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市场规模范文

时间:2024-03-27 15:32:30

竞技体育市场规模

竞技体育市场规模篇1

【关键词】中外;竞技体育;组织形式;分析

党的十提出了“五位一体”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内容,体育文化建设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方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体育产业是伴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影响最为广泛,增长极为迅速的产业之一。全球乃至各区域的各级体育赛事组织是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根本动力,又尤其是竞技体育组织。竞技体育组织已成为现代社会影响很大的一项活动,越来越多地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政府的关注和重视。体育活动的举办有利于促进国家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社会的影响;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互动;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提高举办地综合实力水平。体育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而易见。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运用电子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电子网络等收集大量有关国内外竞技体育组织的文献资料以及各类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研究资料。

2.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分析法对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利用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过程对研究所得到的观点进行梳理整合,对目前国内外竞技体育组织进行逻辑分析。

3.专家访谈法

为了获取详细的分析资料,采用专家访谈法拜访了对竞技体育组织发展有深入了解的专家、学者,以使文章更具可靠性与可读性。

二、中外竞技体育组织形式分析

目前,研究体育赛事的文献较多,如体育产业、新闻传媒、电视转播、市场营销与推广、信息技术、体育经纪人等等。相对来说,很少有对赛事组织管理方面的研究文献;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确立较晚,体育市场营运水平较低,市场化程度不高。

1.我国竞技体育组织形式分析

我国以“竞技运动竞赛”的组织管理模式和技术标准来认识和管理体育活动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赛事组织模式主要表现为组织行式上以“政府包办”为主(实际上主要花纳税人的钱办赛事,体育市场融资水平很低),体育赛事运行管理则以“竞赛和安全”为中心。为了阐述中外竞技体育组织形式,分析中外体育赛事竞赛组织各自的内在原因,该文章从对中外竞技体育赛事的管理模式的资料对比、筛选整理和分析比较,从而对我国竞技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和运行管理的优化具有借鉴的作用。

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组织逐渐迈入了市场化道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都因其竞技体育组织市场化经验缺乏,组织经费欠缺,选择分析竞技体育组织赛事市场行情有误,没有稳定的社会市场经济,体育市场组织管理人才缺乏,从而难以形成体育市场营销行。因此,要推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我国竞技体育组织形式必须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2.国外竞技体育组织形式分析

由于国外竞技体育有长久的历史沉淀,他们已经具有较完善的竞技体育组织管理水平,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体育组织市场体系以及优越的体育文化氛围,国外发达国家具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相关政府部分利用该法律法规制度,间接干预规范其竞技体育活动以及体育组织相关的体育文化与经济方面的活动。

有关资料可知,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体育组织管理研究来源于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实践研究已有100多年了。竞技体育组织基本的运行管理、运行机制、成熟的体育人口市场、完善的体育中介市场等等,均有较为深入而详尽的研究。美国学者马斯特曼[6]对体育市场化水平研究相当详尽细致,其研究的范围涉及了体育组织环境、规划、实施、影响、财务管理以及体育市场营销等的诸多方面。随着国际竞技体育组织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外又出现了一些如竞技体育组织形象景观研究、体育活动物流管理研究、竞技体育赛事环境管理研究等等的新兴体育组织研究领域。

国外竞技体育组织形式的研究较多,基本都以市场经济为主体、政府仅提供相对应的辅作用,其原因是国外发达国家特定的体育活动运行环境决定的。国外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经作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体育用品以及体育服务行业成为了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发达国家不断完善的体育组织活动极大地开拓了体育组织管理工作的项目;其组织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不断地加剧了体育组织活动的营运难度。为此,国外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也必须依赖高科技发展成果和新的技术手段,着眼可持续发展,以引领世界体育活动发展的方向。

三、结论

我国,政府部门对体育活动实行的的“举国体制”严重阻碍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市场化发展趋势,抑制了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完全不能适应国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活动需求,也不利于我国体育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外发达国家具有极为完善的市场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机制与体育产业运营模式,近年来国外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急剧增长与体育产业资本的快速增加,应是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方式最好的解释。因此,我国要发展竞技体育事业,必须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利用借鉴国外先进的体育组织形式和管理经验,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利用市场融资,逐渐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竞技体育市场。

参考文献:

[1]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2]徐昱玫.大型体育赛事的竞赛组织探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7

[3]董官清.全运会转型背景下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0(3):31-35

[4]刘希佳.我国高水平单项体育赛事组织结构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 2008

[5]黄江玲.我国大型综合体育赛事的市场化运作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 2012

[6]Martin Johansson. Doping as a Threat Against Sport and Society: The Case of Sweden [J].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1987, 22(2): 83-97

[7]黄秋玲.举国体制与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J].广西: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8, 244(22):377-378

[8]邢尊明.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优化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8

[9]钟璞,陈林.中外大型体育赛事组织形式差异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3, (6):67-69

[10]陈林.新疆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模式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3(32):156-157

作者简介:

竞技体育市场规模篇2

关键词:转型时期;政府;竞技体育;管理方式;变革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7-0870-04

The Impetus, the Resistance, and the Direction of Government's Administration Mode Reform of

Competitive Sports during the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LIU Fang

(P.E. Colleg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Business and Industry, Chongqing 400067,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find out the feasible administration mode of governmen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the effects of government's administration mode reform on competitive sports are analyzed. The resistance and the direction of government's administration mode reform during the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are researched.

Key words: transformation period; government; competitive sports; administration mode; reform

1 当前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对竞技体育的影响

1.1 竞技体育运行基础的根本性变化

在体制转型的大背景条件下,竞技体育的运行基础发生了变化,从政府管理方式的角度看主要是人、财、物等的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竞技体育在两种体制下运行特点进行了比较后认为,(表1)原有“举国体制”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必需改革,但同时也认识到,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各项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转型时期,旧的体制逐渐解体,新的体制尚未建立,在新旧体制碰撞下,竞技体育发生了许多变化(如竞技体育自我造血机能不断增强,体育产业发展迅猛等)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比如足球协改革进程中频频发生的投资人与足协的冲突,运动员违规做广告等)。这是当前我国竞技体育运行的根本性变化。[1]

1.2 政府体育部门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

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体育市场化改革是从政府的组织机构改革开始的,首先,在1993年,成立了14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1997年又组建了6个,并对3个管理中心进行了调整,20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管理着41个单项协会和56个运动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单项体育协会的实体化。同时,政府体育部门的机构也进行了相应的精简,1994年,国家体委机关由原来的15个司、局缩减为13个,工作人员由470个缩减为381人。1998年,减少为180人。这一系列的机构改革提高了我国体育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体育行政部门也不再直接管理运动项目,但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直接隶属于体育行政部门,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并被赋予了部分行政管理职能,对所属运动项目进行全面管理,本质上仍然是政府行为与职能的延伸。

1.3 竞技体育管理手段的变化

1) 以行政指令手段保证奥运项目和重点项目的发展。在转型时期,虽然评价各运动管理中心和地方体育局工作成绩的指标有所变化,包括体育产业化、商业化和职业体育的孕育、运用市场的能力、群众体育的发展、运动员文化教育与退役安置等等,但金牌数量依然最主要的硬性指标。因此各级政府体育部门运用行政指令手段来保证奥运项目和各地方体育局的重点项目是目前通行的主要的管理手段。

2) 以经济手段调控非奥项目和非重点项目的发展。政府体育行政管理的经济手段主要指政府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相应的发展目标,运用宏观经济管理工具如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货币政策等,以及微观经济管理工具如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产业政策等,对体育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随着体育体制改革的推进,经济手段会成为政府管理体育事务的主要方式。

3) 以法律手段来保证竞技体育的各项改革。近年来,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在法制管理上主要以培育和开拓体育市场为目标,以《体育法》的实施为契机争取确立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体育产业和市场的主体资格,部分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开展了初级的市场管理工作。在体育行政管理中不管是行政指令手段还是经济手段实际上最后都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贯彻,我国目前的体育立法工作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完善体育法规建设是体育行政部门的当务之急。

