文化。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民俗活动和民族节日中产生的,如壮族的三月三抛绣球、打扁担活动,瑶族达怒节的跳铜鼓舞活动,哈萨克族流行的赛马、叼羊、摔跤、射箭等活动都与民风民俗有关,都是从传统的生产习俗中产生的。

正因为如此,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受时间限制明显,大多选择于岁时节庆时开展,往往伴随着生产活动、宗教祭祀活动、社交活动中的民俗风情而进行。因此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具有很强的历史传承性,其开展使民族地区的民俗风情得以持续沿袭,在空间上的发展更具有活力和生命力。可以说,每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都是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对整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广适性。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与人的生理、心理、生存环境、民族文化传统相适应,又能满足不同层次人群需要的属性。男性可以赛马、摔跤、举石锁,崇尚惊险,夸张力气,体现勇武精神;女性可以从事秋千、跳板、抓骨头,淡雅、平静、细腻。推崇心灵手巧;青壮年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生力军;老年人由于自己的经验和声望,可以充当竞赛的评判者,并以曾经是竞赛的参加者身份对青年进行指导;儿童则可充当学习者。这种广适性既与每个人的生理特征相适应,也与他们各自在社会生活中所担负的角色和任务相吻合。

5.地域性。由于所处的区域环境和自然条件不同,加之风俗习惯、社会进程、文化繁荣、心理素质也存在差异,各个少数民族便在自己的民俗文化背景之上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方式,这就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性特征。

北方地处高寒带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润、短促;加之北方边疆土地辽阔,人迹稀少。古代北方民族长期居住在比较原始的、不稳定和动荡的环境中,为了生存,时刻都在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锻炼出了比较顽强的骁勇的民族精神。世代居住在这里的部伦春、鄂温克、满族等少数民族多以游牧为生,长期与牛、马打交道,骑马、射箭、摔跤等体育活动成了他们的传统爱好。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都带有游牧民族的特色,体现出他们独立的性格和自我表现的意识。而南方冬季温润,夏季炎热,少数民族历来以杂居为主,且农耕技术明显高于北方的少数民族。这种安稳的农耕经济下的农耕社会具有很好的组织和动员能力,因此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多以集体形式出现,并表现出强烈的生活情趣,主要有舞狮、赛龙舟、抢花炮、拔河、搭人山等等。参加人数众多,场面欢快热闹,充分反映了参加者的协调配合,并对民族精神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民族经济的促进作用

民族经济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基础。少数民族的物质生产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决定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结构和手段。但同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又服务于民族经济,促进民族经济快速发展。

1.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我国的少数民族长期以来都以渔猎、游牧、农耕和养殖为生。在他们的日常劳动生产中,人的体力劳动占了很大比例。因此,强健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熟练的生产技能,是各少数民族的民族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少数民族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可以有效改善和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并在体育活动中对劳动者的生产技能进行潜移默化的培训和增强。游牧民族所进行的赛马、叼羊、摔跤、射箭等活动,农耕民族进行的斗牛、武术、射箭、攀爬等活动,都对人们体力的增强和劳动技能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换句话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2.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贸易活动的交流。很多少数民族在传统的节日盛会里,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同时举行大型的民族贸易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各民族的商业贸易和经济往来,推动了民族地区经贸活动的发展。“杂重节”是四川省阿坝州草原县红原的传统节日,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文娱表演、商品贸易为一体的传统集会。每年的八、九月份,来自各地的游客在红原的大草原坝子观赏当地藏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赛马比赛和藏族传统服饰表演。同

时,“杂重节”还举办大型的商业经贸活动和牲畜交易活动,除了100多万一套的服饰,还有帐篷宾馆,特色美食,有力地推动了红原及周边地区民族经济的发展。

3.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可以加速民族经济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例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和表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门票、吉祥物、纪念品、电视转播权、冠名权、广告费用等等,都具有特殊的商品经济价值,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部门正在积极发动各种社会力量,形成合力来开展、打造一些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活动,为招商引资搭建良好的平台,加速民族经济的发展。1991年11月10日至17日,广西省南宁市举办了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广西省借助体育舞台,大搞民族经济振兴活动。在整个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期间,广西省签订对外技术合同55个,国内外贸易成交额迭31亿元人民币。充分显示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集音乐、舞蹈、娱乐为一体,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并且带有很强的神秘感。很多人都想通过实地参观、亲身参与来体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乐趣,并亲自感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现在不少地方政府部门已经认识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的商业价值,在一些自然景观优美的民族地区,积极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这样的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湖南湘西凤凰一直致力于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当地把打花鼓、上刀山、高脚马、踩火犁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成功地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应该说,通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不仅可以宣传少数民族聚居区深厚和多元的传统文化,还可以直接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兴旺,为民族经济的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

三、结束语

无可厚非,体育和经济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民族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作为一项运动向世人展现,还可以推动整个民族经济的发展,为民族、地区、国家的经济带来繁荣;而对民族体育运动不断的经费投入,又会促进体育水平不断向着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近年来,在各民族的努力下,全社会都开始关注我国的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运动发展势头良好,为民族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上一篇:发展低碳经济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