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集群的集聚优势分析

时间:2022-07-19 03:01:08

商业集群的集聚优势分析

摘要:随着产业集聚理论的兴起和发展,各地开发商和政府纷纷对商圈、商业区等商业集群建设趋之若鹜,其中不乏大量盲目行为,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要从根本上杜绝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准确把握商业集聚优势的产生原理和运作机制。文章从商业企业的集聚机理和企业特点出发建立分析体系,认为集聚有助于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扩大实际的顾客数量、避免供给能力不足带来的顾客损失、以及激励购物环境建设,从而形成竞争优势。

关键词:商业集群;集聚机理;集聚优势

随着产业集聚理论的兴起和发展,商业企业的在经营选址上也日趋选择集聚,从商业街到商业中心区、或“商圈”建设,各种形式的商业集群成为开发商和各地政府眼中的“聚宝盆”,我国购物中心的数目增长迅速。有数据显示,仅2003年我国购物中心的增长率就接近40%。但另一方面,很多商业集群的盈利数字却没有呈现出相应的繁荣。冷酷的数据给了冲动中的开发商和政府一记当头棒喝。商业集聚的“聚宝”效果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遵循某些原理和规则的基础之上。掌握商业集聚的运作机制和优势来源是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设计规则和制度、保障集聚优势的有效发挥才是商业集群规划和建设的点睛之笔。

一、从产业集群到商业集群

Marshall(1890)用“聚集经济”(Agglomeration of Economies)这一名词描述同类企业在地理上的聚集而产生的外在规模经济性。从此经济学者们开始把研究的目光由单个企业转向众多企业的集聚总体。而对产业集聚较广泛的研究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Michael E. Porter(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继承与发展。可以说,在从产业集聚理论诞生以来,“集聚优势”就一直是经济学者们研究和探索的焦点。概括而言,产业集群的优势来源一般被归为四个方面:外部规模效应和外部范围经济,运费等交易成本的节约,知识与创新效应,市场风险的降低。其中最重要“集聚效应”在于企业间高度的分工和专业化以及相应的频繁合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知识扩散和创新发生。

按照行业性质和特点来划分,产业集群可以分为加工制造业集群、贸易业集群和高科技产业集群三种类型。传统的产业集聚研究大多将重心放在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集群上,相关的“聚集效应”也是在这些行业相关经验分析和研究中总结出来的。而商业集群属于其中的贸易业集群。行业性质和经营特点与以上两种行业有着显著的不同。最突出差别莫过于商业集群中企业之间没有或很少有纵向的物质技术联系,系统性特征远不如成熟的工业集群明显。从而传统产业集聚理论最强调的“专业化合作”关系及其派生的“技术创新效应”也就无从谈起。商业集群中的企业之间虽然也有强烈的外部共生协作关系,但这种关系主要是以无形的、非物质性的信息方式存在。这些都决定了商业集群有其独特的集聚优势来源,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产业集聚分析的一般结论。而这一点正是现有国内研究的一大缺陷。有鉴于此,笔者试图从商业企业的集聚机理和企业特点出发建立分析体系,为我国商业集群的发展和建设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二、商业企业的集聚机理

日本流通学者石原武政教授(2002)认为若干商业者集中到某个区域,形成商业街、购物中心等商业集群的原因有三:一是在降低消费者成本。商家的地理集中大大降低了消费者搜寻商品以及在店铺之间转移的费用和时间,从而形成一种“集群吸引力”。二是解决了消费者需求商品种类远大于供给方能力的矛盾。三是集群内店铺对外部的依存关系。

Fujita(1986)和Krguman(1999)基于不完全竞争的条件对购物区的形成以及商店的集聚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它们的集聚力是通过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市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每个企业都认识到它的最优选择(区位和价格)依赖于它所供给产品的需求、进而依赖于消费者的分布。反过来,消费者的最优选择(区位和消费)又依赖于商业企业的整体分布情况。消费者和企业的分布之间产生了空间的相互依赖,这种相互作用最典型的空间布局结果就是:商业企业在一个空间内集聚,并对土地进行竞争以更接近于消费者。

国内学者吴小丁(2005)利用哈夫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者对商店进行空间选择的因素,认为某商业集聚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与该商业集聚的魅力成正比、与消费者去该地购物的阻力成反比。在具体的测定中,商业集群的魅力用其卖场面积或商业集聚规模代表,阻力用从出发到到达所需时间表示。

魏剑锋(2006)从消息学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地理上的集中为商业企业之间的信息获取、以及商业企业对消费者的信息提供了便利、降低了成本。这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机制吸引了商业企业的自发集聚。

以上文献只是从不同的侧面对商业企业的集聚机理进行了零散的分析,窥豹一斑而难以知其全貌。

商业集群是商业企业在空间上集聚的一种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商业企业在本质上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提高销售收益和减少销售成本是商业企业一切行为的根本动机。商业集群正是在销售收益(与顾客数量有关)和销售成本两个方面为企业带来所谓的“集聚优势”,这是商业企业纷纷选择集聚的内在机理。

