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服务业发展

时间:2022-07-20 03:23:55

信息化背景下的服务业发展

摘 要: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广泛应用,引发了服务业领域里的一系列深刻变革。信息化不仅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动力,更为重要的是它打破了服务业原有的发展范式和产业格局,提出了不少新的课题,并时一些传统服务经济理论观点提出了挑战。本文探讨了在信息化条件下服务业内部结构、服务贸易结构、服务业布局、产业融合和服务业就业等方面凸现的新特点和新规律。

关键词:服务业;信息化;信息技术;产业聚集;就业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892(2006)08-0094-04

信息化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它的发展将给社会、经济和生活等各个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变化。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服务业领域已成为信息化的主战场,信息化为服务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机遇。服务业发展已经融汇到当今世界信息化这股洪流当中,并呈现出以往所没有的新的发展趋势、规律和特征。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加速。服务业内部结构趋于高级化

信息化不仅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拓展了服务业的发展空间,而且对于提高服务业知识含量和知识密集度、产业附加值,提高产业技术层次,促进服务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信息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信息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信息产业既包括信息硬件设备制造行业,又包括信息软件生产行业、信息传输服务业和信息内容服务业。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际信息产业市场结构中,硬件只占三分之一,软件和服务占三分之二。由此看来,信息化对软件和服务等信息服务业的拉动要远高于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迅速发展,在服务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信息技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高度倍增性,对产业的渗透性强,它的发展与应用催生了一批新兴的服务业。一方面,在信息化的作用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和源于为信息产业服务的大量服务行业迅速崛起,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网络通信、数字影视、网络传媒、信息服务、现代物流、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等。同时,由于上述服务业产业链延伸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出现了多种类型的信息咨询服务业、信息内容服务业等,它们可以提供更深入、更具个性化的定制信息服务。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渗透日益加深,一些传统服务部门逐渐发生更新与产业创新,形成新型服务业。如现代物流业就是从批发零售贸易业、运输业、仓储业等传统流通服务业脱胎出来的新型产业。

二、信息密集型服务业主导服务贸易结构和分工格局

信息技术提高了服务的可贸易性,改变了服务贸易的方式、内容、范围和构成。传统观念认为,由于服务存储和传递上的困难,服务贸易是难以实现的。但是,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改变了这一状况。信息技术削弱了服务过程中时间和距离因素的重要性,服务的不可储存性和运输的传统特性发生了根本变化,许多生产和消费原本需要同时进行的服务现在可以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分离,服务贸易的提供者不必跨出国门就能为其它国家的客户服务,服务需求者足不出户也可以同时接受来自不同国家的服务。服务贸易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服务贸易方式朝网络化、内容综合化、区域国际化发展,服务范围日益扩大,服务提供者可以借助信息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服务对象、提供服务产品、实现交易。

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化本身对知识和信息密集型生产或销售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不少服务贸易项目如建筑设计、法律合同、金融保险文件等可以以电子方式传输,取代了实物、人员和资金的跨国流动,减少了交易费用和经营成本,从而产生了大量新的服务门类,刺激了整个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服务贸易得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因此,信息化使世界服务贸易逐渐由以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为基础的传统服务贸易向以知识、信息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转变。

随着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扩散,服务贸易壁垒将进一步降低,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新的不合理的贸易分工格局,加剧服务贸易的不平等。信息化为发展中国家一些具有优势的服务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但是,在服务业越来越依靠技术知识进行国际竞争的今天,发展中国家仅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国际服务市场上已难以进一步实现服务贸易量的扩大和结构的改善。发达国家凭借其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全球信息资源的再分配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控制高附加值的生产服务业;而发展中国家从事低端或低附加值服务的生产,生产服务业不发达,大部分只能从发达国家进口,这必将压抑发展中国家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如在信息服务贸易中,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原始信息,发达国家进行信息加工,已成为一种普遍现实。发展中国家不仅支付了数据处理费用,还要无偿提供原始信息,致使经济信息资源流失。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达国家不仅从中赚取了大量附加值,还免费获得了许多信息。这将进一步强化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还有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和威胁。因此,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服务贸易时,应注重提高服务贸易的技术层次,充分发挥服务贸易作为技术转让渠道的作用,提高本国信息、通讯、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化程度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服务业出口产品的品种和科技信息含量,改善服务贸易结构,提高服务贸易水平。

三、服务业集聚化趋势快于分散化趋势

关于信息技术对服务业布局的影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传统观点(如Webber,1973;Downs,1985;Kellerman,1984;Kutay,1986),认为信息和通讯技术使商业交易在没有面对面的情况下进行成为可能。信息技术减少了距离阻碍作用,消除了家庭和办公室之间、城乡之间、中心城市与边缘地区之间的差别,其结果表现为服务业在空间上呈现分散化的趋势。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信息和通讯技术将办公地点和办公活动分离开来,将前台服务和后台技术处理分离,这有助于提高一部分大都市办公活动的集中化。与此同时,信息和通讯技术可以让服务生产活动分散到低成本的地区。服务生产活动的分散程度越高,越有必要对关键活动和环节进行集中控制,因而,像管理、信息等服务倾向于集中于大城市。

