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影响研究

时间:2022-07-19 07:04:07

竞技体育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影响研究

【摘要】高校体育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从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可以看出竞技体育在培养正确的体育文化观点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对竞技体育的认识,使竞技体育能更有效地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竞技体育 高校体育文化

一、校园体育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即学校的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它又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组成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

二、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状况

目前在中国的高校中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现状存在很多问题。不容乐观,例如:由于在很多高校中缺乏体育场地、用品与器材,体育教学与制度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因而优秀的体育道德、精神、观念与风尚难以真正树立。体育教育与体育文化无法发挥应起的作用等等,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缺乏一种良性的模式,而现存的模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无法将校园体育文化的子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往往造成校园体育文化的意识层、行为层与物质层的脱节,难以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的、连续的、发展的文化体系,特别是在近几年高校扩招与成人、网络教育迅速扩张之后,这一现象就更加突出了。面对时代的发展、客观的需要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寻求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路径依赖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工具,作为一种方法论,路径依赖是由新制度经济学派开创的,过去主要用于经济问题的分析与研究,现在越来越多的被用于政治、社会与文化范畴,通过对现状的非正式约束、正式规则与实施机制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往往能够“柳暗花明”,“绝处逢生”,在物质基础与技术手段存在客观限制的条件下,促进效率的提高。

三、竞技体育对促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健康发展的作用

1、竞技体育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社会是一个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构成的交互场所,每一个人在社会当中都不同地充几种、甚至多种的社会角色。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身份与他人交往,能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进行相应调整,作出恰当的、合乎角色的反应。这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表现。而体育运动场合,恰好能为人们学会承担社会角色提供优越的环境与适宜的条件。比如,某个班在分组进行篮球赛时,两个组各自的边锋、中锋、后卫等各个角色都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通过与该地位相适应的角色行为而产生相互的社会关系。由体育而结成的社会关系中,每个角色都有获胜的权利,获得嘉奖的权利和按照规则进行技术动作的权利,同时也有遵守体育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和技术规范的义务。社会角色是完成社会活动的必要的社会形式和个人的行为方式,通过体育角色的学习使同学们懂得了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的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行为的期望,有利于人们懂得“做什么像什么”的社会意义。为将来走向社会适应各行各业的需要,干好本职工作打下思想基础。通过体育活动角色的学习,还可以使同学们体会到经过个人努力是可以成功扮演各种角色的,从而体验出人的主观努力是改变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对于现代青年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2、竞技体育可以提高学生奋力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竞技体育比赛种,无论什么项目竞技体育都包含强烈的竞争精神、挑战精神、超越精神和合作精神,这些精神对培养了大学生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拼搏精神正是时代所需要的。竞技体育磨炼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奋力拼搏的精神,使大学生在今天的社会中,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因为2l世纪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只有具备了强烈的竞争意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随着青少年犯罪的连年递增,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针对当前形式,学校内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利用体育锻炼来缓解心理压力,学习负担、家庭的烦恼、生活的不满、前途的渺茫总在不同程度刺激着人们,尤其是当今大学生,适当的体育运动会起到短暂遗忘的功效;真正的热爱运动,其中环节的刺激,对技巧的摸索,会改变思维并转变注意力,当再次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问题时,会积极的探寻解决的方法,心理压力自然解除。在对我校大二、大三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访谈了解到,体育运动促进他们自我心理调试,他们表示参加集体项目效果更加明显。

3、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健康发展的举措

3.1完善校园体育文化的规章制度,加强场地设施建设

要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学校体育规章制度,并加以实施,以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和建设。其次要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良好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锻炼的环境,场地设备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热情。另外,场地安全保护措施加强。随着运动强度和动作难度的加大,增加运动场地的安全保障系数,会大大减少意外受伤。因此,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物质条件的建设,包括建造体育场馆,添置设施、并合理使用已有的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用品都是重要的。

3.2相关领导层要加大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

学校党政领导将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文化精神作为重点来抓,各院系认真贯彻落实,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充分积累专业及外延知识,是提升个人素质的基石,学校应严格强调积极锻炼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以“校风带系风,以系风带班风,班风带个人”的思路将体育锻炼纳入我校学风建设的目标考核体系,将体育锻炼的内容,形式等不同程度作为测评院系,班级,学生各人的指标禀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出“优秀班级”“体育锻炼优秀标兵”等,树立楷模,形成榜样,激励全体同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3组织体育知识讲座,建设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体育知识讲座是丰富学生体育知识的重要手段,可以请校内外体育专家、运动员配合体育教学任务进行讲座,介绍国内外体育赛事、体育形势、体育文化等,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校学生会和系学生会,在全校范围内,以各学院为单位,定期开展体育知识讲座。开展体育文化节,体育知识月。学校组织体育知识竞赛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可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体育知识,组织班级、年级甚至全校的体育知识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对体育文化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如东北的高校在冬季可以举办冰球赛,滑冰

比赛,内蒙的一些高校可以举办一些博克比赛,摔跤比赛。因此,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各个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最终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特色。

3.4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倡导“自我健康投资”,让积极的闲暇体育消费观深入人心

长期以来,大学生受家庭、社会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体育锻炼是科学、文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观念认识不足,尚未树立正确的闲暇体育消费观。随着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体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体育消费也日益进入到人们的日常消费,上升为与衣食住行同等重要的位置。我们应倡导大学生学会“自我健康投资”,建立积极的闲暇体育消费观,改变把体育看成是一种职业的体育竞技的陈旧观念。按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供需原则、方法、手段来组织大学生体育文化娱乐活动。学校要多组织学生观摩高水平比赛,给学生放一些高水平运动员的录像带,建立相关的体育社团,如在学校中的跆拳道协会,在学校定期组织比赛,以及在全市各大高校进行体育比赛互访交流。

3.5加强体育教学改革,建立高校体育俱乐部

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最终是使受教育者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提高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必须围绕这一目标而运作。因此,要加大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使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教学方法具有针对性,教学形式具有灵活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高校体育俱乐部是顺应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而产生的教学模式,在课内俱乐部,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老师和自主选择项目,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俱乐部。国内高校应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完善高校发展体制,进快与国际接轨,一方面可以促进体育文化的深入,还可以为国家培养大量的体育人才。

四、结论

1.在竞技体育比赛中,任何项目都包含了竞争精神、挑战精神,这些精神培养了、大学生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意识起到重要作用。

2.在竞技体育的团体项目中,培养出了对集体、团体的荣誉观念。

3.强身怡情,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4.竞技体育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5.竞技体育在高校校园文化中还存在一些不健康因素,如错误的价值观、暴力倾向等。

五、建议

1.完善校园体育文化的规章制度,抑制错误价值观的出现。组织体育讲座,加强场地设施建设。

2.加强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避免暴力现象的产生。

3.相关领导层要加大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建设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加强体育教学改革,建立高校体育俱乐部。

4.加强全校体育教师体育文化素质建设,全面提高体育教学科研与文化发展。

5.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倡导“自我健康投资”,让积极的闲暇体育消费观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田林,体育文化现象之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年,第22期,122―123.

上一篇: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适应新课改 下一篇: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六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