2 转型时期政府竞技体育管理方式变革的动因分析

2.1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要求

实际上政府机构设置的变革,政府管理职权的重新配置等,都与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有着直接联系。[2]事实上,体育发展目标和服务的市场化,以及体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要求等等,致使我国竞技体育事业不能继续按照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运行,传统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难以为继。[3]因此,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审视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政府竞技体育的管理方式必需顺应我国宏观经济的整体运行,符合我国政府管理方式改革的趋势。

2.2 地方财政压力的促使 长期以来高度

集权的竞技体育体制使得竞技体育在某种程度上蜕变为政府体育部门的竞技体育,政府的行政权力扩展到了竞技体育的方方面面。其结果必然是:行政权力的扩张,一方面造成了体育行政部门的无休止扩张,“奥运战略”、“全运战略”及随着金牌竞争的日趋加剧,各省(市、区)的财政压力逐年扩大,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更是财政不堪重负,财政投入的不足最终影响了竞技水平的保持;另一方面行政权力的扩张排挤了社会力量参与管理竞技体育的权力,致使竞技体育资源浪费,从而极大地阻碍了竞技体育这种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2.3 竞技体育事业规模和影响的日益扩大

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改革开放20多年来,有302人(队)、72次打破和超过世界纪录;在人数上占新中国成立以来打破世界纪录总人数的64.3%;在次数上则占79%;在项数则高达83.3%。在2004年举行的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获得了32金、17银和14铜的优异战绩,全面完成了既定目标,为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增强整体实力,创造了条件,增添了信心。同时,国内大众竞技体育的广泛普及,各级各类竞技性运动会的举办和规模的扩大,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从不同层次上推动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并在推动全民健身、加强学校体育、体育产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和进步,以其特有的社会效应和广泛的国际影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社会良性运行的发展状况,体现了竞技体育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特有价值。因此,从竞技体育对于社会发展的综合价值与影响,其政府管理方式必需顺应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2.4 国际竞技体育新秩序及变化的逼迫

如果说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主要从思想、观念方面促使我国政府竞技体育管理方式转变的话,国际竞技体育新秩序及其变化将是从措施、手段方面迫使我国政府竞技体育管理方式的转变。进入新世纪,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提出“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奥运理念,奥运会的“瘦身方式”、“治假措施”等,在继续向职业体育开放的同时,不断受到单项世界锦标赛(含非奥运会项目)的挑战;同时,奥运会项目外的其它竞技项目及综合型运动会(如“世界体育大会”等)也悄然兴起,不断受到人们的青睐,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国际竞技体育传统秩序不断被打破,新的秩序逐步形成。中国竞技体育是国际竞技体育大家庭一员,国际竞技体育秩序的不断调整和变化,客观上逼迫我国政府要适应并积极应对,调整自己的战略、目标、项目布局与转变政府的作为方式。从当前形势看,我国20年来长期实行的以参加奥运会为最高层次并取得优异成绩的竞技体育“奥运战略模式”以及与此相衔接的“全运战略模式”及其管理方式,将逐渐受到挑战。怎样通过竞技比赛既达到争锦标、为国增光的目的,又达到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推动全民族健身意识和健康素质的不断提高,是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发展竞技体育事业的一项艰巨使命。

2.5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需要

在全球化趋势下,和谐、均衡地发展竞技体育事业,把我国竞技体育的这种“行业自主发展”引向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应当在政府作用方式方面得以体现。当代西方体育发达国家都把体育管理的重心放在提供体育公共物品上,致力于规制公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和条件,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来减少悬殊和失衡。[4]因此,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政府竞技体育管理方式如何适应客观条件的变化和发展,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前提下,认真地分析并弄清楚自己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革新思想观念,与国际接轨,才能不失时机地高效发展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

3 政府竞技体育管理方式转变的主要阻力

3.1 受制于国家重视体育政治功能的需求

我国在建国开始就面临着十分严酷的生存环境,对内为了展示新制度的优越性,激发全体国民自信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对外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政治封锁和经济封锁,尽快树立国际形象,获取广泛的国际支持,体育在当时的条件下,几乎是唯一的可选择的外交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体育作为外交手段的重要性降低了,但是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成功,中国要举办一届历史上最成功的奥运会,要维持甚至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的成绩,对“举国体制”的改革必然不敢冒进。

3.2 受制于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在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综合实力不强,人均收入较低,改革开放后逐渐致富的人们首先要满足是吃好点、穿好点,然后是旅游、渡假,体育消费还在滞后状态,社会尚不具备支持和参与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的经济能力,只能依托政府。而中国是个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的国家,政府的财力也极为有限,加上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也很不成熟,如果现阶段牺牲竞技体育的金牌,社会体育能否有成效也值得考虑。此外,管理方式的改革将打破几十年来形成的“部门所有制"和“铁饭碗"制度,触及各方面的利益,专业竞技体制又是一个整体系统,对任何一个项目或子系统的根本改革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一连串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改革的力度过大,极不利于组织的稳定。因此,在短期内要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由计划到市场、由微观到宏观、由直接到间接,还只能是一个由无为到有为、由少为到多为,需要不断地调整的过程,所有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管理方式转变的速度和力度。

3.3 政府体育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政府职能认识不清

我国政府体育管理模式来源于前苏联,多年以来,政府体育部门一直包办所有的体育训练与竞赛、运动员选拔、培养与退役安置等事务。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国际上体育领域交流的增多,客观上要求政府体育部门把相当一部分体育事务交由市场和社会管理。这种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对自身职能认识不清的状况必然导致政府部门事必躬亲,对管理的行为重心认识不清。这也反映了政府体育部门由于对公共产品的界定不清晰,对政府职能转变认识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管理方式如何转变,转变的方向是什么,自然就不够清楚。

3.4 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体育部门对管理方式变革还不适应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计划经济遗留的痕迹在我国体育领域依然清晰可见,最为突出的便是在经济转轨时期有所加强的行政审批制,尤其是在涉及国家体育部门及各地方体育局等事业单位领导人任免、体育产业化过程中的投融资、体育领域的国际交往等方面的行政审批急待清理和削减。面对新形势,地方政府体育部门工作人员应适时地调整自己行为手段,学会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同时完善管理制度,成为既懂体育又懂经济、法律和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3.5 体育市场还很不完善 我国各项经济体制改革均采用“渐进式”的改革方式,体育改革也不例外。我国体育市场发育与运行的基本格局是,体育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国内体育中介机构发育滞后、体育产品经营内容单一、体育服务营销管理水平较低、体育市场发育不均衡、体育市场管理不规范等等。[5]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的宏观调控工具,如各种经济杠杆、财政货币政策以及法律手段等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就会对各宏观调控手段不敏感,宏观调控就会失效。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在管理体育事务的过程中,可能又会不得不回到以前的管理方式。

4 转型期政府竞技体育管理方式转变的方向

4.1 把握世界竞技体育管理方式转变的潮流 1) 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及社会团体分权,努力实现体育管理层次化、协议化。中央政府将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加强体育发展的战略制订、规范法规调控以及宏观监督管理的职能上,而地方政府及社会团体的注意力则更多地集中在对群众体育的推动上。这种管理方式更加具有有效性、透明性和公正性,对于解决政府包揽一切的弊端无疑是一种最佳的方式。

2) 政府与社团结合型的管理模式是管理方式转变的基本取向。从前面的研究不难看出,世界各国政府在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中越来越倾向于政府与社会联合起来办体育的这一基本取向。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更多的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开始积极发展政府体育部门和社会体育组织间的合作。这种结合型管理趋势有效地发挥了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又充分发挥了社会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把不同的利益集团统一到共同的任务上来。在这种管理方式转变中,政府将决策与执行分离。[6]

3) 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行为重心将依据经济规律进行定位。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7]依据这一原则,西方发达国家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行为重心进行划分,政府主要承担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政策投入和宏观监督的职能。而职业体育则完全采用市场化的方式由企业化的俱乐部组织承担。职业俱乐部通过产业化和商业化经营,一方面向公民提供了高质量的体育观赏产品,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巨大的产业,并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另外,公共体育服务也由传统上的政府承担转向引入市场机制,比如采用“合同出租”的方法,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提供,将原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转让给私营公司、非营利组织等机构,以改善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

