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宁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59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20 02:35:21

摘 要:目的:观察冠心宁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59例,采用硝酸甘油治疗,治疗组59例,采用硝酸甘油加冠心宁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心电图、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为81.3%,2组患者心电图及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有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冠心宁;硝酸甘油;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1-0029-02

不稳定心绞痛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新发心绞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静息心绞痛伴心电图缺血改变和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预后,如果不能恰当及时治疗,患者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笔者于2008年1月~2011年2月临床应用冠心宁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59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2月本院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痛(UAP)患者118例,符合《内科学》第6版心绞痛诊断标准。118例患者中男69 例,女 49 例;年龄53 ~79 岁,平均65.5岁。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其中男 35例,女 24 例。对照组 59 例,男 34例,女 25例。2组在年龄、性别、血压、心率、心电图等方面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H11020289)治疗,将10 mg 硝酸甘油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 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冠心宁注射液(山西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Z14020782)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每日1次,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3.1.1 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按199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并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心绞痛的评定标准。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加重: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所加重。

3.1.2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心电图恢复大致正常或正常;有效:S-T 段较治疗前回升大于或等于0.5mV,但未达到正常水平,倒置T波变浅或低平T波变直立;无效:心电图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变;加重: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加深(25%以上),或直立T波变平坦,平坦T波变倒置以及出现异位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

3.2 治疗结果

3.2.3 不良反应 2组病例治疗中各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头昏及头痛,经调整输液滴速后症状缓解,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4 讨论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常见急性冠脉综合征之一。其病理生理基础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出血,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胶原暴露,引起血小板聚集,促使血栓形成,从而导致血管痉挛、狭窄或者阻塞,造成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硝酸甘油能扩张冠状动脉,降低阻力,增加冠状循环血流量,通过对周围血管扩张,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心室容量、心腔内压、心排血量和血压,减低前后负荷和心肌需氧而缓解心绞痛。有临床资料显示,单用该药,约有20%左右的患者无法起效,究其原因是硝酸甘油只能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而无抗血栓和抗凝血作用。加用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则弥补了此不足。冠心宁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丹参和川芎,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等功效[1],川芎具有通脉养心、改善血流变及微循环、降血脂、抑制血小板激活与聚集、抑制炎症反应、抗血栓形成等作用[2]。本研究表明,硝酸甘油联合冠心宁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汪长生,杨解人,桂常青,等.丹参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及血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微循环杂志,2003,7(1):34.

[2]曹文富,李荣亨,陈伯煊.川芎嗪延缓慢性肾损害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理论[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5):314~315.

(收稿日期:2011-09-1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补肾疏肝法治疗卵巢早衰20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诊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