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的创新教学

时间:2022-07-20 07:35:34

初中文言文的创新教学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整个初中阶段,文言文篇目占了大约四分之一。初中生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提高辨别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所占的分量是很重的。

钱梦龙先生说过:“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事实上也是这样的情况,我曾经在班上进行了“文言文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的调研,调研显示:65 %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既没有信心,也没有兴趣,70%的学生表示文言文难学,难点突出表现在:

(1)理解难。文言文的年代和如今相距太远,同学们很难融入作者当时的情境中。

(2)背诵难。因为无法理解,所以机械地死记硬背很难背下来。

(3)教学的流程方式单一、被动,缺少创意;不重视文章自身特点,用同一种模式组织教学,因此课堂气氛不好,经常有“昏昏欲睡”的感觉。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创新文言文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如何实现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在教学中,我对文言文教学方法进行了新的尝试,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学前预习,让学生生动进行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因此,教学古诗文要首先可以让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工具书,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不要越俎代庖,什么都由教师代劳。我的做法是上课之前,要求学生充分朗读全文,初步感知。然后提出思考问题,学生对照注释自由阅读教材,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获取对文本最初步印象,尤其是对文章题材、作者生平、时代背景、文章内容等要整体感悟。例如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需引导学生感悟其身处困顿却心忧天下的博怀。

二、疏通文意,给学生展示成果的空间

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应该做好文本的解读和整体梳理的工作。但在这个时候,要尽可能地把时间和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把预习时产生的对句义和文义的理解以及对课文解读表达出来,经过生生、师生之间相互补充,形成对文章内容、结构等全面深刻的认识,并通过整体梳理去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走进作品,和作者同喜同悲,在对人物的生平事迹、写作背景、写作缘起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之后,更深入地感动于情感之美,产生共鸣,产生向往。例如《岳阳楼记》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醉翁亭记》的欧阳修励精图治,与民同乐。同时要能通过倾听别人的见解,完善自己的认识,让文本解读得更完整、更精彩。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的学生闪光点,并适时地进行表扬。

三、背诵,学生展示能力的天下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地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记诵诗词散文名句佳篇,能陶冶和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背诵文言文既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功底和文化底蕴,又能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通过背诵,学生才能领会诗句篇章所表达的含义和其精妙所在。因此,在教学文言文时,有意识地让学生多背诵一些文质兼美的文言文课文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以拓宽多种渠道引导学生进行趣味性背诵,让本来枯燥无味的背诵过程变得妙趣横生。

(1)运用线索式板书,进行阶梯式背诵。通过教学中的积累,我认为线索式板书可以对背诵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我们在让学生大致梳理好文意的情况下,不应再咬词嚼句,应把重点放到背诵上来。我们可以通过线索式板书来串联起重点的字词。

如教学《山市》最后一部分山市消失的过程时,其变化过程可以由以下关键词表示:

渐低{顶}——常楼——高舍——拳——豆——不可见。

梳理完以后,然后引导学生比对板书进行背诵,多数情况下,一两遍就可以熟悉课文内容。再加大难度,闭上眼睛,不能看黑板,试着进行背诵。最后通过抽查背诵、续背比赛等灵活方式强化背诵。在各段击破的基础上,背下全文就水到渠成了。

(2)问答式背诵。即设置与课文紧密联系的问题,要求学生用课文原文回答。如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第三小节教学时,我设置了这样四个问题来帮助学生记诵课文,①滁人在一幅怎样的画面里游?②太守宴请宾客喝的是什么酒,吃的是什么菜?③宾客们开怀大饮的场面有什么热闹特点?④对此情此景此事,太守喝醉了吗?醉得怎样?这几个简单又不失风趣的问题既调动了学生背诵课文的积极性,又化繁为简,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便将课文记住,而且理解得也更深入了,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快速准确地背诵出那本来很难的一段。

(3)表演背诵法。化静为动,让无声文字变成直观动作。在进行一些可以通过表演来表现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时,我们应尽量让学生打破文字的安静。如背诵《木兰诗》时,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对木兰下决心替父从军的情景还原并表演,让其他的学生在表演的同时配合课文背诵。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诗词,又使课堂充满了创造的喜悦和青春的活力。

四、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代替简单的复习检查

复习检查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进行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不要有强制性,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检查。例如我们可以采用知识竞赛的方式,分成学习小组,进行小组间的对抗赛。教师根据课文所要掌握的内容设计题目,进行必答、抢答等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参与知识竞赛,效果要比强制要求好很多。

经过一学期的创新教学,在其乐融融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文言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宁都县第三中学)

上一篇:将《弟子规》引入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农村中小学提高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率的实践与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