4.2 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规律

应当看到,竞技体育从经济组织角度看,有经济组织但又不全是经济组织,有公益性事业机构,有社会团体;从功能、价值来看,不仅有经济功能、经济价值,而且是一种文化组织、文化现象,具有多元价值。总体上说,竞技体育应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但它又不是单纯的经济现象,不能单纯按经济规律办事。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如果让“看不见的手”按自身规律调控竞技体育的生存和发展,那么该国的竞技体育发展中必然会出现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难以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这是因为:

1) 现代竞技体育具有政治、外交、经济、教育和文化娱乐等多重价值,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希望实现它的多重价值,为社会发展服务。倘若一国政府对竞技体育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让商业原则决定运动项目的兴衰存亡和整个竞技体育走向的话,那么它最多能得到一个高度职业化和商业化的竞技产业,最大限度的实现竞技体育的经济功能,而不能实现竞技体育的多元价值。况且商业化本身也会给竞技体育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2) 市场不是万能的,它也有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对于竞技体育的发展来说,市场能促进商业性运动项目的高速发展,但不能解决公益性运动项目的生存问题,能实现资源在俱乐部层面上配置的高效化,却很难实现资源在宏观层次上配置上的最优化。同时市场调控也使得竞技体育内部利益关系和利润关系复杂化,从而引发罢赛、球场暴力、欺诈行贿、运动员收入两极化以及球员频繁转会等一系列不利于竞技体育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4.3 适应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1) 我国竞技体育项目布局是按照奥运战略设置的。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目标对全国各地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一次大检阅的“十运会”,共设置了32个大项和320个小项,9 922名运动员参赛,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是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没有的。这一国内品牌的竞技体育综合赛事,也有逐步国际化的趋势。政府的作用方式和战略决策方向不仅是金牌、奖牌的多少,而更多的则是这一活动的品牌、形象、铸造竞技体育的公信力,努力使民众舒心和满意。

2) 市场化操办竞技体育赛事,已成为必然。一直以来,我国的竞技体育赛事(尤其全运会)被赋予了很多行政的色彩,成为官方指定、承办地方投资的一项国内大事。由于承办方操作模式的市场化不强,造成这类“大事”一直以来入不敷出的事实。昂贵的耗资,不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是很难成功的。[8]

4.4 突出政府在竞技体育管理方式转变中的主导作用

提起政府管理方式转变,人们总是想到“放权”、“精简”等词汇,往往对政府主导与政府包办区别不开,而实际上政府主导并不等于政府包办,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竞技体育事业发展中,这种政府主导突出表现为制定体育工作的政策法规、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宏观性的调控作用,通过运用政策杠杆或经济手段调节体育市场的供需矛盾和运动项目间的结构平衡,以有助于保持优势运动项目后备人才队伍的稳定。通过制定更加完善的相关法规,对社会力量参与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进行规范管理,建立与完善高水平竞技人才交流的相关制度,使各培养主体在同等的条件下进行竞争,保证培养单位合理的利益回报等等。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陷身于具体微观事务而不能自拔。

对于竞技体育事务而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管理或政府作用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管理的一般作用特点,在体育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力度和方式都有所不同,而且,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各体育发达国家的政府干预模式也不相同。因此,要正确确定好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必须首先立足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特别是体育体制的发育情况,这是了解政府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在西方体育发达国家,其体育管理体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并依靠建立非官方的自治机构管理体育,政府在体育发展中扮演着筹资者和宏观管理者的角色,主要为本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与各社会体育团体之间都不是上下级的隶属关系,而是相互独立的“伙伴关系”。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盲目地、不顾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地追求“社会自治型”管理方式是欲速则不达的。从制度上创新已成为我国政府竞技体育管理方式与时俱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刘青,等.转型时期和地区发展二元结构双重约束条件下西部地区政府竞技体育管理方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3):7-13.

[2] 唐娟,徐家良,等.中国中央政府管理[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24.

[3] 马志和,等.论政府体育管理职能的转变与制度创新[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3):15-17.

[4] 胡小明.中国体育的改革与创新[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5):1-4.

[5] 丛湖平.体育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0.

[6] 赵云宏,等.国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趋势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1,(6):8-11.

[7] 林显鹏.国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趋势[EB/OL].http:/省略.2003-5-12.

竞技体育市场规模篇3

关键词:新兴产业;培育;政府;市场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050-02

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正在形成热潮,各地政府摩拳擦掌,正在加紧制定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扶植政策,以图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这种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令人敬佩。然而,从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现状来看,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1.政府主导模式,从各地陆续推出的投资计划来看,不少地方政府仍将自己定位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攻手的位置,政府大包大揽直接参与产业投资与建设,在制定新兴产业规划时忽视产业自身发展规律和地区产业实际,而是沿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主观地定指标、上项目。例,广东等地陆续推出的巨额投资计划,2010年将启动45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工程的投资,项目整体投资额约1 043亿元。不少地方还提出了过高的规划指标,如上海和广东的十二五规划就提出五年内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翻番的指标。

2.急功近利,有明显贪大求全、大干快上倾向,一些地方引进高端产业项目,且以短期内形成大规模产能为主要目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已经异化为竞相扩展产能上投资项目,进而演变为圈地块、争补贴、上投资的“锦标赛”。这种重引进、重规模、轻消化吸收、轻创新,追求短平快发展的做法,使基础研究、技术积累和研发创新未受到足够重视,核心技术也就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使某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能规模上虽然跻身世界前列,但因缺乏核心技术作支撑而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形成高端产业的低端制造、重复建设和低层次竞争局面。例,新能源(特别是光伏电池)领域的技术依赖、重复建设和低层次竞争已经使整个产业陷入困境。

这些问题说明,当前一些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指导思想存在误区,即过于看重政府的作用而过于轻视市场的作用,急于求成的心理使其直接按照计划模式来培育新兴产业。如不加以纠正,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作就可能走上歧路。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进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进程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各是什么,政府工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进程中如何正确定位?这是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事实上,政府与市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两者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化。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相互作用,是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成长需要政府大力支持是不容置疑的,政府在培育新兴产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作用应是组织引导者而不是主攻手。政府工作的重点应当定位于自己擅长、并且社会最需要发挥作用的领域,而不应本末倒置。政府主导的长处在于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在经过充分论证无误,且条件成熟(例如掌握了核心技术和有可持续研发创新能力)的前提下可以集中全社会力量,组织多部门多企业协作,实施大规模财政支持,迅速形成产业链竞争优势,进而巩固成果,使其成为真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然而,如果违背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政府决策层远离技术前沿和生产一线,既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又缺乏市场竞争的实践经验,容易理论脱离实际,让政府指导产业发展方向或技术路线,失误率很高,一旦决策失误,将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政府主导发展模式本质上是计划模式,与市场机制的最大不同在于,市场机制的产业竞争优势主要来自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而政府主导的产业竞争优势主要依靠权力和其选择的扶植政策。因而,对新兴产业培育效果和后续发展的可持续性将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一般而言,依靠政策扶植和技术引进由政府主导而形成的新兴产业,无论其规模有多大,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竞争优势而很难具备战略性,只能充当技术输出国的打工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先后引进过许多的技术和数以百计的生产线,但由于未能掌握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至今仍需进口,技术仍然需不断引进,始终无法打造出自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例就是一个典型教训。因此,正确估计政府主导对培育新兴产业的利弊得失,才能更好地把握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关系。