三、商业集群的集聚优势分析

(一)降低信息获取成本

信息是商业决策的要素,是学习和创新的基础,从而也是形成和提高商业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商业企业跟工业企业的一个重要不同在于,工业企业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水平。而商业企业的成本主要获取信息的难易有关。

传统的微观经济理论中假设信息是完全的、不需要成本的,但在现实生活中,获取信息的成本往往是巨大的、不可忽视的。在竞争激烈的商业中尤其如此。同一业种的商业企业之间是竞争对手的关系,经营者在主观上竭力隐藏经营信息是一种普遍的商业行为,客观上信息又是非编码性知识,时效性强、更新变化快,这更加大了远距离经营者之间的搜寻信息难度。集聚经营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信息流动障碍,降低了经营者的信息搜寻成本。

主观上,由于集群成员经营商品的同类性,搜寻信息有更大的性价比,企业之间相互搜寻信息的动力加强;客观上,由于地理上的邻近和社会、文化、知识背景的相似性,为成员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渠道分享知识提供了可能。通过地理上的接近,使得集群内的企业更容易收集到商业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从而减少商业运作、决策成本,这是商业集聚能提高群内企业在市场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效应。

(二)扩大实际的顾客数量

商业企业获利,乃至生存的命运都取决于其经营的商品价值能否在市场中实现。市场需求是商业企业的生命之源。销售利润的增长、生存空间的扩大都来自于顾客群的扩大。因此每个商家在经营中都要花费大量成本进行营销活动,吸引消费者前来购物。

从经济学上分析,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也是对购物成本与购物收益进行理性比较的结果。为了获取最大的消费者剩余,消费者经常有“货比三家”的行为方式,即走访不止一家的商户,在其中比较价格、质量、服务态度等,然后做出选择和购买。出于减少搜寻费用和移动成本的考虑,顾客通常会选择地理上比较接近的几家企业来“货比三家”。在这种情况下,商业企业与同业种的其他企业在地理选址上集中,除了自己营销活动吸引而来的顾客,还可以“免费”分享其他商家的营销活动吸引来的顾客,从而扩大了实际的顾客数量和销售机会。这正是古玩街、家电街、时装街等多种形式的同业种集聚形成的主要原因。

(三)避免供给能力不足带来的顾客损失

不同的企业销售不同的产品,而消费者又偏爱多样性。如果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和商家提供的产品不吻合,就往往会选择更全面的商家或者商群去购买。这就在产品分布和消费者分布之间产生了空间的相互依赖。

在这个意义上,商业集群内的企业组合形成一种互补关系,从而增强以“群”为单位的商品供应能力,形成“群竞争力”,使消费者能够实现多样性的效用满足。同样出于购物成本与收益的比较考虑,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商业集聚进行购物。这是独立选址的专卖店无法比拟的优势。这种集聚的经济性可以体现在同业中的商业集群中,也可以体现在不同业种商业企业的集聚上。通常混合业种商业集群波及的顾客要多于同业种集群的情况。这可以很好的解释餐饮、娱乐、购物、健身等多种商业企业集聚的大型购物区、“商圈”等混合业种商业集群的产生和运作优势。

(四)解决“搭便车”问题,激励环境优化

现代消费者的购物决策除了受成本-效用比较的影响之外,越来越多的带有一种闲暇的性质。因此购物的软环境,包括交通、绿化、座椅、音乐、灯光、周边装饰等等,都影响着消费者的购物地点选择。

在重庆五大商圈的调查中,一位接受调查的女士说:“我喜欢在观音桥来买东西,累了可以坐下来休息。而在解放碑购物,永远是那么拥挤,连坐的地方都难找到”。这一席话代表了许多消费者的心声。

在集群企业与独立选址企业、以及商业集群之间的竞争中,日益关键的要素在于软环境建设。但是这些软环境的设计和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的成本,而且涉及到公共用地、公共设施、公共交通等大量的准公共物品。由于公共物品的性质会带来大量的搭便车行为,因此单个企业通常不能、或者不愿意会进行大量的软环境投资建设。而当许多企业在同一个地区聚集、形成一个商业集群以后,这种软环境建设变得可能和经济。大家共同分摊建设的费用、共同享有软环境优化的收益(顾客增多、群竞争优势增强),搭便车问题由于外部性的内部化而得到有效解决。外部软环境的建设和改善能够增加群内所有企业的销售量,并提升商业集群整体对外的“群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魏剑峰.商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基于消息学视角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6(11).

2、朱英明.商业集群竞争优势提升研究[J].技术经济,2004(7).

3、安虎森.空间接近与不确定的降低[J].南开经济研究,2002(3).

4、吴小丁.哈夫模型与城市商圈结构分析方法[J].财贸经济,2001(3).

5、藤田昌久等.集聚经济学――城市、产业区位于区域增长[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上一篇:旅游商贸企业集群化发展策略研究 下一篇:海洋生物制药自主创新生态系统分析及构建