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互动教学浅析

时间:2022-07-20 03:48:13

初中数学互动教学浅析

数学,源自古希腊语,意为“学问的基础”.其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抽象化的特点让许多学生望而却步,也让许多老师在传道授业时困难重重.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都应更加重视数学这门课程,教学也需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更适合当今学生的授课形式来传播知识.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难易过渡时期,更应作为互动式教学改革的典范.

一、学生兴趣特点的正确定位是互动教学的基本

互动教学的趣味性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因素之一.学生有了以兴趣为导向的动机,可以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然而,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严密性,往往掩盖了实际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对于这种自然的矛盾性,很多老师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和有效的解决方法.如今是信息爆发的时代,绝大多数的学生都遨游在网络虚拟世界.然而,几乎没有多少老师结合数学知识介绍过这个领域,殊不知,正是数学造就了这个梦幻的虚拟世界,游戏中的绚丽场景和动作都是建立在强大的几何知识之上的.由此我们更可以创新出更加新颖的互动模式,比如,利用某个阶段的数学知识做一个最简单的游戏,邀请学生体验并实践创新.在巩固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创新思维.这正是互动教学的意义,也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二、知识点的归类,契合正确的互动方式是互动教学的关键

数学被广泛使用在世界不同的领域上,包括科学、工程、医学和经济学等,能描述宇宙中几乎所有的事物.初中数学大致可以分为代数、几何、统计三大类,在数学课堂上,老师比较惯用的互动形式包括多媒体可视化、卡片实物引导和全体师生趣味问答等,殊不知,这些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知识点的传授,例如多媒体可视化比较适合于几何图形,因为它可以完美展示空间立体图形,将一些定理以形象的动画表现出来,通俗易懂,而不需要学生去费力的想象;但是对于代数方程来说,多媒体可视化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多个代数式的堆叠只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对于统计学知识,例题和习题中随处可见扑克牌的影子,大多数教师在进行互动教学的时候,喜欢用小组讨论并发言的方式来加深理解.其实,我认为扑克牌魔术及揭秘应该是个更合适的方法.它充分发挥了统计学的特点,趣味性也极强,能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和主动性,学生在学会魔术的同时,知识点也得到了理解和巩固.综上两个例子所述,精心研究不同知识点的特点、应用领域和当前学生的生活环境,多者结合才能选出最正确的互动方式,最大程度的展现互动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并且紧密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师生情感的培养可以促进互动教学的心灵交融

互动教学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子就是师生情感的培养,它在各个年龄层的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作用也是迥然不同的,应当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初中生处在一个身心变化较大的过渡期,心理上比较敏感,而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和方式相较于小学来说,跨度和难度都有明显的增大,在学生的心理上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老师而言,能准确的理解学生的想法、心理、态度,不断总结反思,优化互动教学;对学生而言,能以最快的速度接受老师的授课方式,并促使课堂上的氛围更加融洽.

互动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需要师生一起参与,以团队合作的理念完成每一次的知识渗透和积累,因此情感上是否能产生共鸣是教学成功与否的体现.情感培养的主动一方在于老师,它要求老师以人为本,德行统一,用温暖的情怀、广博的视野和人格的魅力去建立情感的桥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大多数研究都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不仅是智力因素在发展,情感因素是与其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这两者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缺一不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学习活动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总之,师生情感的培养,以达到心灵的交融是互动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总之,课堂教学进程实际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实践和反思,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挖掘优势因素,细化师生互动,才能提高互动的时效性,更好的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积极、有效”的互动课堂,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少莲.初中数学互动式教学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0(4):6-6.

[2]张小军.互动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2):33-33.

[3]谈锐.初中数学互动式教学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0(6):44-44.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河南岸中学 (516007)]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 下一篇:对初中数学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