另一方面,作为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角企业,对产业发展规律及动向比政府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更准确的把握和了解,由于企业是按市场机制运作的,其投资决策需承担经济风险,因而企业投资决策更理性更科学,其决策的成功率和投资收益率远高于政府。因此,市场主导不但能够有效避免造成资源浪费的盲目投资,而且也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成长。与政府主导培育模式相比,靠市场机制培育的新兴产业费时长,其最终形成产业方向也不一定与政府规划的愿望相同(这也是当前地些地方政府不愿采用的主要原因),但经过市场优胜劣汰洗礼而形成的产业却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因而也更具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两种发展模式的效果优劣比较早有定论,历史上,以苏联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机制模式的竞争最终以苏联惨败告终的结果表明,尽管政府主导可能在某些局部领域短期内取得一些超常成果,然而总体上看,无论是技术进步水平还是经济发展活力都与市场机制国家差距悬殊。究其原因,政府主导单纯依靠少数决策者聪明才智的决策根本无法与市场机制充分依靠全社会企业和个人经验、探索和智慧总和的选择相匹敌。市场体制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本身就是经济领域中自然进化最基本的寻优法则。这是政府主导机制无法比拟的。

竞技体育市场规模篇4

【关键词】 经济危机 体育用品业 国际竞争力

一、引言

体育用品业作为体育相关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抢占市场,努力使自己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大型跨国体育用品公司大举进入中国,中国体育用品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在竞争中争夺生存空间,这就意味着,中国体育用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成为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尤其在近些年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了解当前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的不足与差距,深入分析影响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对培育和提升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体育用品业的“世界工厂”。近几年来,我国体育用品业得到迅猛发展,全国居民用于体育用品的支出已经成为日常基本生活消费之外的重要消费支出,而且当前我国体育用品产量已占据了相当份额的国际市场。2006年,我国体育用品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65%,我国已成为了世界上少有的名副其实的体育用品“产量大国”。

1、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规模小、国际市场占有率低。规模是实力的象征,规模对提高经营效率非常重要。当前我国体育用品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档次低、质量差等问题,在几十万个企业中,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不过十几家,市场集中度明显偏低。近些年尽管涌现了李宁、康威、安踏等一些国内知名企业,但其规模和质量与国际知名体育用品公司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一种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小最终表现在其市场占有率上。世界上最大的两家体育用品公司耐克与阿迪达斯分别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21%和15%,而我国销量第一的李宁仅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低于1%。

2、我国体育用品标准化程度低。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对全球体育用品业现状所做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拥有全球绝大多数的体育用品生产份额,但生产的体育用品的标准化程度还很低。产品的检测标准、质量标准、订价标准、安全标准和环保标准等不是空白就是低于发达国家的同类标准。全国绝大多数体育用品企业未通过质量体系的认证。

3、科技含量低,创新力不够,缺乏国际知名品牌。科技含量是体育用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我国大多数体育用品企业生产的产品属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低,更新换代速度迟缓;对于体育用品企业而言,创新则意味着技术进步,它推迟了企业边际收益的递减,鼓励了竞争,从而促进了体育用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缺少深层次的、对体育用品业产生深远影响的创新活动,因此体育产品竞争力弱;品牌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信任,对于竞争对手来说是一种竞争手段,所以品牌的竞争力不容忽视。近年来虽然涌现出如李宁、鸿星尔克、安踏等国内知名品牌,但与国外的阿迪达斯、耐克等品牌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再加上假冒产品充斥着市场,中国体育用品业的品牌建设形势严峻。

4、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产业利润率较低。劳动生产率是反映产业效益的重要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尺度之一。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体育用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286美元,人/年,而美国为68210美元,人∕年,世界平均水平为5420美元。不难看出,我国体育用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与世界存在较大的差距。产业的利润率是反映产业投资效益的指标,也是一个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平均利润率为19.36%,比美国低5.77%(美国为25.13%),比世界平均水平低5.2%(世界平均水平为24.56%)。可以说,我国体育用品业的总体利润率较低,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很大程度上走的是粗放式的经营路子。

5、我国企业管理、营销技术水平滞后且体育用品消费不足。我国体育用品企业不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企业效益和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特征的、适应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企业治理结构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营销方面,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普遍忽视市场定位与细分市场的重要性,造成营销能力严重滞后于制造能力;相较于国外,我国的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还不成熟。体育用品的消费仍居于子女教育、电器、住房、书报、高档服装之后,体育市场的培育,还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三、影响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1、企业因素。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专业化和专门化生产程度低,产业内不同规模的企业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这影响了中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企业从业人员素质低,人力资本水平低。我国企业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低,高素质管理、研发、设计、营销人才以及熟练工人不足。对我国体育用品业而言,如何引进和吸收先进技术,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使人力资本水平与先进技术相匹配至关重要。

2、经济因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民的收入和物质文化水平越高,对体育用品的消费量也越大。美国和欧洲各国是世界上经济与科技最发达的地区,也是世界体育用品主要消费市场。我国体育用品虽然产量占世界的2/3左右,但在世界体育用品销售总额中还只占其零头,体育消费需求不足也是影响我国体育用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之一。

3、市场因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市场发育还不够成熟,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混乱无序状态。与中国体育用品业的关联度较高的产业,除了纺织业外,其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都不强。另外,依靠标准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已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许多发达国家的体育用品企业都已通过了国际标准的认证。与之相比,中国体育用品标准化工作起步晚、水平低,绝大部分沿用的是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国家强制性标准少。中国在标准制定和运用上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生产的360多种体育器材和设备,仅有29种被国际体育组织批准为正式比赛使用器材。

4、体制性因素。市场体系不健全,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尽管在加入wto后,取缔了一些阻碍我国法律法规统一实行的地方规章,但不正当竞争、市场垄断、假冒产品充斥市场等行为依然存在;为了解决出口贸易的不平衡,保护本国利益,在国际贸易中纷纷由关税壁垒转向设置技术壁垒(技术标准、环保标准、安全卫生规定等)。

5、国际市场因素。在国际竞争中,一些资本雄厚的跨国大企业率先占领了国际市场。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这就更加拉大了与跨国企业的差距。体育用品产业是一个出口依存度很高的行业,其生存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口形势的好坏。但目前我国体育产品价格低、出口量大,时时面临着反倾销压力,层出不穷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也不断威胁着我国体育用品的出口。加之国内企业对跨国采购商的依赖,使其在发展功能升级方面有很大顾虑,这也极大影响了中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6、机遇。机遇是指那些超出企业控制范围的突发事件,如技术的重大创新、战争、金融危机等。机遇可以打破现存的竞争环境、竞争秩序,创造出“竞争断层”,这种断层的出现虽然可以使原有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的国家竞争优势丧失殆尽,但也提供了新的机会,使原来竞争力弱的国家可以后来居上。比如中国举办第29届奥运会是中国体育用品业的重大发展机遇。奥运会的申办、筹备和举办,激起了民众参与体育的更大热情,从而极大地带动体育用品的消费;面临近年来的全球经济危机,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我国体育用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一次重要机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给中国体育用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四、提高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1、企业结合自身实际采用现代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利用好传媒、网络等营销手段降低成本,提升国际形象,增强品牌意识,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中小型企业加大合并、整合力度,加强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合作,组建大型企业集,提高市场集中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研开发,提高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

2、发挥利用好比较优势,提高竞争优势。完善本土企业销售渠道,培养相关体育人才,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创新,同时向高、新科技市场进军;发挥社会制度的优越性营造品牌营销与延伸的良好环境,挖掘潜在消费群,扩大消费市场。

3、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部门的服务功能。做好宏观调控,给予适当的政策引导,完善法律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规范竞争秩序,积极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企业产权;有效的扶持促进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并规范同行业的竞争,建立和完善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体系加速相关产业链的整合;加强体育用品生产和经营的法律监督和加强标准化和质量认证建设。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应抓住2010年上海世博会契机,积极宣传、展示自己的产品,扩大知名度,从而提升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士建:中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2).

[2] 刘英梅:提高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j].韶关学院学报,2008(12).

[3] 蔡军:体育经济学[m].陕西省人民出版社,1999.