关于信息和通讯技术对服务业空间布局影响的实证研究并不多,总的来说,对后者的观点支持更强一些。Hepworth(1986)证实,加拿大的服务企业采用通讯技术维持和提高了自身组织结构的空间集中水平。Daniels和Thrift(1986),Goggard和Gillespie(1986)等,以及荷兰经济协会(1986)的研究也表明类似结果,在大部分国家信息和通讯技术加速了生产服务业的集

中化、多样化和国际化。这些研究还表明,在通讯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时期,只发生极少的分散化。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通讯技术并没有完全取代面对面的服务,许多传统型的、个人化的服务活动仍需要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如理发、美容和家政服务等,这些领域信息技术应用的空间狭小,服务质量往往与服务提供者的态度、热情有关,服务提供者更需及时了解顾客的心理感受和需求变化。这些问题是信息技术难以解决的。二是虽然信息通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人员的流动,但是与此同时,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更加频繁,各地区之间、生产者之间、消费者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相互之间的依赖性更强。因此,信息通讯技术刺激了更大规模、范围更为广泛的交流和集聚。三是信息和通讯技术在地域空间上的扩散,存在时间上和吸收能力上的差别。中心城市的企业比较容易获得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因而在获取和使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最初的优势,这些企业更能从人力资源中获益。边缘地区小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和通讯技术获得范围经济来弥补规模上的劣势,但是,中心城市的小企业照样可以获得这种范围经济优势。相比之下,边缘地区企业仍很难从信息通讯技术中获益,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一系列老问题没有解决,如:经济多样化程度低、本地市场容量小、劳动力素质不高,所有这些都会阻碍信息技术的扩散。因此,中心城市的信息技术扩散快于边远地区,中心城市的企业更能从信息通讯技术扩散中受益。四是信息通讯技术设施本身的投资要讲求规模效益。虽然在信息通讯技术发达的今天,通讯成本很低,相对于其它商务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应该看到,信息通讯基础设施的投资巨大,投资成功与否、投资效益的高低直接取决于用户的使用量大小。一般情况下,信息通讯设施的投资滞后于市场的需求,只有人口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有可能给高额投资的信息通讯设施带来规模效益。因此,尽管信息技术带来的低成本容许服务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的空间分散,但是,大城市人口规模大,信息通讯设施相对完备,仍然担当信息中心的角色,承担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的功能,其传统优势继续发挥作用,能比其边缘地区给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和丰富的信息服务。在信息通讯技术广泛应用的条件下,这种大城市的信息集聚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增强,服务业集聚化的趋势更为明显。

四、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服务业内部的融合趋势日渐突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服务业和制造业越来越相互渗透,重叠部分越来越多,它们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尤其是在信息产业中难以区分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譬如,个人计算机、手机等制造业的产品,其附加值大多数来自服务,更像服务业。其结果是,一方面,服务正在全方位渗透到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使这些物资生产部门逐步走向“服务化”而包含了大量属于服务业的部门。服务不仅成为制造业里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投入,而且,各种服务已成为制造业产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同出售。制造业的产品不是顾客需求的全部,它是为了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是作为服务包的一个要素(辅助物品)的角色而出现。顾客需要的是包括产品和服务在内的服务包,随同产品一起出售的常常伴有知识信息和技术服务等。另一方面,服务业本身越来越具有与制造业相似的特点。一是信息技术的大量使用使得服务业呈现资本深化的趋势,譬如,传统服务业的物资资本主要由建筑物、土地等组成,但是,由于信息技术设备的大量投资,使得不少服务部门如交通、商业等行业的信息通信技术设备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资本密集程度不亚于制造业。二是信息技术的普及使服务业领域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水平程度大幅提高,大规模、低成本的服务提供就像制造业里的自动化流水线作业生产方式。

信息化不仅使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相互渗透,而且也导致服务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融合的产生。目前掀起的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之间的融合浪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种融合之所以成为可能,主要原因就是它们的技术变革出现了根本性变化,由相互分离发展走向技术融合,即数字融合。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品的技术进步大多发生在各产业内部,并没有带来产业融合的可能性。在信息化过程中,信息技术不仅迅速发展,而且配套整合,不断趋于融合,这是以往大规模技术变革所不具有的新变化和特点。这些变化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原本具有不同的形式,如文本、语音、图像等,在非数字化的情况下,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难以有效地加工、处理和传输,更难以相互转换,提高其利用率。但是,数字化可以使各种不同形式的信息资源转化为统一的“比特”,可以统一编码,转换为具有标准意义的符号,便于按统一的技术标准加工、存储和传输。二是信息实现手段统一化。在信息收集、处理、存储、转换等环节,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如果各部门提供的信息服务不是通过统一的技术手段实现,就难以实现不同形式媒体之间的互换性和互联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原来各自不同的信息实现手段开始趋于统一。如多媒体应用技术使原来分别由不同的技术支持的数据、文本、声音和图像四种彼此分离的信息形式得以相互渗透和结合。三是信息传输平台开放化。信息传输的平台及网络,是多元的,其中不少是专用的,信息平台的相互隔离和封闭成为信息传输的最大障碍。IP技术以一种共同的地址界定方式和开放而非独家专用的标准,不仅将计算机联结在一起,并可采用分散式结构处理多媒体,使不同网络之间只需增加网络智能即可轻易连通。

