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失血性休克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19 05:04:06

产科失血性休克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产科7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照临床液体复苏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限制液体复苏治疗;对照组采用充分液体复苏治疗。比较2组患者实验室指标(血小板计数、HGB、HCT、PT、APTT)、输液量、出血量及并发症、死亡人数、血气剩余碱、治疗前后血压、复苏效果。结果: 观察组输液量、出血量分别为(1478±275)ml、(379±211)ml明显低于对照组(2397±425)ml、(998±375)ml(P

关键词:产科;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

休克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综合征,同时其也是因受多种因素作用而导致的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型综合征[1]。产科失血性休克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传统医学主要采用大量液体复苏治疗,但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等并发症较多。随着人们对失血性休克病理、生理过程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存在活动性出血的休克实施早期限制液体复苏可促使患者代偿机制及液体复苏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进而取得较好复苏效果。本次通过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患者来观察其临床疗效,以为临床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10月产科7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研究,符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低血容量休克休克复苏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产科诊断标准以《妇产科学》第7版为标准[3]。排除出血时间过长且已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精神疾病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方案上报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且经批准。按照临床液体复苏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年龄22~40岁,平均为(35.0±1.0)岁;卵管妊娠破裂休克15例、妊娠晚期失血性休克12例、剖宫产术中出血致休克12例;经产妇20例、初产妇19例;剖宫产22例,自然分娩17例。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为(34.5±1.5)岁;卵管妊娠破裂休克12例、妊娠晚期失血性休克13例、剖宫产术中出血致休克14例;经产妇22例、初产妇17例;剖宫产23例,自然分娩16例。比较2组休克原因、分娩方式等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限制液体复苏治疗;快速输入羟乙基淀粉或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晶:胶为2.5:1)、林格氏液1L。于患者止血前,将其MAP维持在5.32~7.98kPa范围内,CVP数值维持>0.3kPa,SBP维持在5.40~9.31kPa[4]。然后缓慢降低输液速率,并限制液体使用量。但此时无须急于将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而是快速实施有效止血措施;止血后进行输血。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4~6L/min,改善其呼吸功能。并选择抗生素、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待其血压达到要求后即可实施早期手术治疗,如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剖宫产术及子宫切除术等[5]。

对照组采用充分液体复苏治疗;建立输液通道后立即实施快速补液;休克较为严重者可快速给予2L等渗平衡盐溶液及同型红细胞;治疗后仍未复苏者可继续输注红细胞,当其血红蛋白量≥10 g/dl、MAP在 (11.96±0.64)kPa时可停止输注[6]。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输液量、出血量及并发症、死亡人数、血气剩余碱(BE)、治疗前后血压、复苏效果。复苏效果:彻底止血,且液体复苏及机体的代偿机制作用均得到充分发挥,得到理想复苏效果则为满意,否则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采用例(%)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实验室指标及复苏效果

观察组复苏治疗满意人数为37例,满意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32例,82.05%(X2=5.97,P

2.2并发症和出血量、输液量及死亡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血气剩余碱、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2.3血压值

治疗前,2组血压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值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血压值下降较缓慢(P

3讨论

经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HGB和HCT及PC均明显减少,而其PT及APTT均得到明显延长,且并发症及死亡率减少;察组输液量、出血量分别为(1478±275)ml、(379±211)ml明显低于对照组(2397±425)ml、(998±375)ml(P

临床选择合理晶胶比例及适当输血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这主要是因输入大量液体可导致患者发生肺水肿等并发症,最终不利于氧气弥散。同时血液过度稀释而不利于氧携带及运送,最终会影响患者组织血供及氧供,并扰乱患者机体本身代偿机制及内环境稳定。然选择合理晶胶比例,可减少临床并发症发生。对于孕产妇来说,因其血液动力学呈现高容量和高凝状态等,并且患者存在出血情况,进而难以有效准确估计其血压。而本次研究中,将患者有效血压确定为80mmHg,不但可保证患者心脑肝肾等器官血液供应,还可有效避免因过多或过快充分液体复苏所导致的不良后果。限制性液体复苏需尽快实施手术,并有效控制出血,则可保证治疗效果。经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复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而说明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患者于1h内实施手术,并且进行了有效止血,从而取得较好效果。已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可通过调整输液量维持血压在90~100 mmHg,直至渡过休克期。

总之,临床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时需严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并及时进行血凝等常规检查,然后予以综合判断。实施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可减少患者死亡,及时改善患者临床血液指标,最终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冯筑生,范颖楠,尹文.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疗效Meta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4,16(5):403-406.

[2]严四军,邓波荣,刘燕,等.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肺挫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疗效评价[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3):354-356.

[3]黄国亮,吴耀建,元智昊.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颅脑损伤并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效果观察[J].人民军医,2010,53(10):751-752.

[4]徐桂中,陈阵,丰莉娟,等.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疗效的系统评价[J].临床急诊杂志,2014,15(5):275-278+281.

[5]王苏.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氧代谢及肝肾功能的影响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5):651-653+657.

[6]杨敏,岳涛,胡美霞.103例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诊治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1):3419-3421.

上一篇:美丽的乡愁(组章) 下一篇:新时期水利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