竞技体育市场规模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内涵;构成要素

一、引言

从1999年国家实施扩招政策以来,高等职业教育被提到了一个重要发展的地位,并被定位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实现了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其中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异军突起,成效显著,对中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然而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底子薄,许多高职院校对职业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专业资源、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准备不足,招生规模总量的绝对增长幅度大大超出了各种投入的增长幅度,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学科专业结构失衡、教学管理滞后、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求得生存和发展,是我们高职教育面临的一个艰巨、紧迫,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渊源于1990年美国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其原意指“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核心竞争力概念自提出后,受到了广大学者和企业家的重视,特别在突破了波特开创的基于产业结构分析的战略管理,核心能力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战略管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当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的,尽管表面上高职教育发展规模上突飞猛进,但受原有发展“路径依赖”影响,其办学理念、院校治理、管理机制、培养模式等还未完全高职教育的发展,固有的“劣根性”制约了高职院校整体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水平的可持续提升。教育部、财政部自2006年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目的是由点带面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对于微观主体的高职院校,其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就是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里,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围绕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创新人才所拥有的独特教育资源和整合这些资源而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是难以被他人所模仿和替代的一种基础性的能力,其实质就是高职学院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力,是高职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三、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层次结构和构成要素

(一)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层次结构

1、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观点纷争

目前关于高等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存在不同的观点,代表性的有“技术观”、“知识观”和“资源观”三种观点。“技术观”的代表人物有赖德胜和武向荣,这也是国内最早把核心竞争力概念引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学者,“技术观”强调院校的“整合能力”,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及其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中某一要素效用凸现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林莉、刘元芳则提出“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概念,强调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知识的再生扩散,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是大学内部一系列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的组合,并且具有使大学达到国内甚至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持“资源观”学者相对较多,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的“优势资源”,是主体对大学资源有效运作资源而产生的、区别于竞争对手的自身独特能力。

在企业界,核心竞争力具有两类特性:一类是一般特性,即核心竞争力所呈现的但其他竞争力也可能不同程度具的的特性;二是关键特性,是核心竞争力区别于其他竞争力的根本特性,如显著增值性、领先性、延展性和整合性。可见,尽管教育领域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相关研究,但目前仍入于引入概念、模糊嫁接阶段,尤其是没有理清核心竞争力的层次、要素等关键问题。

2、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层次剖析

本文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由三个层次构成,如图1所示。关于核心层的理解,张洪春和宋振云(2012)认为是人才培养力,包括培养学生人才和教学管理人才两个方面。颜楚华等认为领导力,指出院(校)长是高职院校的法人代表,其个人的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将影响高职院校的发展和竞争力。本文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层是院(校)领导班子的领导力和院(校)的治理结构。一方面,领导班子的战略规划能力、科学决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人格魅力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生因素;另一方面,院(校)的治理结构从体制、机制方面补充、拓宽了竞争力的来源,广大教师、甚至学生、家长和社会等利益相关者,都会反作用于院(校)的领导班子,促进竞争力的提升。内隐层是执行力,由管理执行力、专业建设能力、文化培育能力等构成,内隐层体现了高职院校战略目标的执行能力,也体现了在时间和空间上整合资源的能力。外显层则是高职院校的外在影响力,由毕业生就业力、社会服务能力、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构成,是高职院校综合服务社会能力的外在体现。

(二)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1、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起共同构成了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两者之间只有类型的差别,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学术和研究性的创新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业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等职职业教育就是要准确定位,紧跟社会需求,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紧随市场需要来调整自己的办学方向,同时,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和能力。高职院校只有构建了独特的办学理念,才能进一步凸显自身的办学特色,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构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其指导思想应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职业技术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建立健全市场参与机制,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的合作,推广“工学结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3、专业设置与建设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自具特色的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从市场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偏离市场需求和就业岗位的需求。由于市场经济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因此,高职学院的专业设置需要不断调整更新,要具有相对的灵活性,这也是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专业框架是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加强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4、市场资源

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要树立市场观念。必须了解市场,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明确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素质,学校应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同时必须主动开拓教育市场,开拓培训市场,积极引进行业、企业参与办学。职业教育必须具有企业的参与和加盟,企业不仅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的场所,接受学校的毕业生,而且参与学校办学的全过程,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的制定等。建立健全参与机制,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5、办学条件

我国的职业院校与发达国家的同类院校相比,一个很大的差距就是起步较晚,底子薄,教学、实验、实训设备严重短缺,与生产第一线严重脱节,这也是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一方面要呼吁政府的投入,改善实习实训条件,但仅靠国家出钱是不够的,要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弥补办学条件的不足,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改善人才培养环境。

6、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特点,又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因此对教师质量有特殊的要求。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践教学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高职教育的高教属性,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学历,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高职教育的职教属性,又要求教师尚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过硬的动手能力。从这一层面上看,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难度并不亚于普通高校。所以,如何集聚师资力量,形成专业竞争优势,特别是实践教学的师资优势,是高职学院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7、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不断积淀、锤炼和升华的结晶,是学院独有品格和特质的凝聚,是精华、是质量、是活力,也是竞争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内涵的优化、办出个性与特色,既遵循共同的办学规律和原则,同时又具有多样性,根据自身的优势、特点,确定学校的定位、发展目标,独树一帜,真正办出特色,提高质量。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战略活动,它需要高职院校不断的学习与积累,高等职业院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唯有以就业为导向,明确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加强专业设置与建设,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利用市场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办出质量,办出自己的特色,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孙睿.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2(4).

[2]赖德胜,武向荣.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研究,2002,7.

[3]邹吉忠.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动力:培育和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4]陈运超.浅论大学的核心竞争[J].江苏高教,2000(6).

[5]林莉,刘元芳.知识管理与大学核心竞争力[J].科技导报,2003,5.

[6]张洪春,宋振云.示范性高职院校竞争力体系结构与模型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2,3.

[7]颜楚华等.示范性高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其关系[J].职教论坛,2011(23).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项目编号:KT2011330)。

竞技体育市场规模篇6

论文摘要:分析了我国当前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流动的形式和特征。认为合理流动是实现竞技体育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我国目前的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流动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在地域、项目等的分布存在极大的不均衡。只有促进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才能改善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整合。提出了我国新时期应建立“三位一体”的竞技体育流动模式,应建立健全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流动的保障体系和法制体系等建议。

论文关键词:体育社会学;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流动

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竞技体育系统内接受过竞技体育专业培养教育或受过专门竞技体育训练和培养的能够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的体育专业人员的总称,包括竞技体育运动员、竞技体育教练员、竞技体育裁判员、竞技体育科研人员、竞技体育管理人员等。

当前伴随着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化不断的发展,体育人才资源流动范围加大,速度加快,流动中的经济因素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开发体育人才资源,使体育人才资源利用最大化,有效地降低投资成本和使用成本,使成本投入和竞技体育成绩的产出合理化,促进竞技体育的区域协调发展、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流动的主要形式

目前被普遍接受和公认的流动形式主要有租借、互换、一次性买断(也指俱乐部的转会)、正常的人事调动、共同培养、协议交流、签约代培和自主择业等8种形式。另外,还可按照人才流动人数分为单兵、集体流动;按流动跨度分省内、省际间,国内、国际间流动;按流动效果分合理、不合理流动;按流动方向分平行、交叉流动,横向、纵向流动,顺向、逆向流动;按流动性质分强迫、自由流动,在编、动编流动,专业向业余、业余向专业流动等形式。

2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流动的特征

2.1流动的方向呈现双向互动性

竞技体育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在经济落后地区,由于资金的限制和短缺,竞技体育人才资源自然向着能提供良好发展条件的发达地区流动。这导致我国早期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流动呈现单向流动的特征,即由西部内陆流向东部沿海、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不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非优势项目地区流向优势项目地区。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体育人才资源的丰富、质量的提高及人事制度的改革,特别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呈现了反向回流,即向多极化互动流动的特点。

2.2流动的周期逐渐缩短

由于竞技体育具有“功利性”和“时效性”的特点。有发展前景的人才流出时,培养单位肯定不会永久放掉,而对于没有长远发展潜力的人才,接收单位也不愿背上沉重的包袱,双重原因决定了竞技体育人才流动势必加快。另外,随着“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聘任制的普及,使竞技体育人才流动的周期逐渐缩短,速度也越来越快。

