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开放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2-07-20 06:05:52

初中思想品德课开放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摘要】开放型教学指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冲破“闭合式”教学的怪圈,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程局限,做到各科相互渗透,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网络。只有从做开放型的现代教师,学开放型的教学内容,构建开放型的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

【关键词】思想品德 开放型 探索 实践

1.问题的提出。综观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求索的少,学生盲目接受书本的观点多,自己独立思考形成结论的少,尤其是部分教师唯书至上,不顾学生思想实际,照本宣科,脱离实际,强迫学生接受一些生硬的思想观点,大大降低了思想品德的实效性。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从改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着手,构建开放型的教学模式。

2.开放型教学模式的含义。所谓开放型教学模式,指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冲破“闭合式”教学的怪圈,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程局限,做到各科相互渗透,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网络。以《思想品德》课的内容确立教育的中心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教育,各科配合,突出主题思想。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实现知行统一,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实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实践证明,思想品德课只有实行开放,与其它学科、与家庭、社会、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才能成为一池活水,才能得到有序发展。

3.初中思想品德课开放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3.1 更新教育观念,做开放型的现代教师。现代媒体往往把师生关系比喻为“一桶水和一杯水”,都只强调教师对于学生的单向给予,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现代解释学认为,人们的思维和行为的模式正由“主客模式”向“互主体模式”转变。教学相长,学生也是老师,“向学生学习”是一种时代的新理念。要打破教师万能、唯我独尊的观念,容纳不同意见,尊重并强调学生的个性。教学过程中,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发现探索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该扮演好欣赏者、主持人、学习者等角色来为学生服务。

3.2 沟通课本内外,学开放型的教学内容。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教法在变,教学内容岂能不变?因此,我们在使用手中的课本时,就应该特别注意创造性地使用,既善于利用课本,又敢于跳出课本。其实课本只是一个蓝本,特别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三分得于课内,七分得于课外。我们的课堂应既包括课本内容,又充满生活内容、现实内容和时代内容。因此,对现有部分教材内容必须灵活变换。如《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一节,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发展观,但对初中学生来说,高谈阔论一些国际形势离他们生活实际太远,因而目标太大。为贴近学生实际,可补充现实材料,使学生对重大国际事件关注了解,对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状况能关心,热爱世界和平等,让学生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3.3 创新课堂结构,建开放型的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更新。教育即是自由,“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是当代时代精神的最核心的内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在自主、和谐的气氛下才能进行,因此,构建开放型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3.3.1 体验领悟模式。所谓体验领悟式学习,是一种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的,而不是通过书本或者别人的传授而获得知识的方式。体验领悟式学习需要学习者更多地发挥主动精神,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自主性的活动,以“发现者”的身份,浸润在对人类间接经验和知识再度发现的体验中。体验领悟式学习强调主体的亲身体验,这和任何体验一样,是内在的,是学生的一种自主活动:即自主选择、自主判断、自主内化的活动。这种体验的积聚,生成为一种自我意识,进而转化为一种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比如讲尊重残疾人,不如让学生坐上轮椅驱车爬坡;讲拾金不昧,不妨让学生换位体验,体验失主的心情。这样更能增进对残疾人、失主的理解和同情。

3.3.2 实况再现模式。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因此,教师还要使教学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环境中进行探索,自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推理、判断,选择行为,独立地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如教学《诚信做人到永远》一节时,笔者特意离开教室一会儿,让大家自习。于是,学生有做作业的、画画的、看书的、讲笑话的、……然后笔者走进教室让学生自我评判:当老师不在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对不对?谁在干什么,值得我们学习?谁还需要改正?学生对自己的实际行为进行剖析,非常乐于参与,教育也落到了实处。

综上所述,开放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它更注重学生在知识形成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充分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生认识形成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课堂教学不再沉闷、呆板,随着多项信息渠道的打通,不同层次水平的同学都能展示自我,各尽其能,相互启迪,各有所获。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实行开放式教学,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想教育并受到健康情感的陶冶。

上一篇:应用多媒体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下一篇:转变两个教学观念上好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