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新探

时间:2022-07-19 08:17:58

初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新探

摘要:新时代最缺少的人才就是拥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很多人往往惰性很强,习惯了通常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不愿意做改变;而时代在召唤求新求变的人,为我们的祖国的建设作出更多,更好的贡献。创新教育就成为了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怎样改变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具有创新能力?这是初中数学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一些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

创新的本质是进取,是求新,不做单纯的复制者。新课改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时展的需要。这就给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学生,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创新是需要环境的,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机械地灌输知识,不让学生做太多的思考,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对知识的简单的复制,没有达到灵活应用。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表达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去积极主动地思考,所以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让学生能够大胆地去表达和思考,而不是畏惧自己犯错,怕被别人笑话。教师要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该让学生感到亲切,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帮助,让学生能够放开思维的束缚,充分展现他们的创新才华。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尽量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当中,让学生轻松进入角色。

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时候,它的性质定理是: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定理,教师可以在学习之前对学生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有关三角形的公理和推论,让我们大家一起结合我们学过的知识,讨论一下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好吗?”“我们大家”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到平等。“讨论”一词调动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好吗”使学生感到很亲切。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不怕被笑话,各抒己见,相互讨论,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启发学生思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敢于颠覆那些陈规旧律,从新的方面进行思考,产生问题。没有思考,没有问题,学生还会循规蹈矩,造成懒惰的习惯,当学生有了质疑就有可能提出一些与原来思考问题的不同思路,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质疑,根据学生的质疑,进行大胆地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经常地提醒学生,不要人云亦云,不知变通,要不拘泥、不守旧、勇于打破旧框框,优化学生的解题思路。

例如在学习圆的时候,学生知道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学生就可以大胆地猜测,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是不是也都相等呢?根据这个问题学生就可以对它进行证明,大家可以大胆质疑,畅所欲言。在质疑中学生会发现自己创造出了圆的定理的推论,很有成就感,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展现不同思维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因为有了不同的样子而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学生也一样,正是有了不同的学生才使教育变的生动,耐人研究,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不同的学生展现他们不同的思维,这样课堂的探究才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同的学生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可能会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思考,这个思考的过程不仅展现了学生的个性,而且还诱发了学生的求新求异思维,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解决几何问题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用几何变化法去解决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平移、旋转或对称的方法,把复杂性问题转化为简单性的问题而得到解决,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还有很多图形都是可以通过做辅助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不同的学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位置去做辅助线,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尝试,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学生的思考方向是正确的,教师就不要制止学生的思考,这只会鼓励他们创造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所以教师在平时的实践中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创新实践。数学中的实践主要就是学生对练习题的解题方法进行创新。不是所有的题都只有一种解题方法,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思路和不同的要点对问题进行创造性地解答,想出多种解题方法。不同的解题方法也就是学生的创新的一个体现。通过学生的一题多解,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构思、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种成就感会使他们更加喜欢学习数学,更愿意在这里进行创造性地思考。

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的时候,这里主要有配方法:利用配方,使方程变为完全平方公式,在用直接开平方法去求出解;分解因式法:提取公因式,套用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利用这点,把方程化为几个乘积的形式去解;还有公式法这方法也可以是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万能方法了,都可以解出不等式,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在同一道题中,利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鼓励学生创新,积极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根据这些规律性的内容,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推陈出新,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归纳,得出规律.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要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采用指导、点拨、启发和积极参与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创造性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

上一篇:谈新理念下改变传统语文模式的几点做法 下一篇:高中英语的词汇学习指导策略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