由信息化引发的服务业融合是一种创造性破坏的产业动态发展过程。它通过服务业与其它产业或服务业内部的不同行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逐步形成新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拓宽了服务业发展空间,促使服务业结构动态高度化与合理化,进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服务业发展。信息化不仅整合和改造了传统服务业,更重要的是以信息化为平台,一系列关联产业能够实现互动和融合,创造出一种新型的服务业创新范式。

五、服务业内部、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就业变化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信息化过程中,一方面信息技术对服务业的劳动力产生替代作用,使得从事简单重复劳动和标准化作业的人员减少;另一方面又由于分工程度的提高、生产迂回的加深等原因而产生不少新的工作岗位。信息化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就业人数的变化上,更为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就业结构、工作技能、就业形态和就业方式,引起服务业就业领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

信息化对服务业内部就业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一是信息技术对不同职业阶层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商务、办公事务等信息流量

规模较大的环节,可以大幅提高信息采集、加工、存储和传输的速度和效率,对这些部门的岗位替代机会比较大,而对体力劳动者的替代机会相对较少,因为信息技术不同于机械设备和自动化设备。二是信息技术对就业影响程度的大小与企业规模有关。信息技术对大企业就业的影响比小企业大。小型服务企业的业务通常比同等规模的制造企业多,每个职员承担多项任务,办公室人员较少,分工程度不高,工作岗位设置灵活,信息技术替代劳动力的机会有限;而大企业专业化分工较细,业务流程比较规范,一个员工通常只负责一项工作,而且相对稳定,其岗位被信息技术替代的可能性要大。加上大型服务企业资金实力雄厚、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复杂、管理环节多、控制难度大、效率低,它比小企业更有积极性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效益和效率的愿望更为迫切。三是信息技术在不同服务部门的扩散是有所不同的,生产服务业的信息技术扩散速度较快,而一般消费服务业较少采用信息技术。生产服务业拥有高比例的专业人员和办公室职员,使用信息技术的空间较大。同时,生产服务业的作业受外部环境因素干扰小,比较稳定,标准化程度较高,波及面广,使用信息技术所产生的倍增效果明显。相比之下,消费服务业比较分散,关联度小,其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的配合程度和所拥有的知识。因此,信息化对生产服务业就业的影响要比消费服务业大。四是信息技术对职业技能和就业方式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低技能的信息处理、加工和传输的岗位如电话接线员将完全消失,一些新的岗位将由于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应运而生,如数据库编辑、信息系统管理员,成为信息化条件下就业的新增长点。也有一些职业如打字员、管理人员等虽然完全被替代的可能性暂时还不大,但需要提高职业技能,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也改变了就业方式,传统意义上的固定上班制度面临冲击,实行弹性工作制,同时受雇于多家企业,在家里或旅途办公等新型就业方式,在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条件下已成为可能。

信息化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不同于制造业。首先,从影响程度上看要比制造业温和,这主要与行业组织结构特点和产品的性质不同有关。服务企业尤其是大型垄断服务企业一般使用信息技术较多,但其内部管理机制的适应性较慢,相应的组织结构调整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不一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往往最终体现在产品的价格下降方面,而服务业生产率的提高大部分反映在服务质量的提高上,生产率和价格之间没有多大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信息化导致制造业中服务岗位消失更多、更快,而服务业中的就业变化不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从作用效果的先后顺序上看,服务业与制造业相反。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不断推出新产品,信息技术的应用一般也首先考虑应用于新产品,一旦开发出新产品,也就产生相应的市场,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于是产生与新产品相关的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和营销岗位。随着产品的成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价格,这时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目的转而是提高生产率,对牛产、销售等环节的岗位形成替代的压力。服务业领域里的信息化与制造业不同,按照Barras(1984)的“逆产品周期”理论,即服务创新演进的周期与制造

业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顺序刚好相反,可以推断:服务业应用信息技术的初始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相应在初期会带来替代性失业,但随着服务质量的提高,消费者的普遍接受和需求增加,开发新的服务产品势在必行,新服务的诞生也导致与之相适应的新岗位的出现。因此,与制造业相反,信息技术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轨迹是由开始的替代性失业向后来的创造性就业转变。

上一篇:湖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 下一篇:成本竞争抑或附加值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