2.3流动的范围不断增大 2.4流动过程朝着计划和市场双重调节发展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流动受到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竞技体育人才流出和人才引进首先要通过人才所在单位的同意,受指令的指使。此外,人才资源个体还受一些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如户籍、档案等。如果没有人才管理单位的同意,这些人才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流动。但接到流出和引进人才的计划后,整个人才的流出和引进又要靠市场来完成交易。由于计划和市场双重调节的作用,相同的人才针对不同的买卖对象成交的条件和金额往往差异很大。行政的作用可以使交易的金额上下波动较大;关系户之间可以影响最终的成交对象,市场运作只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

3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流动的作用

3.1协调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流动性与稳定性的关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新时期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地位,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样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也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必须在客观经济规律和竞争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合理配置。政府管理部门应该从人才个体的需求出发,辨证地看待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流动问题,正确处理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流动性与稳定性关系。那种人为的促进、抑制人才流动,或者一味强调人才的流动性,而忽视人才稳定性的做法都不可取。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稳定和流动是辩证统一的,稳中求动、动中求稳,才能达到流动促稳定、流动促发展的目的。只有协调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流动性与稳定性关系,才能发挥竞技体育人才的主体地位,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3.2实现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

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可以实现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使有限的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效益达到最大化,促进竞技体育更加均衡的发展。避免了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对区间格局的改变、实力的平衡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由竞技体育人才流动产生的竞争,可以充分调动人才自身的能动性,发挥人才自身的潜力。例如我们所熟悉的NBA,正因为其自身有一套科学的聘用、选秀制度,才保证他们的球队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挑选顶尖球员,能把这些球员合理地分配(流动)到每支队伍,使所有NBA的参赛队实力相当,比赛也始终具有激烈性、精彩性和观赏性,实现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3.3规范和繁荣竞技体育人才市场

目前由于一些领导和决策层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错误地理解了“奥运战略”,一切以拿牌为中心,只注重对顶尖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对次级、发展性和后备人才的培养。更有甚者为了出成绩,常常“拔苗助长”和“竭泽而渔”,高淘汰率、文化学习的荒废、就业的艰难等等问题一直存在,并且往往由于某一个环节的失误给竞技体育人才造成终生伤害例。合理的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流动可以避免这种对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利用的盲目性,逐步培育各级人才市场,完善各级竞技体育人才的竞赛、训练、选拔制度,逐步规范和繁荣竞技体育人才市场体系,使得竞技体育人才科学、合理流动。

3.4增进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相互交流与取长补短

当前跨国界、跨地区的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流动已经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实践有力地证明了竞技体育人才的流动可以迅速优化本国、本地区的竞技体育人才结构;增进了人才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取长补短;促进了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这也已成为许多世界体育强国的成功经验。

3.5加速我国文化的全面交融

党的十七大提出在新时期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社会的和谐文化。这既是全体人民的迫切期盼,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到一定历史阶段面临的紧迫任务。通过竞技体育人才的流动,建立起一套稳定的人才流动制度体系和竞赛表演体系,可以充分地发挥竞技体育人才的明星效应和社会功能,起到为我国文化的交融牵线搭桥、互通有无、消除隔阂、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使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在人民群众中植根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加速了我国文化的全面交融。"

4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发展对策

4.1建立“三位一体”的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流动模式

应该汲取我国传统型“举国体制”和西方自治型体育体制的精华部分,逐渐减小政府在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流动中的行政色彩,不排斥社会和市场的作用,变政府的主导作用为宏观调控,其职责逐渐转变为制定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流动机制的长期规划、战略、目标;规范人才市场运行的政策、法规、制度;监督人才流动的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处罚人才市场主体的违规行为。逐步加强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在竞技体育人才流动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流动中的基础性作用,最终建立国家宏观指导与调控、社会自治、市场自主的“三位一体”的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流动模式。

4.2积极倡导社会各方面、多渠道的力量介入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我国原有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受到了强烈冲击,三级训练网中的中间和低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开始缩小。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仅靠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专业竞技体制培养后备人才的道路已经越走越窄。随着体育社会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和我国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各方力量如社会团体、企业、学校和个人已有实力、有愿望参与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培养。因此,要积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这部分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在新型流动模式中,以人员、经费的投入而采取的有偿训练、有偿培养、有偿输送为切人点。其形式有:合作制、股份制、个体或私营形式办俱乐部、单项学校、学习班。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在社会力量介入过程中,体育行政部门应注意通过目标导向和政策杠杆,使社会力量和体育部门在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流动配置中的目标协调一致。

4.3促进竞技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完善人才市场

政府部门要切实搞好竞技体育人才流动的宏观控制和微观调节,健全人才流动的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各项有关规定,要向着有出有进、来去自由、吸收人才的方向发展。引进市场机制,建立体育人才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人才市场体系,加强人才市场中介机构、社会保障体系和教练员培养体系的建设。在完善运动员进入、培养、退出机制的同时,国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鼓励退役运动员自谋职业,逐步通过转业培训、生产自救、职业介绍等手段为竞技体育人才重新就业创造条件的一系列制度和通过人才市场来解决安置退役运动员的问题”。

4.4加强人才市场环境建设,开发网上人才市场

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市场,市场环境建设尤为重要。逐步树立起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用好人才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竞技体育人才的流动工作,达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20世纪随着科技迅猛的发展,网络已经遍及各行各业。在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以及各省(市)都已陆续建立了网站。全国各种赛事几乎都实行了运动员注册制,这些都给网上竞技体育人才市场的建立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下一步应建立网上人才数据库,尽快从政策、法规、机制方面完善网上人才市场的相关条件,开发网上竞技体育人才市场。

4.5打破竞技体育人才流动壁垒

目前,由于受到地域性、单位性、政策性的人才保护、限制,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跨区域、跨单位流动受阻。又由于社会转型期政策、环境的不稳定、不健全,运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围绕竞技体育人才流动产生了较多的矛盾和纠纷,有的矛盾还比较尖锐,影响了一些地方队伍的稳定和发展竞技体育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进一步优化组合和共享。体育行政部门应在完善竞技体育人才注册管理基础上,建立区域间,尤其是人才匮乏和人才丰富地区间的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定期服务和定期流动轮换制度。制定倾斜性制度,如提供上大学的机会、提高工资及福利待遇、专业职务评聘制度。建立利益引导机制,如建立竞技体育人才区域间的共同培养,协议计分制度等等,鼓励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跨区域流动。

4.6建立健全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流动的保障体系

当前我国的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流动不畅及“人才”不愿脱离原“单位”与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滞后、“人才”安全感较低有着很大的关系。只有建立健全竞技体育人才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他们的分流和流动解决后顾之忧,竞技体育人才对“单位”的依赖性才能消除,他们才能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自由流动,市场才能成为人才流动的基础力量。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就业安置、伤残保险、社会福利和优抚等。

4.7建立健全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流动的法制体系

竞技体育市场规模篇7

[关键词] 休闲 竞赛表演业 先导项目

随着广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州市体育产业获得长足发展。而休闲时代的来临,人们对满足精神享受的服务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竞赛表演业将获得更加高速发展的契机。本文以休闲理论为出发点,依据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以及逻辑分析法,重点就如何在休闲时代背景下发展广州市竞赛表演业进行研究,以求达到合理规划、突出重点、充分利用资源的目的,为带动整个广州市体育产业发展有着相当的指导意义。

一、休闲时代来临引发人们对竞赛表演服务产品的需求量增加

休闲,是“在相对自由的环境和条件下,人们以一种随意状态和心境从事某种自己所愿意进行的活动”。 进入21世纪的广州社会,休闲时代来临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广州市2005年人均GDP达到8500美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中国大城市第三;全年法定的节假日多达114天,城市居民的休闲时间明显高于工作时间;广州人除了喜欢热闹和喜欢夜生活之外,随着社会上各种时尚和文化潮流的涌动,人们更加热衷于各种刺激性和体验性的活动,数字娱乐、艺术欣赏、养生、茶艺、收藏等更是让人目不暇接。休闲渐成普通民众自我调适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确失的一部分。

