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探讨

时间:2022-07-20 12:34:39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353-01

为全面加强免疫规划工作,规范预防接种行为,提高免疫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灵宝市自2008年7月起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软件,通过3年多运行,效果良好,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共探讨。

1 系统应用的优点

1.1 免疫预防接种更科学化。儿童预防接种监测网络管理系统只需将接种方案一次性设置完毕,就能使辖区内儿童采用同一模式,依据儿童的出生时间、上次接种时间、门诊日时间、疫苗间的冲突及间隔等,推算出本次应种疫苗和下次应种疫苗,并由接种医生向儿童提供预约单,从而使预防接种工作更加科学化。由于本系统具有数据自动汇总计算功能,每次门诊日接种完成后,各接种点可利用计算机对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和汇总接种日当天的疫苗消耗、儿童实种、应种未种等明细情况。此外,预防接种数据一旦上传后,便不能修改,因此既减轻了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又杜绝了弄虚作假现象。

1.2 提高了免疫预防接种工作效率。以往都是手工登记,接种预约费时费力,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利用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可以省时省力,方便快捷,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调查研究,分析处理,查漏补种,为群众提供更周全的服务。运用此系统基层接种点可通过系统提供的考核评价、应种未种统计等功能,直接根据要求统计本辖区范围内儿童基本情况,打印未种通知单,合理安排查漏补种,尽可能消除免疫空白,全面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

1.3 方便儿童家长,减少免疫接种的差错。由于人口的增长与流动,客观上使得儿童接种资料必须跟随流动,而传统的资料存储只是记录在纸本上,异地接种无法实现。而由于纸本丢失、模糊或工作人员的疏忽,容易造成儿童接种的差错。该系统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在任一个接种点也可以轻松补证或接种,特别是系统内关于接种疫苗时间的科学安排和智能化判断

(下转第354页)

上一篇:浅谈出院患者健康指导 下一篇: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