观赏体育竞赛表演是一种讲究心理体验的休闲娱乐活动方式。观众们通过视觉感官的刺激,在轻松愉悦或兴奋激动的氛围中,在享受体育的美和魅力的同时,体验一种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的有趣的感觉,获得心理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从而有效缓解现代生活快节奏给自身带来的不适情绪。而生产运动竞技和竞技表演这种“服务产品” 的经营性行业就是竞赛表演业。休闲时代的来临,人们对竞赛表演服务产品需求量日益增加,竞赛表演业将获得快速发展的契机,这不但体现出人们追求愉悦、获得快乐的天性;也表明在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将朝着高层次精神享受的方向发展。

二、广州市竞赛表演业采取非均衡发展模式的必然性

当前,广州市竞赛表演业正处在起步阶段的现状,确实需要大规模的整体提高,但是以广州市现阶段的经济实力和社会环境来看,面临着缺乏投资能力、现有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市场发育程度尚未成熟等众多实际困难,所以我们要对整个竞赛表演业的各个项目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达到均衡增长是不可能的。因此,广州市竞赛表演业采取非均衡发展模式是必然的,通过集中有限的资金和其它资源,首先有重点地发展某些项目,使资金和资源能够直接用于生产活动并产生一定投资效益。通过优先发展的那部分项目诱导和刺激进一步的投资,从而形成由先导项目的增长带动其它项目整体性增长的状况。

借助产业经济学理论,我们把先导项目定义为:在整个竞赛表演业的项目结构中处于引导性的战略地位,并能对其他项目的发展起到带动和支称作用的项目或项目群。它是整个竞赛表演业发展的驱动力。

三、分析及讨论

1.球类项目受观众喜爱程度高

球类项目在比赛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激烈的对抗、即兴的表演、胜负的悬念、精致的包装、缤纷的赛场环境,以及运动员们超乎寻常的活力和自信,处处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观众们如痴如醉,带来难忘的精神享受。本文通过调查发现, 乒乓球、羽毛球、跳水、足球、排球和篮球在广州市民喜欢收看的电视体育节目中分列前六位;2003年中巴足球对抗赛现场观众高达55000人。由此可见,极富娱乐性和观赏性的球类比赛特别受观众的欢迎。

2.球类项目的社会影响大

竞赛表演项目要在进入市场被观众接受,项目本身必须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具备高超的竞技水平和大批优秀的运动员,能够吸引观众们的关注和参与。本文调查发现,球类项目的在广州市社会中影响巨大,特别是羽毛球和足球:广州市羽毛球水平一直在国内位居前茅最高,是广州市夺取奥运金牌的重点项目;足球是全国的两个足球特区之一。此外,广州市的三人篮球也是国内开展最早和最好的地区之一,2004年肯德基全国青少年三人篮球冠军挑战赛广州赛区有3000人参赛。因此,当前广州大力发展羽毛球、足球、篮球等项目,会带来这些运动项目更多的观众和参与者。

3.球类项目适合广州经济社会特点

广州历来是我国的体育强市,群众体育基础非常雄厚;同时广州气候较暖和、雨季较集中,适合球类项目的开展;此外广州市完善的商业环境,为我国的足球、篮球、排球和乒乓球等职业联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本课题组通过调研结果表明:广州人最喜欢的运动依次是羽毛球、足球、游泳、乒乓球、篮球、排球等。2005年保济口服液杯广州市业余羽毛球团体赛2000多人参赛;2007年市长杯广州市业余羽毛球男女混合团体赛500人参赛。广州市体育行政部门已经把羽毛球、足球确定为品牌项目,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对品牌项目的扶持力度,目前羽毛球作为广州市“市球”的地位已经突现出来,广州市下一步的设想是把篮球作为重点发展的项目。因此我们应结合广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性和消费喜好等因素,将有限的资金、技术和资源等比较集中投入到优先发展的竞赛表演项目中,支持和带动本地区竞赛表演业总体水平的快速和持续发展。

4.球类项目具备相当的市场规模

竞赛表演项目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相对成熟的竞赛表演市场之上。这要求有一定的社会投入和广泛的融资渠道、物质条件相对齐全来支撑项目产业化的运行;此外要具备一定市场规模,通过市场化手段形成一定的造血功能,在投入和产出方面的维持平衡以后,该项目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广州市体育场地设施中,球类项目的场馆明显占据了大部分的比重,其中篮球占59%;羽毛球、网球、乒乓球各占4%;剩余33%为其他项目。

从资金投入来看,广州市近几年来在举办各种球类竞赛表演中都投入巨额运作资金,2003年中巴足球赛1400万元;2004年丰田杯国际乒乓球邀请赛200多万元;2005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500多万元;2006年中美篮球对抗赛2500万。而近年来广州市足球赛参赛人数也很壮观:2006年广州市乙组联赛参赛1705人;2006年天河体育公园杯660人参赛;2007年广州市长杯可口可乐3对3足球擂台赛有8400人参赛。由此可见,广州市在球类项目上的社会投入、物质条件和参与群体等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规模,这不但为开展球类项目的竞赛表演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而且在资源的支持力度上足以跨越客观存在的市场规模门槛,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能够产生规模效应,可以作为产业项目来发展。

5.球类项目的产业关联性较强

竞赛表演经营的关键,就是要提供具有观赏价值的竞赛表演服务产品来满足观众的市场需求,并且以此为基础,利用竞赛表演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广告权、转播权等无形资产的经营。本文调查表明:2003年中巴足球赛当日,赛场的观众总体平均每人消费928元, 不仅为主办者带来可观的收益,同时还带动旅游、餐饮、电信、交通等众多行业的发展。从2003年开始连续四年举办的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已经成为一个集欣赏、休闲、消费、娱乐为一体的羽毛球节。2006年8月在广州举行的NBA“梦七”与中国和巴西的两场热身赛,主办方不仅在门票、住宿、商业推广活动等方面获得理想效果,而且也是提升篮球在广州球迷中的人气、活跃的体育市场氛围,宣传广州的绝佳途径。由此可见,广州市竞赛表演业中球类项目关联性强,主要涉及电视转播、电信、餐饮、旅游、交通、广告和服务业等,能有效带动这些关联产业的发展。

四、结论

通过对目前广州市竞赛表演业部分运动项目的调查研究表明,球类项目符合广州市竞技体育的发展策略,与广州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相适应,观众规模最大,体现出休闲时代来临对竞赛表演服务产品需求量增加的趋势。同时,广州市球类项目已经具备相当的市场规模,产业关联性较强,有显著的先导带动作用,能够有效带动整个竞赛表演业的发展。

因此,根据观众喜欢娱乐性竞赛表演项目的趋势,以及广州市现有体育资源和市场规模的分析,选择球类项目中羽毛球、足球、三人篮球、乒乓球、网球等项目作为广州市竞赛表演业的先导项目来优先发展。

五、建议

1.借鉴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

通过加强对体育局系统自身改革实现管办分离;开放竞赛表演业投资领域,加快民营资本进入市场;优化产业项目布局,形成先导带动、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逐步打破部门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组建大型的竞赛表演产业集团,加快广州市竞赛表演业发展的步伐。

2.注重政府的引导和培育

充分发挥政府体育部门良好的社会公信力和行政协调能力,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强化政府财政支持和体育公益金的投入;主动地去培养竞赛表演市场,特别是那些奥运成绩优异又难以实现产业化的项目,扩大竞赛表演市场的规模和容量。

3.重点扶持先导项目

政府在制定产业的发展规划时,应该在政策和财政方面对先导项目进行适度的倾斜和扶持,广州市可以根据现实的资源和发展潜力,对竞赛表演项目设立阶段性的发展目标:第一阶段:2006年~2010年,重点发展羽毛球、足球、三人篮球、乒乓球、网球等项目,使广州市竞赛表演发展具备相当的规模;第二阶段:2010年~2020年,大力发展专业性体育表演团体,加大趣味性娱乐性强的竞赛表演项目开发,如:高尔夫、台球、保龄球、体操舞蹈等项目;同时加强对人们喜闻乐好的传统项目如:龙舟、毽球等项目的发展,使竞赛表演业真正成为广州市体育产业的龙头。

4.着力服务观众,扩大市场需求

针对观众群体对项目喜好程度的不同,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设法营造轻松愉快的比赛环境、应加大娱乐化的宣传手段,突出项目的趣味性,发掘和满足爱好者们游乐、消遣的欲望,从而逐渐参与进到项目中来。

参考文献:

[1]卢 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4

[2]李江帆:第三产业经济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104

[3]闵 健:我国体育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与选择取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6):5~8

竞技体育市场规模篇8

关键词: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培育困境;解决对策

2015年3月,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住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形成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产业体系。作为一种经济组织现象,特色产业集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视为“十三五”时期提升供给能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点。然而,由于我国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起步晚,还面临市场反应迟钝、研究开发能力弱化、技术水平偏低、产品结构单一、政策保障缺失和竞争优势不足等问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背景下,要直面问题,采取切实有效举措,不断提高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

一、特色产业集群的基本条件

产业集群是产业革命和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产物,是“当代世界经济与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主要指具有关联性的企业或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概括而言,产业集群至少包括三方面内涵,一是空间指向。产业集群是大量企业在某个较小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分布,其生存发展必须依附特定的地理空间;二是关系指向。产业集群内部不同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技术经济联系,表现为分工与合作关系、产品和技术的统一性或关联性;三是利益指向。产业集群内部企业能够获得单个企业在孤立发展状态下难以获得的利益或好处,这也是促使单个企业地理聚集的根本原因。面对经济新常态和社会新要求,各地方积极探索产业集群发展新模式,希望通过特色发展、品牌发展来增强集群发展动力,推动集群发展壮大。由于特色发展、品牌发展使得产业集群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特色产业集群的概念由此被提出,并不断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成为推动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从概念上看,特色产业集群是依托相关产业集聚区,形成具有一定产业规模、企业集聚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具有较高知名度和优势特色的产业集群。按照官方的认定标准,特色产业集群应该具备六个基本条件,一是产业聚集度高。产业优势、竞争力和配套能力较强,产业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拥有较高声誉的行业龙头企业;二是产业成长性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发展速度较快;三是产业创新能力强。重视技术创新,加强研发投入,创有品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四是公共服务完善。建有符合产业发展实际要求且相对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具备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业务培训、信息咨询、知识产权保护、融资担保、产品展销和物流服务等功能;五是发展环境优良。在资金、税收和用地等方面,获得地方政府的鼓励性政策支持;六是带动力强。成为当地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为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持,促进地方充分就业和社会和谐,带动引领周边地区的产业集聚发展。近年来,各地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引导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区域经济规模,努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高地。例如2011~2017年江苏省连续审核认定了五批特色产业集群。2013年福建省实施知名名牌产业示范区建设,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电子商务生态圈。2014年河南省认定13个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发展。2015年河北省评选特色产业名县名镇,建设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网络平台,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优势。

二、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1. 加强理论研究。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特色产业集群很难实现顺利发展,其竞争力培育也必然会受到影响。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过程总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有的借助以往经验、方法和手段能够得到合理解决,有的则需要经过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从各种纷繁复杂的情况和问题表象中,既要探索总结导致情况出现和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也要梳理表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互动机理。其实,各种表象背后所附带的特定信息,通常就是理论研究的关键内容。对于特色产业集群而言,关键内容是指在竞争力培育过程中处于关键性地位、能够对竞争力有效培育及集群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方面。通过对关键内容的梳理研究,反观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实际,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比照中,不断总结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培育的有效模式、方法和途径,从而避免竞争力培育误区,增强竞争力培育水平。可以说,加强理论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探索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培育机制,减少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培育过程不必要的问题发生,使得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培育能够按照预定目标顺利推进。从内容上看,至少应该关注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结构层次、形成机理、培育机制、培育模式、培育评价和培育途径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2. 制定培育规划。做好发展规划是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培育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合理制定发展规划,明确重点支持领域,才能增强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培育的针对性。做好发展规划应该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协调统筹和长效运作等原则。地方政府要根据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在避免环境破坏、产能过剩和过度竞争的基础上,制定实施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和关键。同时,也要集中资源和政策优势,鼓励特色产业集群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引导特色产业集群及企业密切关注产业发展动态和先进技术前沿,创新发展思路,优化发展定位,合理调整产业发展方向,不断提升特色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和发展水平。此外,要借助培育规划,统筹高校、科研机构、银行等主体之间关系,充分发挥各自在政策保障、智能支持、技术研发和资金筹措等方面优势,强化各方协同配合的过程监管,确保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培育目标实现。分析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发现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的资源势和发展基础,但是竞争力培育绩效明显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根源,那就是具有科学合理的培育规划及其全面系统的落实。忽视培育规划的重要性,必然会影响到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合理培育。

3. 完善政策制度。政策制度是推进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培育的基本保障,也是强化和体现政府作为竞争力培育重要主体的有效途径。离开政府层面的强力支持,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及其竞争力培育举步维艰。通过加强相关政策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政府对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培育目标、过程的动态管理,释放政策制度的规范保障作用,确保培育规划真正落实,增强特色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越是迅猛、目标越是明确、任务越是艰巨,落实竞争力培育目标的各项要求就要越细化、越严格,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政策体系的力度就要越加强。完善政策制度体系,要突出特色产业集群人才引进培养、技术创新升级改造、专利成果推广应用、品牌培育塑造、投融资等方面内容,加大对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培育的政策支持和执行力度。同时,也要建立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及其竞争力培育监测制度,提高发展预警和培育引导。构建培育评价机制,完善评价考核和分类指导。政策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没有实践层面的严格执行,政策制度的力量不会得到充分释放,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培育也会受到影响。

4. 优化发展环境。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及其竞争力培育过程实际上也是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过程。推进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培育过程,社会各方应该致力于构建有利的发展环境,探寻各种环境条件相互结合的有效方式和最佳途径,这种探寻本质上就是对竞争力培育过程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有力保证。只有在最佳空间和最优环境中,特色产业集群才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其竞争力培育也会得到顺利推进。优化发展环境应该突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及长效服务机制建设,完善中间产品市场、资金市场、人才市场和技术市场,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宽松的市场环境。加强经济、社会环境条件支持,鼓励支持有实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实施兼并重组战略,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规模,提高特色产业集群优势效应。重视创新环境,推动特色产业集群金融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完善创新要素市场,增强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加强交通设施、医疗设施、体育健身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特色产业集群人力资源高效工作、健康生活需要。同时,也要优化教育环境,为特色产业集群内部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及其子女成长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5. 注重整体创新。创新是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培育的灵魂。通过竞争力培育创新不断获得培育动力,增强竞争优势,促进特色产业集群持续发展。从内容来看,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培育新主要包括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和机制创新等。理念创新在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培育过程中发挥明确方向、引领全局的作用,蕴含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体现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实践逻辑。技术创新是指特色产业集群生产技术的创新,主要包括新技术开发、原有技术新应用等,有助于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延伸产品价值链。管理创新是围绕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培育目标,开展的管理机制创新、模式创新、手段创新和策略创新等。文化创新来源于特色产业集群创新实践,是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综合体现。机制创新是指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机制、运作机理的创新。突出创新要坚持协调统一原则,统筹整合各层面的协同创新,提高创新整体水平,将发展创新融入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培育实践,增强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培育动力。此外,还要重视创新绩效评价,即关注竞争力培育资源投入、培育过程开展和培育结果产出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建会.产业集群成长机理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李亦亮.企业集群发展的框架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罗志军.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好决胜全面小康攻坚战[J].求是.2016(09).

*本文为2016年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我省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培育模式与提升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16456203D),负责人刘志峰。

上一篇:建构主义的缺点范文 下一篇:劳动实践的收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